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不易早做,大馍馍不易早吃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24136/5139eba609b8a098.png)
“人市”这个词是在《村史留痕》一书中看到的,王金庄不叫人市,叫“闲人伙”,还有一种不礼貌的戏言叫“赶死队”,上了年纪没有劳动能力了,或有病不能上地干活了,就聚集在一起,冬天晒晒太阳,夏天蔽蔽阴凉。凡坐闲人伙的人距离死亡已时日不多了。他们坐在一起,漫话家常。于是有“街谈巷仪”这么一个成语。
晚上老弱病残的,早早休息了,身强力壮的又侃起来。有人说,不坐闲人伙就不会种地了,有人说,不坐闲人伙就不懂道理了。
闲人伙,侃大山,无话不谈,无一定主题,无一定范围。这里是农村的百科全书。有人善于议论讲道理,有人喜欢叙述讲故事。
上周四我去买红薯苗,卖主锁着大门,我就在他家外的闲人伙等了一会,发现有一位大侃家专门讲农村百姓的哲理名言,听听很简单,要记,记不住,我连忙掏出手机来,记了一条又一条。搞不清意思再问他,他会举些例子讲得透生生。
有一条是:
生日不易早做,
大馍馍不易早吃。
句末“做”和“吃”两个字,本地口语押同一韵,念起来很顺溜。
王金庄有两个风俗,一个是上了年纪要给老人做生日,一个是过年给老人蒸大馍馍。分开家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媳,嫁出去的闺女女婿,外甥外甥女,一干人马都要来吃顿饭。
人多事杂,十分麻烦。朝庭有勾心斗角,家庭也有诸多不顺。
有一家吃大馍馍饭,婆婆一手端一碗,左手端给了二儿媳,右手这一碗端给了大儿媳。二儿媳到是吃开了,大儿媳站起身来回到了自己家里,不来吃饭了,婆婆赶紧差人去请,请不来。大儿媳说:
“先端给老二媳妇,后端给我,是什么意思?这分明是不把我当人看。”
婆婆不好当,抬手动脚都是错,端个饭也端不平,如果不做生日,不让子女给蒸大馍馍,也不用集中全家人在一起吃饭,电视机各看名,缝纫机各蹬各,做中饭各吃各,还有这种矛盾吗?
何为老人?八九十岁是老人,六七十岁是老人,五十岁也算老人,究竟几十岁该给老人做生日蒸大馍馍呢?有早的有迟的,没有准确界定。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推迟一年算一年。
所以,生日不易早做,大馍馍不易早吃。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24136/c2d9c84a466a743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