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旅行·在路上

吴蜀风流自古同——川渝游记(四)

2019-04-19  本文已影响0人  不与梨花同梦

Day5.青城山

青城山的一天是从鸟鸣声中开始的。民宿提供免费早餐,食材都是自种、自养的绿色食品,同样也是不限量提供。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平淡又富足,这是青城山给予他的百姓的馈赠。吃完早餐,外面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感叹一声,气象预报还真是准。九天的行程里,刚好就青城山这一天下雨,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了。不幸是因为雨天路滑,给我爬山制造了不小的麻烦,但是雨中的青城山,别有一番韵味,是晴天欣赏不到的美,别人特意赶在雨天来还不一定有这么巧呢,这么看来我们实在是荣幸之至。

青城山素有“西蜀第一山”之美称

青城山开发较为完善的景区主要有两个,前山和后山。一般意义上说的青城山是指青城前山,这里既有自然风光,也有名胜古迹,一圈游览下来需要4个小时。后山是纯自然风光,比较远,距前山还有13公里路程,全程上下需要6个小时。因为这次在青城山只安排了一天,于是选择了前山。

民宿距离高铁站1公里,距离青城山2公里,其实是很近的,但老板全程接送,这份心意真的令人感到很温暖,青城人家的淳朴、善良深刻烙印在这次旅程中。吃完早饭,老板送我们到青城山脚下。这里距离山门还有2公里路,但是私家车是不被允许再往上开了。这段路许多人选择乘坐景区的电瓶车,我们体力充沛,边走边逛边拍照,很快也就走到了。

路边的野花都显得十分灵动可爱

青城山景区的游览路线大致是一个圆圈,人文古迹主要集中在左路。我们规划从右边上山,左边下山,到下午游客因为脚程的缘故分散在大山里了,所以人相对会比较少,更方便参观古迹。

箭头为游览路线

按照图示路线上山,到半山腰的位置有一个大湖叫做月城湖。半山腰的湖,在别处很少见,引来游客惊叹连连。远处山峰隐藏在云雾之中,一艘画舫破雾而出,仿佛自仙境中驶来。画舫其实是摆渡船,对岸是上山索道的起点。我们因为非常擅长爬山,连泰山都是爬上爬下的,青城山只有一千多米海拔,更是不在话下了。但是体力不好的朋友建议这里坐一段索道上山,因为步行上山的这段路是纯爬山,没有什么风景可看。

索道站坐落于苍翠中,似“楼阁玲珑五云起”的仙境一般 仙境中的画舫,不知渡却人间多少人

下雨天大家都选择乘坐索道,步道上人特别少,整段路,前后基本没有同行的人,在这样深的山林里,说实话还有点瘆得慌。但是没多久,雨势越来越大,我们专注低头看路,也就顾不上害怕了。雨中登山还是穿雨衣更方便,不宜打伞,尤其是下山的路非常陡峭,须把两只手都解放出来,攀着扶手慢慢走才更加安全。

步道两旁是参天古树,夏日的山里显然非常凉爽

到达最高处的老君阁时,雨势已近滂沱,眼前烟云笼罩,能见度不足五米,建筑就在眼前,却看不真切,随着雾气的飘荡若隐若现,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儒道释三教中,儒家求入世,佛家求救世,唯有道家求出世。能在这样的神仙洞府中修心修行,是为天下之乐事。

青城第一峰,海拔1260米

下山的路两旁景致错落,美不胜收。一路行来,有深邃的幽谷,有秀美的岩石,有险要的石壁,有悬崖边开凿的狭窄古道,移步换景,令人目不暇接。奈何道路比上山更加难行,湿润的石阶,极易滑到,攫取了我们大部分注意力。俗语说,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尤其对于山路而言更是如此。为了饱览这秀美的山川,我们时时驻足,走走停停,时光就在不知不觉中消逝了。

峡谷幽深,有种“壁立千仞”之感 李白在《蜀道难》中描述的“天梯石栈相勾连”,差不多就是这样吧

下到一定高度,人文古迹越来越集中。传说中太上老君的徒弟张道陵悟道于此,创立道教,青城山从此名列道教四大名山之首。青城派也在这里发扬光大,成为道教主流教派。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如今的青城山宫观林立,蔚为壮观。在宏伟的殿宇前抬头瞻望,无数名人轶事,如浮光掠影般在眼前飞逝,最终湮没在时光的长河中,只有香火历经千年,依旧绵延不息。红烛在雨丝风片中摇曳,烟火遇到水汽而凝结,红尘俗世的气息在这里变得浓厚,仿佛一下子从世外回到凡间。

今夕何夕,共此烛光

淅淅沥沥的雨中,我们走过一处叫做“麻姑池”的地方,麻姑是天上的仙女,是传说故事“沧海桑田”的主人公。雨打池塘,一圈圈涟漪荡漾开来,又消失不见。亭台楼阁或许几经变迁,贤达胜士或许湮灭无闻,而山川亘古永恒,闭上眼睛,更能体会孟浩然发出的“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的喟叹。

布满青苔的池塘,见证人世几多变迁

一直以来,《道德经》都位列我最爱的书目榜首。其中阐释的宇宙观令我醉心,传递的价值观与我不谋而合,原文词句更是烂熟于胸。道观屋檐下高悬的牌匾,许多都与《道德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诸如大道无为、上善若水、不言之教等等,无一不在唤醒我心中对《道德经》的热爱,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油然而生,更为我国拥有如此微妙玄通的本土宗教倍感自豪。

无处不在的八卦图案 每一块叠加的牌匾都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

道教有十大洞天福地,此地为第五洞天,亲身至此,才能感受集天地之精华的充沛灵气。雨天更有晴天比拟不了的美,似乎这样的烟雨朦胧,反而让心境更加开阔、豁达。苏轼在《定风波》一词前的小记里写道:“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此时此刻我更加能体会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鞋湿了、头发湿了、衣服湿了,又有何妨;脚累了,腿酸了,精疲力尽了,那又怎样。所有的困顿,与邂逅一场大雨的酣畅淋漓相比,都显得微不足道。而等到我们下到山脚,刚好春雨初霁,天边云开,一线阳光漏下来,经过树叶上水珠的折射,闪烁着星星点点的光芒。仰望,云雾与青山,宫观与烟火,俱已消失不见,我们彻底回到了人间。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