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私塾学员专属阅读与写作高中语文芬芳教坛

【大浪淘鱼拆书】了解中国熟人社会的大家小书《乡土中国》

2018-07-15  本文已影响0人  大浪淘鱼

【书籍】

《乡土中国》

【原书信息】

乡土中国

作者:费孝通

出版社: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2

ISBN 978-7-200-08440-5

【拆书结构框架】

一、

开篇介绍

乡土本色

二、

文字下乡

再论文字下乡

三、

差序格局

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家族

男女有别

四、

礼治秩序

无讼

无为政治

长老统治

五、

血缘和地缘

名实的分离

从欲望到需要

总结

【开篇介绍】

《乡土中国》作者费孝通,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该书初版于1947年,内容取自作者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经济学”一课的内容。作者不是描写一个具体社会,而是讨论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这个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理解了“乡土社会”,就容易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作者在具体现象中提炼出认识现象,尝试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

【第一章主题】

1、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2、乡下人离不了泥土。

3、乡下人黏着在土地上,很少迁移。

4、中国农民聚村而居。

5、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规矩胜过法律。

【第一章内容】

[if !supportLists]1、[endif]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作者提出,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2、乡下人离不了泥土。

     种地是乡下人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因此,乡下人无论在何处生活居住,都会锄地播种。因为靠种地谋生,所以对土地有很深的感情,将“土”视为命根,“土”在乡土文化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3、乡下人黏着在土地上,很少迁移。

乡下人从事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而土地是固定的,因此直接靠农业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这样就出现这种现象: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

4、中国农民聚村而居。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原因大致有下列几点:一,小农经营,聚在一起住,避免住宅和农场距离过分远。二,方便进行水利合作。三,保卫安全的需要。四,土地平等继承使得人口世代累积。

中国乡土社会的单位是村落,人口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疏少,人们的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生活隔离,社会圈子孤立,作者将此称为“地方性”。

5、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规矩胜过法律。

由于乡土社会的地方性的限制,乡下人“生于斯,死于斯”,常态的生活是“终老还乡”。人和人的关系发生一种特色,每个人的成长都被周围的人所熟悉,每个人也都熟悉周围人的经历。乡土社会,就是一个熟人社会。

社会学将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称为“有机的团结”即“礼俗社会”;将为了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称为“机械的团结”即“法理社会”。

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人们主要靠规矩而不是法律来规范行为。虽然现在普法宣传教育广泛开展,但是人们对法律的态度还是比较冷淡。这主要表现在不重视书面合同的订立,倾向于口头约定。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现象会逐渐改变。

     生长在熟悉的环境里,人们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也不需要这种原则,对于他们而言,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就可以了。但是这种办法在陌生人面前无法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人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弊端。

【第二章主题】

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中,人们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对文字的需要不是那么迫切,因此,给城里人留下了“愚”的印象。只有改变乡下人这种反复地在同一生活中的定型状态,文字下乡才会起到效果。

【第二章内容】

城里人认为乡下人“愚”。比如乡下人在马路上听到汽车按喇叭,会慌乱躲避,虽然书中的例子,在今天几乎不会发生,但是还有其他的事例,比如乡下人在酒店就餐、在公园游玩等,会因为对一些服务和公共设施不熟悉,而给城里人造成“愚”的印象。同理,城里人到了乡下,也会对乡下的一些事物不了解。因此,这些都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不能在这些事情上,简单得出某个群体“愚”的结论。

城里人认为乡下人“愚”,一个主要理由是,乡下人不识字。在作者当时所处时代,乡下人确实文化水平低,识字的人不多。在今天,我所了解的乡村,文盲很少,但是,很多人提笔忘字。换句话说,对文字的应用频率非常低。

首先讨论一下文字的用处。文字发生之初是“结绳记事”。在空间和时间中人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因此通过结绳来记事。我们不能当面讲话,才需要找一些东西来代话。在广西的瑶山里,部落有急,就派人送一枚铜钱到别的部落去,对方立刻援助。这就是“文字”,双方约好代表一种意义的符号。如果可以面对面交流,这种符号就不是必须的了。

其次文字有其局限性。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因为是“间接接触”,文字在不同的环境中,会让人产生不同的理解。为了避免产生歧义,在利用文字时,要讲究文法和艺术。然而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借助于辅助表情,我们可以用很少的文字甚至不用文字,就能传递信息。所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说明了文字的局限性。

