每日有书: 亲密关系
——· 关于本书 ·——
这是一本让人读了一遍还想继续读第二遍的书。生活中的问题总是层出不穷,而我们又是如此健忘,经常回顾这些前人的智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生活。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找到亲密关系的真谛,当我们出发寻找真爱时,也就踏上了自我寻找的旅程。
——· 关于作者 ·——
作者克里斯多福•梦是资深生命教练、演说家,有着三十多年经验。他在亲密关系、教养子女等领域创造出一种独特的体验性方法。通过广泛的经验帮助大家找到前进的方向所需的答案。
——· 本书金句 ·——
1.只要你肯放下立场,不管结果是怎样,对你永远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因为坚持立场所得到的,只有理直气壮和骄傲所带来的不真实安全感。放了手,就能得到自由,让自己在智慧和成熟中成长。
2.我们要求别人来爱我们,那就是否认我们心中有足够的爱。觉得不被爱,必定会让我们产生一些缺乏爱的信念,如果我们不值得被爱,或我们并不可爱……于是,即使伴侣向我们我们保证我们是可爱的,我们内心却有一个更强大的声音说我们并不可爱。
3.压力分为两反面,一方面,你希望伴侣让你快乐,而让对方感到压力;另一方面,你自己也承受着压力,因为你也必须做到对方的“一切”。
4.你的亲密关系伴侣,是来帮助你更加认识自己,进而疗愈你的创伤,最终找回真正的自己,因此,亲密关系是通往我们灵魂的桥梁。
——· 音频文稿 ·——
今天为你解读的这本书是来自美国作家克里斯多福·孟的《亲密关系》。
本书的中文版大约18万字,我将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从两性关系的角度为你讲解本书:走过爱情的四个阶段,从繁华到落幕,人们如何找到平淡生活中的相处真谛。
钱钟书和杨绛,一直是人们称道的神仙夫妻。他们淡泊名利,互相扶持,从20多岁相守到白头。相比他们,我们普通人的爱情或婚姻生活似乎是一地鸡毛。相爱时还算美好,相处时天天争吵,结婚后就更别说了,每一件小事似乎都可以让我们随时发飙,甚至分分钟想要离婚。我们逐渐找不到相爱的感觉,不禁开始怀疑,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吗?为什么神仙夫妻都是越爱越深,普通夫妻却是越爱越浅呢?
美国作家克里斯多福也曾有类似的经历,他在与妻子相处的过程中,感觉碰触到了妻子“可爱的灵魂”,但后来差点与妻子感情破灭。在离婚前夕,他忽然感受到内心对妻子深深的爱。于是他们相扶相持,将这段婚姻继续经营下去,最终拥有了美满的夫妻关系。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克里斯多福也得到了妻子的很多帮助和支持。
那么,他是怎样运用20多年的心理学知识和咨询实践,来解决自己婚姻问题的呢?在《亲密关系》中,他以自己和妻子的亲身经历为案例,为我们提供了意见领袖的亲密关系指导方案。
本书畅销16年,曾使全球数十万个家庭受益,受到作家张德芬的推荐,并由她翻译并引进国内。此书所适用的范围,其实不仅是我们与爱人,还包括所有与我们密切相处的人,如父母、子女、好友等。但是由于本书涉及两性关系的案例更深入,我们就从两性角度来切入了。
接下来,我们将分为三个重点,来为你讲解书中的内容:
第一个重点是:从相恋美好到见面就吵,爱情是怎么失去光彩的?
在克里斯多福看来,爱情的发展会历经四个阶段:月晕、幻灭、内省和启示。我们先来说说月晕和幻灭。月晕,是指爱情刚发生时,我们会被某些现象迷惑,但我们看到的未必是对方的全部。
我们都听过一个成语叫“情人眼里出西施”,说的是当对方爱你时,你在他眼里就像西施一样美。所有一见钟情或再见倾心的瞬间,都是一样的场景:你在对方眼里忽然亮起来,其他人自动变成了模糊的背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时间好像凝固了。这种来电的感觉,让你们都认为:这就是爱情,不会错了。
可能他喜欢你自信独立,你喜欢他干净爽朗,不管怎样,你们进入了最美好的相恋时光。无论你是魔女还是淑女,在他眼里都是那么可爱那么特别;无论他爱宅家还是爱运动,在你眼里都是闪闪发光的宝藏男孩。
如果爱情永远都停留在月晕阶段,那么两个人是不是可以一直甜下去?
