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刷朋友圈了,要和你说一声吗?
睡前刷了下微信,有一条未读消息。
是一个久未联系的朋友,内容只有一句:朋友圈第一条请帮忙点赞,谢谢。
信息发送时间为上午9点半,我看到这条信息的时候,是晚上10点。出于有些愧疚的心理我还是点开了她的相册,发现再看不到任何状态,只剩下一条大写的横线,横在那里,一下子切断了我们之间的所有联系。
先不说我,说一个身边的故事。
小A是我一个朋友的朋友,我们在一次聚会中认识,彼此加了微信好友。我对于她的感觉,有些矛盾,一方面觉得她能力很强,待人热情,能说会道;另一面却又觉得哪里不太对,总是想跟她少一点、再少一点的接触。
相信很多人都有那种维系了很久的圈子,就是一群人经常会聚一聚坐一坐聊聊八卦说说烦心事,小A算这个圈子里后来的。
当然,女人的友情其实不太分先来后到,投缘和聊得来最重要。很快,小A跟在座的众位姐妹都有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彼此加完微信好友加QQ,张口就是“亲爱的”,打开美颜相机左一张自拍右一张合影,再配上“酒逢知己千杯少”“伯牙子期终遇到”的感慨,每条状态下,评论都是热火朝天如火如荼的样子。我看了小A的状态,都忍不住觉得,噢,原来我们之前的友情一直不温不火是因为聊不来,是因为没有共同语言,真羡慕她们如此投缘。
然而,我们总是把事实想象的过于美好。
在一次聚会中,小A姗姗来迟,来了之后便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我从她愤然不屑的诉说里,大概听出来了这么个意思。
原来,跟她相见恨晚的朋友W最近去了一趟香港,W去香港这个事情我是知道的,她并不是纯粹去玩,还有些公务在身,她临去之前问过我有没有什么要带的化妆品,她会去一趟免税店,于是我兴冲冲的列了几项,给她发了过去。
小A生气的原因,是她居然不知道W去了香港这件事,她是看了朋友圈状态才知道的,然后,第一时间微信了W,说帮忙带点化妆品回来吧。
结果W并没有立即回复,而是第二天上午才说:抱歉,昨晚跟领导见客户去了,没注意信息,今天下午就要回去了,要不下次有机会再给你带?
小A说:没事儿,你下午才回来,中午还可以打个车去给我买一些,回来我给你报销打车费嘛。
然后,W没有同意。
再然后,小A各种不满,这一次化妆品事件,成了两个人友情最后的晚餐。
W有错吗?我问W,怎么个情况啊。
W说,首先,她去香港没有告诉小A,是真心觉得她们两个人的交情没有达到去哪里都要告知彼此或者主动提出需不需要帮她买化妆品的地步;其次,她那天晚上确实跟领导约见了客户,没看到小A的信息,她这趟行程匆忙,如无必要,是没有精力帮朋友捎东西的;再者,小A居然提出让W中午打车去免税店,而W与领导同一家酒店,同一班飞机,早就定好的行程,W不能冒着被领导认为以玩为主的形象打车匆忙去一趟免税店再回来。
W说,人和人之间的交往还是要有感情做基础的,她和小A解释过这些,然而并没有得到回应。
朋友有圈吗?如果硬要说有,那一定是彼此认可,彼此默契,有强大的感情做后盾,即便这样,我们也不能去强迫对方,我们所认为的顺路,于别人而言,可能是不方便的。
而如果没有感情基础,同等的利益交换也是可以维持的,两者都没有,那么抱歉,不对等的感情很容易因为一件小事,就崩塌了。
我一个好友,最近给我寄了一本泰戈尔诗选,是那种珍藏版的,厚厚的一本,中英文都有,插图漂亮,排版赏心悦目,翻开每一页都觉得很美好。
他起先是自己买了一本,读了读觉得很不错,我应该会喜欢,所以又买一本,给我寄了来。
有时候我写了文章,他会去打赏,我问他,干脆给我发红包多好,他就会发来个大红包;有时候我心情不好,就打个电话去骚扰他,听他跟我扯淡分析这个糟糕的世界。
没事的时候我们也不怎么聊天,但真正有事情的时候,那就是一个电话的事儿。
人们都说,借钱是衡量友谊的非常重要的标准,可是,你知道我这些朋友,都是主动借钱的人,什么意思?就是你有困难了,不用你开口,他会主动给你打钱来救急,这样的朋友,绝对不是微信朋友圈里的点赞之交。
微信是人类发展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它的广泛应用程度远超其他社交软件之上,朋友圈的状态更是隐蔽,不是共同好友,根本看不到任何的评论和回复,在微信如此便捷快速又不轻易暴露隐私的实现朋友对话的时候,能够经常打电话互通有无的友情,显得格格不入却又如此令人想要珍惜。
我有很多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什么事情都是通过打电话来说,我跟我闺蜜,每次打电话最少能聊上一个小时。
所以,我一直觉得,微信的朋友圈不能以偏概全为真实的朋友圈,虚拟世界里的感情,经不住推敲。
过于把这看成一个圈,容易把自己的生活也绕进去。
上学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用一块去卫生间来衡量友情。
下了课,喂,去不去厕所?去呀,走,妥妥的友谊万岁。
不去?好失落,连陪我走段路都不愿意。
跟别人去不带我?难过,是不是故意在排挤我呢?原来我不是她最好的朋友,原来我们的友情这么脆弱,再也不想跟她玩了。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上班的时候,我们用中午一块去买饭来衡量感情。
嘿,中午吃什么?订外卖还是出去吃?吃面条还是盖饭?
