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审美的情怀去体验人生关于幸福的人生思考人生与心理探讨

如果爱58社会化我

2019-01-05  本文已影响2812人  玩哲录

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的这个过程是,个体的自我意识是个体他的生理和心理能力达到一定成熟,在这个基础之上,同时也与社会环境的长期的交互作用,互动,产生发生发展。

一个人的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核心机制是在其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存在着与他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威廉詹姆斯提出自我概念中的自我意识之后,库利又提出了一个所谓的镜中我的概念,它说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个体根据他人对本人的反应和评价而发展,就像一个人不断的照镜子一样。

费孝通,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也是人类学家,他也用中国话比较形象讲,“我是看别人怎么看我”。其实上就是库利的这样的一个“镜中我”的概念的一个中国式的解读。

库利说,自我观念是与他人交往过程当中,根据他人对本人的评价的反应而发展的。米德在1934年他进一步发展了库利的思想,他说,他人是个体所属的社会群体的一面镜子,而社会群体更是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

而自我意识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是怎么互动的?

米德说,是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把自己置于对方的位置上,我是一位老师,那我这个老师的角色也是我通过他人来模仿来扮演而成老师的角色的,因为我一开始也是学生并不是老师,或者说我也当过学生,在其它场合下,我也同时在以实际的行动当中来扮演学生角色,我们就这样不断的把自己置于不同的一个位置上,从而再从这个位置上或角色上来看待自己。

从而也决定了我如何来看待自己,这就是自我意识形成的过程,它是通过角色扮演,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将自己视为一个被评价的客体,比如现在的老师讲课要进行培训,还要录相,录完像之后他自己看,当然以前技术不发达也是需要一群人互评的,这样就可以来通过别人或者自己来评价,这个老师的讲课哪个地方,他自己觉得不错,哪些地方觉得不行。

其实在镜头当中也就是说相当于是在学生的眼中来看待自己,比如自己还有很多毛病,比如小动作很多,然后经过训练后,这些老师他再去讲的时候,他就去有意识的主动的去修正这些东西,于是,慢慢他就接近于期望的,那样的一个教师的讲课的形象,也就是说,他越来越是老师了,于是,老师的角色也就慢慢的形成了。

所以,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然后这个个体在社会的互动当中,会将自己视为一个被评价的客体,这不仅仅有助于人际间的适应,更重要的是在于与具体的他人的互动中,我们产生了一种暂时的自我形象,比如,这位老师讲课是这样的,他买饭时跟人家互动是那样的,去购物时又另外一种角色的样子,我去干一些其他的生活中的任务,完成一些其他的生活活动,在这些活动当中不断的与别人互动,这样就会给人家留下了,每一个暂时的自我形象。

而这样的自我形象逐渐的定型,就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能将自己确定为某一类客体的自我观念。所以,这样一来,人不仅仅和他人所形成的环境互动,人还和自己的内心交往,我们有时我想这样做,然后紧跟着就这样做了,怎么做才合适,应该到底怎样做,那就制约你做的方向了。比如说,我们在跟自我,跟他人互动的时候,其实我们先跟自己主体的自我,照镜子来做。所以,人不仅仅和他人环境互动,也不断的和自己内心交往,和自己互动。而在互动当中我们不断的被定义,我是这样的人,我应该是这样的,我不应该是那样,我怎样做更好,我怎样服从,这样我们人的自我意识就逐渐的形成了。

米德把自我的发展或者自我意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是准备阶段,在一岁之内就完成了。这个阶段的孩子与他的母亲通过“身体语言”,这种符号活动来模仿母亲的动作,但他不久就会发现,在他自己的思想和愿望,同母亲的思想愿望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差距母亲因为她是成年人,而成年人会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拒绝,你不听我的话,你不按我要求做,我想你喝奶你不想喝,你想干那个事情,我就拒绝你,而母亲的这种拒绝,对孩子的要求来说,会使他受到挫伤。

孩子挫折了之后,然后他就领悟到这一点,这样做是不行的,我不能太自我,我必须改变我的行为方式才能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所以,儿童生来是自我中心的,他是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我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但后来在跟母亲的互动中发现这是不行的,不能光以自我为中心,我还要站在母亲的角度,把自己放在别人的位置上来,看看别人对我是如何期待的,否则,我也得不到自己的好处。

那么,他把别人当成了镜子之后,他就只能去扮演母亲所要求的那种角色,因为母亲是他最重要的他人,而对于一个人来说,重要的程度在于,他人是否与自己有密切联系和利益,关系越密切,就越重要。所以,母亲是一岁孩子的绝对重要的他人。因为他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他只能扮演母亲要求他要扮演的角色。

第二个阶段叫游戏阶段,就是2到4岁。

这个阶段孩子他会做扮演游戏,他通过游戏来试验重要的他人的态度和动作。

比如孩子可能开始扮演一个偷吃的坏孩子,后来又扮演母亲和警察。这个游戏阶段,孩子开始把自己视为一种社会客体,我这么做人,看母亲什么反应,我不断进行着这种实验,这个时候他的客体我也就是“客我”开始逐渐的产生。

第三阶段,人接受社会化的过程。

而到了四岁以后,孩子开始入幼儿园,或者说和家庭以外的人就有了比较密切的接触。不仅仅局限于跟自己的家庭成员交往,他还开始关心自己家庭以外的社会角色。原来是“重要的他人”,他只能站在母亲的角度,母亲是怎么期待他的,他就这么做,而现在他逐渐的接触外人的数量范围逐渐加大,他必须同时考虑许多角色,考虑别人的想法。比如,其它的许多人,一般的人,多数人是怎么想的,这也就是米德所提出的“概括化”的概念。

在足球比赛当中,比如孩子们必须同时考虑许多角色,必须判断对方,必须考虑我的同伴,前锋、后卫、教练、观众,这些他都要去考虑的。于是,他要让所有人都觉得他扮演得很好,这就是开始在扮演并概括化他人,要求他自己就像别人对他的期望那样。做到这一点时,我们就有了一个所谓的“社会期待的内在化”,“客我”在这个时候也就是完全形成了。

所谓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也确实是有社会心理的道理在里面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