可惜爱情和世界上其他所有事物一样,都有其发展规律。随着你们相处的加深,走过月晕阶段,你们就来到了不可避免的幻灭阶段。
此时,你们会发现对方更多的性格、兴趣、习惯等等,其中有很多与你们原先设想不一样的地方。你们甚至会发现,原来喜欢对方的理由,都有可能不存在。
比如,你喜欢他干净爽朗,但实际相处才知道,他出门会将自己收拾得妥妥贴贴,但是在家会乱扔袜子和脏衣服。他喜欢你自信独立,但实际上那是你给外人看的伪装,你非常依赖父母和男友,还有点黏人。
当越来越了解彼此,你们对于爱情美好的幻想就破灭了。于是你们就想改造对方,让爱情回到最初的模样。但是,除非对方主动愿意被改造,否则谁愿意承受这种压力呢?这时争吵就产生了。
闪婚这个词大家都知道,有些人彼此看对眼,很快就结婚了,但是结婚后发现对方怎么跟自己刚认识时不一样啊?于是双方就开始吵架。因为没有稳定的感情基础,两人闪电式离婚也是常有的事。
那么,抛开闪婚闪离这种极端情况,我们该如何看待相处后的冲突呢?
首先,情绪产生的原因,不只是由于眼前的事件,还因为童年的记忆让我们发生了情感投射。
比如某一天,丈夫去参加同学聚会,夜里12点还没回来,你等他等得满腹怨气,觉得他不该这么没有时间观念,他应该在晚上11点之前回家。为这事你们大吵了一架。
其实你有没有发现,小时候你们家有门禁,你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回家,如果做不到,就要被父母盘问,有时候还要被罚站。严厉的家庭氛围感染了你,让你潜意识中也觉得时间观念非常重要,于是你也把对时间的要求用在现在的家人身上。
丈夫偶尔一次晚归家,如果理由恰当,并不值得你发那么大火。而你勃然大怒的背后,可能来自深藏在童年里的记忆。
你将过去的创伤投射到现在的亲密关系中,就产生了情感投射。你希望丈夫遵守时间,是因为小时候的你也这么做,但你并不喜欢被如此限制。如果你能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的需求,就可以意识到,时间观念不是必须严防死守的,我们可以给爱人多一点宽容。
其次,我们的所见所闻加上主观臆断,催生了情绪,但它可能并不符合现实。
比如你跟丈夫说:“谢天谢地,婆婆终于走了。” 丈夫一听火了:“你就这么嫌弃我妈住这?”你被他激烈的回应气到,于是你们围绕着婆婆这个话题大吵一架。其实你是想策划一个5周年的结婚旅行,不方便带着婆婆一起去,但你还没来得及跟丈夫商量,就因为被误解而与他发生了争吵。
我们的所见所闻再加上主观臆断,简直是以风驰电掣的速度连接上了情绪,当我们借着情绪发作时,却压根没想到事实的真相,可能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
最后,生气比悲伤更容易,所以我们才经常用愤怒的方式去表达。
生气有两个作用,一是可以麻痹我们的痛苦,二是可以控制对方的行为。生气可以让我们暂时忘记心里的痛,甚至有时候可以忘记身体的痛。克里斯多福的朋友有一次与人打架时,被人用木头打中头部,但他当时正在生气,只想着打败对方,压根都没感觉到头痛。
生气会让对方有罪恶感,从而让他的行为被控制。比如过节了,你丈夫没有买礼物送你,你大发雷霆,质疑他是不是不爱你了。本来对方并没有重视这个节日,结果被你弄得紧张兮兮,感觉对不起你,就会想着办法来弥补你。
生气这个手段这么好用,好用到我们总是不经意就生气了,却从没有深究过生气背后的原因。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这样的冲突呢?