噢,她们约好了要去趟商场?没叫我,原来我跟她们的关系处于这种尴尬的境地。
她们定了同一家店的餐,却没告诉我,有一种被孤立的感觉。
大家要定一份下午茶,没人来问我需不需要,感觉自己尴尬的要哭了。
晚上部门好几个同事要出去嗨,没人通知我,我人缘就这么差吗?
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新人身上,为什么?因为不熟悉,感情不到位。
不跟你一起上厕所,你的玻璃心碎成了一地玻璃碴,可是对方根本不当回事,因为可能她需要你的时候你没在,可能你们的感情并不深厚,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就像平时不交流,考试你跟他说借我抄一下答案吧,他会让你抄吗,他怎么知道你不会转身就出卖他?
同事们没吃饭没带你,因为你们没有感情基础,更别提后期的共同语言,所以你说你刚认识一个人,就让他帮忙,人家帮你那是情分,不帮也是本分,对吗?
我们的交情就这么一点啊,我有不错的伙伴一块吃饭,凭什么要加一个不熟悉的你呢?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脆弱了,微信删除,微博取关,QQ不再亮起,彼此就像没认识过一样,仿佛之前的一切如梦一场,甚至好多不在一个城市的,从此就失联了。
每个人的交往对象都换了几多遍,何况脆弱的微信朋友圈?
不不不,我不是倡导你不与人交流沟通,也不是误导你不去交朋友,相反,人类是群居动物,需要强大的社交关系作为背景和辅助。
可是在我们的一生中,有人来,就会有人走,有人得到你的喜欢,有人会徒增你的烦恼,那么,不如把这份烦恼放下,想一想你所需要的是什么。
我的时间有限,没办法给你一次次点赞;我们交情有限,我不想在如何与你相处这件事上浪费时间,相互不打扰,也是一种很好的状态。
刷朋友圈并无任何不适,只是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衡量。
坦白讲,我最近刷朋友圈的频率已经从一天一次变成了三四天一次。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还是微信的忠实粉丝,保持着平均两天更新一次状态的频率,积极的与各方好友进行赞与评论的互动,那个时候,刷朋友圈确实是我的乐趣。
后来我觉得这种行为耗费了我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于是我强制自己尽量少发状态,尽量不刷朋友圈,一直到现在,我都不必再强制自己,因为我,彻底对朋友圈失去了兴趣。
我居然不喜欢刷朋友圈了,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当然,这并不代表我以后就不发状态了,我有这个权利,兴之所至的时候我随时可能执行这个权利,但有一点是我应该做好心理准备的,就是我不刷朋友圈,也就会错过很多别人的状态,那么我不去给人家评论,在我发状态的时候,别人同样不会给我评论,互动很快就会没了,而依靠朋友圈赖以保存的那些“友谊”也轻易的就消失了。
比如刚开始的那个朋友,直接删除了我。
我最初的时候,对这种状况,是有些玻璃心的。我甚至已经都编辑好了一段话:最近闭关不刷朋友圈,如果没有及时回复或帮忙,还请谅解。
后来我改成:最近不刷朋友圈,想删除我的请随意,欢迎之至。
但我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发,谁在意呢?于我而言泛泛之交的人,于他们来说,我何尝不是一个陌生的存在?而那些不必通过朋友圈来衡量的友谊,一直存在,从不因此被影响。
我记得看到过一个故事,是说有个人想要试探他在别人心中的地位,关了手机,不上网,不与外界联系,结果,等他过后回来,发现并没有任何不同,没有人找他,甚至没有人知道他消失过。
所以,过好自己真实需要并且享受的圈子就好,别的就随他去吧,无论误解,还是理解,随心即可。
人来人往,愿你我皆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