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逻辑实用

明白这一点,让你优秀到不能被忽视

2018-04-03  本文已影响1016人  edwardzhang24

表弟找工作时曾遇到用人方问他,“你觉得大学生是应该先就业还是先择业?”,刚毕业的表弟不知江湖险恶,老老实实地答到,“当然是先就业喽”。表弟没有通过面试,也许是因为问题没答好,也许是因为其它资质不够,我不得而知。

通常,从普通大学生的角度来看,先就业后择业是一个理性的选择。毕竟,没工作经验没太多资格挑。再说了,大部分人也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但对用人单位来说,表弟的回答容易让人觉得他只是找不到好的工作,在此暂且栖身,有了好的机会会马上跳槽。

但如果表弟答,先择业,就可能面临用人单位问他为什么选择这份工作。表弟哪儿知道啊,他不过是想找个地方混碗饭吃而已。

有的用人单位和职场人士有一个假设:找到对工作有激情的求职者和找到自己有激情的工作,一切就会OK。

真是这样吗?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优秀到不能被忽视》的作者卡尔.纽波特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他认为,“激情假设是错误的,也误导了很多职场人士”。

1.

主要理由有两点:

第一:职场激情是稀缺的

2002年,加拿大心理学家对539名大学生展开了一项问卷调查。问卷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了解:这些学生是不是拥有激情?如果有,那么是哪些方面的激情?

结果发现:在被调查的学生当中,84%的人被确认为拥有激情。前五大被确认的激情包括为:舞蹈、冰球、滑雪、读书和游泳。这些激情对职业选择并没有太多用,事实上,在所有被确认的激情中,只有不到4%与工作或教育有关,其它96%都是某种爱好或兴趣。

国内也有调查,至少有50%的人对自己所做的工作不太感兴趣,而几乎95%的人,不完全对工作中所有部分都感兴趣。

很多兴趣也没法当工作,因为市场没需求,比方说,我喜欢旅行,但没人花钱请我去旅行。

激情假设基本上只在运动员或艺术家身上体现。

第二:激情是精通的副产品

研究表明,最快乐、最有激情的员工不是那些将激情化为工作的人,而是那些做得足够久从而擅长于自己所做事情的人。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职业幸福感需要三种“营养物质”

1.自主:感觉对自己的生活有掌控力

2.胜任:感觉自己擅长于自己所做的事情

3.归属:感觉自己能与他人建立联系。

职场新人多半只能做些打杂的工作,扮演助理一类的角色,也不太可能擅长于自己所做的事,而经验丰富的员工会更喜欢自己的工作,原因之一是自主和胜任都需要时间。

2.

38岁的Lisa厌倦了自己在广告和营销方面的工作,决定自己创业。她决定"follow her heart”,她认为自己在瑜伽方面有激情。于是,她参加了一个200小时的瑜伽教练培训班。在拿到证书后,她开办了瑜伽培训中心。典型的激情思维。

可是,瑜伽培训这个行业非常热门,竞争激烈,只受过一个月训练的Lisa并没有太多的竞争力,她的生意举步维艰。2009年,受经济衰退的影响,她已经沦落到了排队领免费食物劵的地步。

在follow her heart 之前,她本应该大量积累瑜伽行业的资本,诸如技能、人脉等等。

3.

如果说激情思维是有害的,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激情思维关注的是自己喜欢什么和世界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工匠思维就是关注自己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工匠思维才能让人优秀到不能被忽视,它要求你不要以自我喜好为中心,不要去担心工作是否“合适”,而是要努力让自己优秀起来,去打造一份有吸引力的职业。

工匠思维不必对工作还有没有激情而感到焦虑,因为几乎任何工作都可以发展成为一份有吸引力的工作,如果你足够精通的话。

寿司之神小野二郎

4.

我20多岁的时候,是“激情思维”的信奉者。老喜欢抱怨工作中不如意的部分,自己不开心,也缺乏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最多就是维持一个及格的水平。我老想,等哪一天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就会好好干。所以,混了好几年,跳过几次槽,都是在不同职业的初级职位转换,收入也没有质的提高。

快30岁的时候,我转行做了外贸,年纪不小了,也不打算再换了。于是,一进公司我就努力工作,以工匠思维来打磨自己的职场技能。1年后,我做出了业绩,工作态度也很端正,因为之前跳过好几次槽,明白了“天下乌鸦一般黑”,对公司没有了不切实际的要求——没人欠你一份好的工作。

我每天只是一门心思地开发市场,做业务,晚上回家复盘,总结每天的经验教训。老板看到我的表现,不断给我升职、加薪,受到激励后,我工作的劲头更足了。到现在,自己在外贸行业做了10几年,由菜鸟做成了老司机,成为了公司的高管和董事。从头到尾,激情只在很短的时间出现过,而且是在自己对业务的把控感觉游刃有余的时候。

反思自己做外贸之前的几份工作,得过且过,60分万岁,从未做到过优秀的程度就离开了,浪费了大量的青春岁月。如果能早点读到这本书,或有人生导师告诉我这个道理,或许我的人生之路会更宽广一些。

5.

其实,不光是职业激情不可靠,婚姻激情之说也是不靠谱的。

包办婚姻VS自由恋爱,谁的满意度更高?

按常识来说,肯定自由恋爱满意度高啊。《高手.精英的见识和我们的时代》书中有段话:有人做过一项研究,不过结论有点反常识,研究者考察了两种模式的婚姻满意度,在满分是91分的情况下,刚结婚不久的夫妇,自由恋爱的满意度是70分,包办婚姻的满意度只有58分。这个好理解,自己选的一定满意度更高。

但是再考察那些已经结婚10年以上的夫妇,情况就逆转了。当初自由恋爱的夫妇的满意度,现在只有40分;而当初包办婚姻的夫妇的满意度反而增加了,达到了68分,接近只有恋爱者刚结婚的状态。怎么会这样?

按研究者的说法,包办婚姻好就好在从刚结婚的第一天开始,双方就没有报太大的期望,就知道自己必须努力维持才能把日子过好。而自由恋爱的人,更可能认为婚姻最重要的是一开始的激情和挑选,一旦结婚就不再努力维护关系,那么剩下的可能就只有失望了。

研究结果听起来反常识,但细细想来,不无道理。现代社会,包办婚姻应该不多了,大部分人都可以自由恋爱,可婚姻的满意度并不见得比古代高。可见,激情并非是美满婚姻的必要条件,最多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有它固然好(结婚久了,也终将消逝),没有也无妨。美满婚姻更多靠的是双方用心经营。

职场和婚姻同理,在大部分情况下,激情都是稀缺的,即便有,也无法长久。早点明白这个道理,用工匠思维来打造自己的职业技能,才能让你优秀到不能被忽视。

《优秀到不能被忽视》这本书名听起来很鸡汤,但书中的建议非常中肯、务实。有职场困惑和想要提升自己的朋友,不妨一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