第一,我们需要回忆和梳理自己的过往记忆,找到引起类似情绪的事件。比如前面这个案例,丈夫没有买礼物给你,你很生气。也许在你小时候,父母总是记得弟弟的生日而不记得你的,你很羡慕弟弟拥有父母的疼爱, 特别是在他生日时,他会精美的蛋糕和礼物,而这些让你格外嫉妒和失落。
第二,我们可以将这些事件与爱人真诚地分享,获得对方的理解。当你敞开心扉,把小时候的经历坦诚地告诉爱人,一起来探讨这些情绪的根源,相信他也会对你多一分了解。
第三,我们在表达感受时,可以先说客观情况,再说主观感受。如果你一开口就是“你是不是不爱我了?”,会让对方觉得你在无理取闹。你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今天是七夕哎,没有收到礼物,我觉得有点失落。”这样对方会进一步询问你的想法和感受,你们就可以进入良性的沟通状态了。
其实,幻灭阶段产生的种种问题,我们是有能力面对的。虽然这个过程会有点痛苦,就像美梦醒了一样,但其实是我们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接受真实、勇敢面对爱情的重要前提。
以上就是第一个重点的内容,爱情从月晕走到幻灭阶段,让人品尝到甜蜜美好,又让人遭受打击,发生冲突,最终回归现实。
接下来我们看看第二个重点:从相互指责到自我察觉,探求内心,找到真爱的答案。
走过幻灭阶段,爱情就来到内省阶段。它可以说是最难的一个阶段,因为此时你需要挖掘自己的内心,面对自己的需求,并最终与自己的内心冲突达到和解。
在这个阶段,你会发现,你和对方总是发生矛盾,从争吵到冷战,没完没了。一个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问题又来了。你们之间好像有数不尽的委屈、愤怒和痛苦,让你们甚至想要分手或离婚……
也许分手或离婚是一种选择,但此时你们还爱着彼此。你们也知道,事情还没到那一步。
那么,到底是什么影响着你们,让你们陷入更深的痛苦呢?
是“受害者监牢”。每当发生问题时,你就把自己想象成受害者,对方是如何自私、如何冷酷地对待你。你被自己的想法牢牢地锁在这座监牢里,而它如此牢固,你从没想过打破它。你只知道,对方是迫害者,而你正在受到他的压迫。
除了受害者和迫害者,还有一个拯救者,这是一个总是在想解决办法的角色。你可能觉得,爱情不就是两个人的事,这第三个角色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来看看:某一天你生病了,但对方在加班,并没有及时回家照顾你。于是你感到很伤心,觉得不被重视,你陷入了受害者的角色而不自知。此时,你就把对方当成了迫害者,是因为他,才让你有一种“生病了也没人照顾”的感受。
当你陷在自己的情绪中无法自拔时,你可能会责怪自己,当初是不是瞎了眼,怎么找了一个这么不体贴的对象。此时,你就是你自己的迫害者。
接着,你又想到,是不是能做些什么改变这种局面?让对方可以马上回家,好好地照顾你。此时,你就是拯救者。
你看,一个人其实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当他责怪对方时,对方是迫害者,自己是受害者,当他责怪自己时,自己是迫害者,当他仔细思考解决方案时,他就是拯救者。
一段亲密关系中,这三个角色总是在不断变换。但其实,当你担任了受害者的角色,对方才成为迫害者。当你不再担任受害者,对方也不再扮演迫害者。同时,拯救者存在的前提,是因为有受害者和迫害者。一旦没有了后两者,拯救者也就不需要存在了。
当我们认清爱情里的三种角色,我们就知道,只要我们放下它们,我们就能掌控主动权,不再陷入被动的剧情之中。
如果我们走过最难的内省阶段,就来到最终局——启示阶段。
此时我们已经克服亲密关系中的重重困难,收获了很多宝贵的体会和经验,即使此时的爱情已经不再像当初那么热烈,已经趋于平淡,你也依然可以从中汲取美好和力量,继续推进这段关系。
启示是怎么发生的呢?通常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顿悟。比如灵光一现,好像神仙显灵一样的特别时刻,你忽然明白了某个道理。这种时刻可遇而不可求。我有个朋友谈了很多次恋爱,每次都与对方不欢而散、痛苦分手,有一天她忽然明白, 是她一直都忘不了第一个男友,后来的每一段恋爱她其实都在假装爱上了对方。
第二种是问题的推进。我们在爱情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当我们不断跨越,不断进阶时,都会从问题中找到智慧,在痛苦中获得成长。比如你喜欢上进的男生,有一天他因为进修决定出国,你对异国恋没有信心而想要分手。你看,当初你喜欢他上进,而现在他的上进又成了你们之间的问题。最终你决定坚持还是放弃?不管是哪种,对你来说都是独特的成长经历。
