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绘本第108期《给给和拿拿》:孩子,不如来做一个苹果派
2021-11-14 本文已影响0人
东梨梨
你愿意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还是好心的不辞辛劳的施舍者?或者,还有第三种活法?
绘本《给给和拿拿》就讲述了一个颇有寓意的故事。
当邻居问你想要一些南瓜吗?农夫听从小矮人拿拿的话,把篮子里堆满了像山一样高的南瓜,沉重疲惫的回到家,发现最后想吃的是一颗又甜又脆的大苹果。
当养猪的邻居说,我的小猪喜欢吃你的苹果时,农夫听从小矮人给给的话,把篮子里所有的苹果都给了他,并且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自己脑海里的想法全都倒给邻居,直到邻居听烦了走开。
接下来,农夫主动向磨坊主人供“给”一些苹果以交换面粉,并建议他做成苹果酱很好吃。而模仿主人也帮农“拿”了个主意作为回馈,面粉做面团很不错哟。
最后,农夫和小矮人给给、拿拿一起享用了美味香甜的苹果派。
这本绘本读了三遍,我才悟出一些东西。
一味地问别人索取东西,是最令人厌恶的行为,我的就是我的,你的就是你的。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理所应当。只为自己着想的利己主义者,多了依赖,少了担当。
还有一些情感泛滥的人会无条件的对别人好,因为付出我很快乐,我会有价值,不管你想不想,要想不想听,我都要给予你。
这样的案例,在长辈对晚辈,父母对子女,不对等的恋人关系身上,见得尤其多。
而我,更喜欢萧伯纳的这个观点:
“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彼此的苹果后,我们每个人仍旧只拥有一个苹果;
但是,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彼此的思想后,我们每个人则有了两个思想”。
物质方面的“拿”和“给”,收获回来的不过是一个“苹果”。比如小朋友之间玩玩具,我们教给他们“分享”这个词,可以用你手里的泰迪熊去交换他手里的奥特曼。
而思想上的共鸣,彼此的交流,产生的效果绝对是1+1>2。
打开尘封已久的心扉,去学习,去会友,去碰撞,去集思广益,去海纳百川,这才是最高级的“交换”。
相信这样的人儿,定能品尝到将面团和苹果酱制作而成的“苹果派”,那是甜蜜的味道,也是幸福的味道!
和娃一起,第二次成长。欢迎关注@东梨梨育儿说 ,看母乳喂养到两岁4个月,全职妈妈三年,职场妈妈2年,1年和娃共读200本绘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