在乡土社会,文字不如语言实用。人和人需要配合时,才需要表达,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怎样让对方明白呢?使用都认可的意义,作者称之为象征体系。从这一点上说,我们不能有个人的语言,只能有社会的语言。特殊群体有其特殊语言,有时只用一些表情和动作,就能互相明白,但是外人不懂。由此可见,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甚至语言都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再说说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必须学习文化。文化靠记忆,我们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和社会的世代之间构建联系,这样文化才能传承。这是人的生活和时间的关联。人的生活和时间的关联,主要依靠“词”。文化不能没有“词”,但是不一定有“文字”。乡土社会的生活很安定,极端的乡土社会是老子描述的“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结果是,人在熟人中、在熟悉的环境中长大。人的成长,获得的经验几乎是同一方式的反复重演。这样定型的生活状态,记忆都是多余的。

综上所述,因为在熟悉的环境中,处于比较稳定的生活状态,乡下人对文字的需要和应用并不迫切,所以,文字下乡并不能真正发挥改变乡下人“愚”的作用。虽然时代发展了,中国的乡村在发生变化,但是文字的发展没有与经济发展同步,在我生活的地方是这样的。

【第三章主题】

在乡土社会里,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都是模糊的,没有明确的界限。这些关系的范围有很强的伸缩性,中心是自己,范围大小依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这种社会结构可以称为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中,没有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其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修身”。在乡土社会,“家”是根据父系亲属组成的氏族,是一个事业组织,主要关系是父子、婆媳之间的纵向关系,夫妇关系处于次要地位。在“家”这一事业组织中,讲求纪律,排斥私情。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是了解,乡土社会是稳定的,因此需要有一种安排,使得男女之间不发生激动的感情,这就是男女有别,即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照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

【第三章内容】

城里人认为乡下人最大的毛病是“私”,比如,公共走廊上灰尘堆积,公共厕所难以插足,等等。这个“私”的问题是群己、人我的界限如何划分的问题。西方社会是团体格局,中国的乡土社会是差序格局。在团体格局中,界限明确,个体的资格、权利、义务也明确。在差序格局,界限是模糊的。在乡土社会,“家”是以自己为中心的一个亲属关系范围,这个范围有很强的伸缩性。地缘关系也如此。在地缘关系中,自己是范围的中心,范围的大小依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因此,社会关系是私人联系的增加,传统道德只在私人群系中发生意义。

生活相依赖的人需要群居,“团体”是生活的前提。但是在安居的乡土社会,每个人对其他人的依赖具有偶然性和临时性,因此形成了差序格局而不是团体格局。在差序格局这个以自己做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由此产生的道德体系是以“修身”为出发点的。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概念。孔子提到的“仁”,也只是一切私人关系中道德要素的总和。

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基本社群“家”,可以称为“小家族”,这是从结构上来说的。“小家族”是以父系亲属原则组成的社群,在人类学上称为氏族。氏族是一个事业组织,包括但不限于生育功能,还有政治、经济等复杂功能。这个社群的主轴是纵向的,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夫妇成了配轴。事业组织求效率,求效率就得讲纪律,而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因此中国乡土社会的“家”,有家法,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夫妇之间感情淡漠。

从社会关系上说,感情有破坏性和创造性,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要维持固定的社会关系,必须避免感情的激动。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是了解。乡土社会的文化模式是亚普罗式的,即所有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人不过起接受它维持它。乡土社会中,人们长期共同生活,社会的联系是熟悉的,甚至是自动的,不需要创造新的社会关系。乡土社会的稳定性,决定了男女间的关系必须避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即男女有别。男女有别是指,男女间不必求同,在生活上加以隔离,男女只在行为上按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不向对方寻求心理契合。

【第四章主题】

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的合式的行为规范。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知道“礼”是一种责任,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内化为习惯,打官司表示教化不够,因此是可羞之事。乡土社会里的权力结构是松弛的、无为的,有不民主的横暴权力,有民主的同意权力,还有教化权力。

【第四章内容】

在该书写作年代,有个普遍的看法,西洋是法治社会,我们是人治社会。人治和法治的区别在于,维持秩序时所依靠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在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不同,这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无法无天”。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治社会并不是指人人都是君子,礼也可以杀人,野蛮,比如“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恻隐之心并没有令孔子取消残忍的行为。礼是社会公认的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行为就是对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在乡土社会中,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可以信任前人的经验,因此,传统有很大的效力。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应对生活问题为前提,而乡土社会满足这一前提,因此它的秩序可以依靠礼来维持。