第三种是选择的力量。当你觉得自己的人生满是挫折时,就总是遇到不顺心的事;当你觉得自己已经拥有非常幸运的人生,那么你遇到的总是顺心事。就好比你要出门,忽然下雨了。一个想法是:“好郁闷啊,临出门却下雨了”,另一个想法是:“太好了,我正好带上雨具”,你选择哪一个呢?选择积极的想法,可以让我们用主动的行为来面对发生的事情,从而产生不一样的结果。
以上就是第二个重点的内容,当爱情从内省来到启示阶段,我们开始审视自己的内心,回溯童年里的创伤,找到冲突的起源和解决办法。然后,我们可以重视启示的力量,用积极的选择来应对人生。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第三个重点:所有亲密关系的终点,都是你自我发现的开始。
当你经历了爱情的月晕、幻灭、内省和启示阶段后,你对爱情有了新的认识。比如当你与对方爱情长跑8年,想要结婚没有动力,想要分手又怕找不到更合适的人。你该怎么办?当你思考怎么办的时候,就已经陷入了问题思维,因为你想到的可能只有分手或者结婚这两个选择。
但如果你知道了以下几个原则,你将不会再陷入一段关系里进退两难。
第一个原则:跳出问题的框架。所有的问题都有第三个选择。难道这世界上只有好人和坏人?《这个杀手不太冷》的主角是一个杀手,他的职业让人觉得他是坏人,但他为了保护小女孩,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时,难道不是一个好人?那么,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呢,其实很难只用一个好或一个坏字来形容吧。人生也是如此,不是只有两个极端答案,我们永远可以多给自己一点空间,做出最符合我们内心想法的那个选择。
第二个原则:所有的问题,本质上都是礼物当我们幼年学走路时,难免磕磕碰碰,甚至有时候会受伤哭泣。但是当我们会走路了,会发现这些是成长必经的。其实我们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来教会我们成长的,一旦我们跨越过去,就会有新的收获。当我们用看待礼物的眼光来看待问题,那么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第三个原则:每个问题,都是你内心的投射当对方因为出差而不能陪你时,你会因为孤单而经常给他电话。如果他不能及时接你电话,你就会感到很失落。其实因为童年缺少父母陪伴,你的内心一直缺乏安全感,现在遇到这样的问题,也是你内心的投射。如果你能将对方出差的时间,给自己安排好运动、学习等日程,那么你就会感到很充实,并且在自我成长中找到方向,而不会过分依赖对方。
第四个原则:每个人都能为生命中遇到的事情百分之百地负责。一个贫民窟里,有人成为罪犯,有人成为总统。有些人习惯于把责任推给外界,比如因为家庭的贫困,父母的不培养,导致自己获得了悲惨的人生,却没有想过,那些跟自己站在相同起跑线的人,为什么可以拥有不一样的人生。当我们有勇气为自己负责时,我们就可以拥有自己人生的主动权。
所以,当你纠结时,对照这四个原则,审视一下这段亲密关系:它反映了我内心的什么问题?它的出现是来教会我什么的?除了分手和结婚,我们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吗?我能为我自己的决定负百分之百的责任吗?当你想清楚了,就很容易做决定了。
一段亲密关系的终点,可能是分手,也可能是结婚或其他,不管怎样,在你做决定的那个瞬间,恭喜你,完成了一段旅程,并从中获得了成长。在此之后,你会不断地调用这段关系中获得的经验,解决平淡生活中与对方相处时发生的各种问题。
其实,每一段亲密关系,都是来帮助你成长的,而你的人生体验,不会因为任何一段关系的终止而中断。你会不断地发现自己的需求,自己适合什么样的人,想要过什么样的人生,并且不断地向你期望的人生状态迈进。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差不多了,我们来总结一下:
首先,月晕阶段,你会感受到爱情的激情和甜蜜,进入幻灭阶段,你会发现对方与你想象中不一样的地方,并想要改造对方而与对方发生争吵。
其次,内省阶段,让你看到受害者、迫害者和拯救者的三种模式,了解痛苦产生的原因,而启示阶段则让你坚信选择的力量,用积极的行动来获得更好的结果。
然后,每一段亲密关系,都是来帮助你成长的,无论它继续或是结束,你都需要不断发现自己的需求,不断追求更美好的人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