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想法读书吧

拖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僵化式思维

2017-10-23  本文已影响202人  睡前说情感
拖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僵化式思维

01

说实话,新招来的培训助理我非常不满意。

之所以不满意并不是因为她比我高了十公分,而是她的存在总是让我很抓狂。

月初的时候,我交代她把今年的所有培训记录做一个汇总分析。她说,好,没有问题。

第一周的时候,我看到她在整理那些纸质的记录。为此,她申领了单页文件夹,单夹文件夹,标签纸,Mark笔……

我觉得她真是一个对工作极其认真的好孩子啊!

第二周的时候,我看到她研究EXCEL和WPS的优劣势,希望选择一个最好用的表格工具。

看到她精心比对软件的样子,我都开始质疑自己这一路是不是混过来的。

后来,她还下载了美化大师,各种第三方插件……

你们说,还有什么是比拥有一个如此认真的下属更幸福的事吗?所以,是时候提出表扬了!

上周三临下班我问她:“看你一直很认真的做事,还有两天,数据汇总完成的怎么样了?”

“那个,我还没开始做……”

一口老血。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让她发一封培训通知的邮件,结果培训开始前两天,我才收到初稿。

要她约部门经理的时间,沟通明年的培训需求,结果一个经理离职前的交接都做完了,她还没有告诉我是哪天。

还有,马上月底了,我发现她的KPI一个都没有完成。

我真的善良不下去了啊!

“通过一个多月的试用期,我认为你不太适合这个职位。”

“为什么不适合?我都还没有开始做呢。”

“就是因为你什么都没开始做,所以才不适合。”

她突然就哭了,呜呜呜,嘤嘤嘤。她说之所以许多工作没有完成,是因为时间不够,不是因为自己工作能力有问题。

她离职第二天发微信和我说,她才刚毕业不久,能力不够。许多工作她之所以迟迟没有开始,是因为很怕她的工作成果我不满意,那就太失败了。

趋利避害,是所有人的心理机制。

把责任退给客观原因,总比努力过后却没有做好来得容易,也更能让一个人心安理得。

02

事实上,拖延症不是一种病,而是我们人性里的一个弱点。拖延是一个人跟自身如何相处的问题,它反映的是一个人在自尊上的问题。

“如果我早点开始,这个工作当然就完成了。”

“如果我少撸几把王者,这次就不会考砸了。”

“为什么这次内部竞聘的人没有我?还不是因为我错过了申报时间。”

我们还真是很聪明呢,因为我们非常善于编造出各样花式拖延法,来演示我们内心对失败的恐惧。

于是,拖延成了我们潜意识里掩盖自己弱项的一个心理策略

“我好流逼,我很有能力,所以我喜欢自己。”或者“我弱爆了,我没有能力,所以我对自己感觉很糟。”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的智力、品格或个性是我们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那么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标准是:自我价值感=能力=表现。

一旦遇到挫折,我们马上就会对自我价值进行批评和质疑,觉得自己就像个傻X。

可是,我们太讨厌这种感觉了啊!所以,干脆就拖着不干好了。

我们不是失败,只是没有开始。我们不用去怀疑自己能力,面对自己的问题,甚至都不用去花精力反思。

所有拖延症患者的至理名言一直不都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吗?

我们宁愿承受拖延所带来的痛苦后果,也不愿意承受努力之后却没有如愿以偿所带来的羞辱。

拖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僵化式思维

03

罗胖儿在《大家都有拖延症》里的一段话特别本质:如果我能把QQ、电脑、音乐关掉,去集中注意力。如果我学习了时间管理,就去分解目标,使用番茄工作法……我要是能做到这些,我还叫拖延症吗?

强调行为的改变大多是无效的,真正能让我们告别拖延的,一定是思维层面的改变。

卡罗尔·德伟克在《看见成长的自己》一书中将思维模式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僵化模式,一种是成长模式。

所有拖延主义的思维模式都是僵化的:

1、发生的事情是衡量我能力和价值的唯一标尺。因此成功与否对你来说至关重要。
2、挫折就意味失败。所以你讨厌挑战,不断的选择逃避。
3、结果高于一切。如果你失败了,就说明你不是优秀的,之前的努力狗屁不是。
4、你相信才华和能力是生来具备的,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得到结果会让你对才华本身受到质疑,所以你鄙夷努力。

心理学讲,每个人都有一套自我保护机制,在僵化思维模式下,拖延就成了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

霸特,你一定发现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行动力极强,热情满满的人吧?

这一切基于他们有一套成长型思维模式:

1、他们认为,一时的成功与否并不重要,通过完成这件事有没有获得成长才最重要。
2、他们坚信成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此他们积极把握每一种学习机会,直面挑战,且充满好奇。
3、挫折不意味着失败,没有成长才是失败。他们乐于不断挖掘和发挥自身潜能。
4、他们相信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不断发展和提升的。他们每天都在努力于比昨天的自己变得更好。

还记得《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兰彻吗?他之所以成功且快乐,就是因为他始终相信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追求卓越。

他喜欢挑战,他享受的是学习这个过程本身。吊诡的是,当他全身心投入到这个过程中,成功自然而然的就来了。

老子在《道德经》里曾以诘句写道:“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不会害怕犯错或丢面子,走路摔倒重新爬起来,跌跌撞撞继续前进。

只是后来的我们很容易对自己产生自我评价,因而形成了僵化思维。

我们开始过分关注天赋,才华,成功和结果。

我们认为毕加索天生就会画画,爱迪生手里的灯泡是突然亮起来的,乔丹在娘胎里就会打篮球……

我们一边说着要成为更好的自己,一边拒绝一切挑战,故步自封,不肯前行。

蔡康永在《奇葩说》里有段话讲得特别好:

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练习。好像一个想练肌肉的人去推一堵墙,他推不动,但推上一百次之后,他的肌肉就练出来了。这才是《奇葩说》最大的精神。

04

战胜拖延的根本,是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虽然改变思维不是那么容易,但哪件事我们不是从一小步开始的呢?

下面是一些成长式思维模式tips:

1、当你正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询问自己:我希望通过做这件事获得哪些经验和能力?

2、如果一个任务没有达到你期望的预期,一定不要自我批判,而是去关注事件本身,客观的分析自己在哪些地方需要提高。

3、当你意识到自己目前的能力不足以应付某事的时候,去思考自己需要哪些资源,以及如何获得它们。

4、当你在一件事情取得成功后,总结自己在这个过程收获了什么,并思考如何把它应用到其他地方。

5、把别人的负面评价当做放屁,因为太多思维僵化的人,需要通过不断评判他人以获得优越感了。

当我们意识到生命的意义就是不断学习,而不是按照自己希望的样子来接受自己的时候,我们才能以最客观的方式来采取行动,不再生活在拖延的无边阴影之下。

当思维方式转变以后,我们将拥有全新的生活。它会一直在那里,为我们指明前面的道路。

就像鲁米在诗中所说的那样:

有一片田野,
它位于
是非对错的界域之外,
我在那里等你。

举杯,共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