在现代社会,律师这个职业地位高,人们咨询律师,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一说起“讼师”,大家会有偏见,认为是“挑拨是非”的。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知道礼是一种责任,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不是打官司。长期的教化已把外在的规矩内化为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在身内的良心,注意修身克己,每个人知礼是责任,越出规矩则是败类。因此打官司表示教化不够,是一件羞耻的事情。在乡土社会,调解实际上也是一种教育过程。

对权力的划分,有两派,一种可称为横暴权力,这是从社会冲突一方面来说的,是压迫性的;一种可称为同意权力,这是从社会合作一方面来说的,是契约性的。横暴权力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撑,当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时,反抗就会发生。为了防止反抗的发生,维持皇权,在历史的经验中,找到了“无为”的生存价值。

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有不民主的横暴权力,有民主的同意权力,还有教化权力。对于这种权力结构,作者称为长老统治。

【第五章主题】

乡土社会是血缘社会,用生育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来规定各人的社会地位,血缘社会是不易变动的。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是血缘的投影。在一个村落社群中,外来人员很难被视为集体中的一分子。亲密的血缘关系限制社会活动,不能产生商业。地缘是从商业里发现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社会继替是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社会变迁是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常发生在旧有的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在乡土社会人可以靠欲望行事。欲望规定了人类行为的方向。在乡土社会中,个人的欲望常常合于人类生存条件。

【第五章内容】

乡土社会是血缘社会,用生育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来规定每个人的社会地位。血缘社会的基础是,在缺乏变动的文化里,长幼之间发生了社会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具有强制的权力。血缘的意思是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是血缘的投影。地域上的靠近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血缘和地缘的重合是社区的原始状态。随着人口的流动,新形成的村落与原来的乡村还保持着血缘的联系。在乡土社会里,地缘还没有独立成为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如果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结成一个地方社群,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地缘。关于“怎样才能成为村子里的人”这个问题,有两个条件,第一出生在村子里,有土地;第二。通过婚姻进入当地的亲属圈子。寄居于社区边缘上的人物,常常得不到一个普通公民的权利,他们不被视作自己人。亲密的血缘关系限制着若干社会活动,最主要的是冲突和竞争。亲密社群的团结依赖于各分子间都互相拖欠人情。亲密社群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账”。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存在的。地缘是商业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

权力的性质有三种方式,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作者又提出了第四种权力,发生在激烈的社会变迁之中,可以称为时势权力。社会继替是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这两种过程不是冲突的,是同时存在的。社会变迁常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社会变迁在今天被称作“改革”。在这个时期发生了“文化英雄”,所谓的时势造英雄。在长老权力下。,“反对”成为“注释”,即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的分离,传统的形式不能反对,但是只要表面上承认这种形式,内容却可以通过注释而改变,虚伪因此产生了。

      在现代社会,人们根据需要制定计划,而在乡土社会,人可以靠欲望去行事。人类行为有动机,包含两个意思,第一,人类对于自己的行为可以控制,这是意志;第二,人类在取舍之间有所根据,这根据就是欲望。人的欲望不是生物事实,而是文化事实,比如,北方人爱吃大蒜,不是遗传,而是从小养成的,因此在乡土社会,人的欲望一般与人类的生存条件相符合。乡土社会是传统社会,经得起自然选择的生活方式成为经验,经验的累积就成为了传统。

【总结】

1、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乡下人黏着在土地上,很少迁移。

2、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规矩胜过法律。人们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对文字的需要不是那么迫切只有改变乡下人这种反复地在同一生活中的定型状态,文字下乡才会起到效果。

3、在乡土社会里,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都是模糊的,没有明确的界限。这些关系的范围有很强的伸缩性,中心是自己,范围大小依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这种社会结构可以称为差序格局。

4、在乡土社会,“家”是根据父系亲属组成的氏族,是一个事业组织,讲求纪律,排斥私情。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照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主要关系是父子、婆媳之间的纵向关系,夫妇关系处于次要地位。

5、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6、乡土社会是血缘社会。亲密的血缘关系限制社会活动,不能产生商业。地缘是从商业里发现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

7、在乡土社会人可以靠欲望行事。

], [ "hd��p��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