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归因谬误:我可以理解我自己,但我理解不了你。

2018-05-02  本文已影响0人  学习匠

先给大家讲两段故事:

1

2018年4月23日,匠子上班迟到了。他刚匆忙地走进办公室,就被老板叫住了。

“匠子,你这人,就是个不认真、没有时间观念的家伙。”

匠子感到十分委屈,他试图向老板解释,他迟到的原因是因为路上堵车。

2

2018年4月25日,晚上八点。匠子坐在一个餐厅内等待着他约好的朋友。晚上八点五十分,匠子约的朋友终于到了餐厅。

“xxx,我看你就是一个不守时、不尊重别人的人。”朋友的迟到行为让匠子非常生气。


在两种不同的情境下,匠子完全像是两个人。

一个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另一个则在不问清楚原因的情况下,就给他人的品格定性。

其实,我们身上都有匠子的影子,因为与匠子一样,我们的认知模式中都存有基本归因谬误的缺陷。

壹——基本归因谬误

基本归因谬误,指的是

我们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会更多地考虑到情境的因素,但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就会更多地归因到别人的本性。

最近,匠子与心爱的人闹矛盾了,原因也是因为他犯了基本归因谬误。

当匠子向另一方抱怨时,觉得自己的理由十分充分,对方应该理解自己。

而当另一方跟匠子抱怨时,匠子不但没能去理解她,反而转过来要求对方理解匠子。

两人的关系一度恶化。

基本归因谬误是我们人类认知模式的一种缺陷,每一个人都会有这一种缺陷。

认识到这种缺陷,并尝试少犯这一谬误,对我们的人际交往、亲密关系极为重要。

贰——看人看细节

当我们认识到基本归因谬误,我们便需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不断省察自己的行为。

当别人犯了一个错误,或者是触犯了你,试着从他所处的情境掂量掂量,而不是将错误归因于别人的本性所致。

朋友迟到了,想一下他有可能是因为路上堵车、又或者被其他事情耽误了,才迟到的。

罗胖在一次得到的例会上提到:看人看细节

意思是: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一个人分为好人与坏人,也不能以脸谱化的方式去给他人的品格定性,而应该从他做事的细节中,找到他的性格、特点。

学习一门课程、一项知识,我们可以借用概念,以便更快速地达到理解的目的。

但是,我们不应当用概念去理解一个人。

因为用概念来理解人,极其容易形成刻板印象。

叁——移情力与读小说

我们天生具有移情力

所谓移情力,就是

我们通过换位思考,能够体察他人内心深处情感的能力。

我们人类天生就可以感受别人的喜怒哀乐,这种移情能力被心理学家称为“心智理论”。

而且,移情能力可能是人类独有的。

移情力需要后天的锻炼

你可能会问一个问题:“既然我们天生就具有移情力,那么我们为何还要执着于提升这一能力呢?”

这是因为,如同每个人在音乐、美术方面的天赋会大相径庭一样,人们在移情力上的能力也会各不相同。

移情力不仅仅是先天习得的,它还依赖于我们后天的锻炼,移情力不仅与情商相关,也与智商有关。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提升我们的移情力呢?

答案是——读小说

许多时候,小说描述的虽是虚构的故事,但阐述的却是真实的道理。

明代剧作家冯梦龙(就是写了“三言二拍”中的“三言”的才子),在《警世通言》中提到:

事真而理不赝,即事赝而理亦真。

小说中虚构的人和事,同样可以表现真实的“理”。

这些真实的理,让我们深思、反省。

有的时候,小说甚至是披着虚构的外衣,在讲述着真实的人生故事。

读小说时,读者跟随作者去思考、去经历,去感受小说中的各种人物。

这个过程,就是在锻炼移情力的过程。

罗胖曾讲到过,他读历史读到一定程度,越发有一种“不得已”的感受,即每个历史人物都有“不得已”的行为初衷和原因。

这个生发“不得已”感受的过程,正是罗胖慢慢能够体会历史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的过程。

读小说,可以提升和锻炼我们的移情力。


所以,最后,给大家奉上一份小说书单——布克奖书单

布克奖是当代英语小说界的最高奖项,被评选出来的,都是世界上最好的英语小说

书单如下:

1969年,P·H·纽比(P. H. Newby),《需要负责的事情》未有中译版。

1970年,伯妮丝·鲁本斯(Bernice Rubens),《获选成员》,未有中译版。

1971年,V.S.奈保尔(V. S. Naipaul),《自由国度》,吴正,南海出版公司。

1972年,约翰·伯格(John Berger),《G.》,未有中译版。

1973年,雅各·法瑞尔(James Gordon Farrell),《克里希纳普围城记》。

1974年,纳丁·戈迪默(Nadine Gordimer),《保守的人》,北京燕山出版社。

1974年,斯坦利·米德敦(Stanley Middleton),《假日》,未有中译版。

1975年,贾瓦拉(Ruth Prawer Jhabvala),《热与尘》,重庆出版社。

1976年,大卫·斯托里(David Storey),《萨维尔》,北京燕山出版社。

1977年,保罗·斯科特(Paul Mark Scott),《继续停留》,未有中译版。

1978年,艾瑞斯·默多克(Iris Murdoch),《大海,大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年,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Penelope Fitzgerald,《海岸外》。

1980年,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启蒙之旅》,北京燕山出版社。

1981年,拉什迪(Salman Rushdie),《午夜之子》,北京燕山出版社。

1982年,托马斯·肯尼利(Thomas Keneally),《辛德勒方舟》,北京燕山出版社。

1983年,库切(J. M. Coetzee),《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未有中译版。

1984年,安妮塔·布鲁克纳(Anita Brookner),《杜兰葛山庄》,北京燕山出版社。

1985年,胡勒(Keri Hulme),《骨人》,未有中译版。

1986年,埃米斯(Kingsley Amis),《老恶魔》,未有中译版。

1987年,赖芙丽(Penelope Lively),《月虎》,未有中译版。

1988年,彼得·凯里(Peter Carey),《奥斯卡与露辛达》,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年,石黑一雄,《长日将尽》,译林出版社。

1990年,A. S. 拜亚特(A. S. Byatt),《占有》(《隐之书》),南海出版公司。

1991年,本·奥克瑞(Ben Okri),《饥饿的路》,译林出版社。

1992年,迈克尔·翁达杰(Michael Ondaatie),《英国病人》,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2年,巴里·昂斯沃斯(Barry Unsworth),《神圣的渴望》,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年,罗迪·道尔(Roddy Doyle),《童年往事》,未有中译版。

1994年,詹姆斯·寇曼(James Kelman),《晚了,太晚了》,未有中译版。

1995年,派特·巴克(Pat Barker),《幽灵路》,未有中译版。

1996年,格雷厄姆·斯威夫特(Graham Swift),《杯酒留痕》,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7年,阿兰达蒂·洛伊(Arundhhati Roy),《微物之神》,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阿姆斯特丹》,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年,J.M.库切(J. M. Coetzee),《耻》,译林出版社。

2000年,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盲眼刺客》,天培文化。

2001年,彼得·凯里(Peter Carey),《凯利帮真史》,人民文学出版。

2002年,扬·马特尔(Yann Martel),《少年Pi的奇幻漂流》,译林出版社(第一版)。

2003年,D.B.C. 皮埃尔(D.B.C. Pierre),《弗农·上帝·利特尔》,未有中译版。

2004年,阿兰·霍灵赫斯特(Alan Hollinghurst),《美丽线条》,未有中译版。

2005年,约翰·班维尔(John Banville),《大海》(《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年,基兰·德赛(Kiran Desai),《继承失落的人》,南海出版公司。

2007年,安妮·恩赖特(Anne Enright),《聚会》,作家出版社。

2008年,阿拉温德·阿迪加(Aravind Adiga),《白虎》,未有中译版。

2009年,希拉里·曼特尔(Hilary Mantel),《狼厅》,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年,霍华德·雅格布森(Howard Jacobson),《芬克勒问题》,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年,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终结的感觉》,译林出版社。

2012年,希拉里·曼特尔(Hilary Mantel),《提堂》,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年,埃莉诺·卡顿(Eleanor Catton),《发光体》(《明》),译林出版社。

2014年,理查德·弗拉纳根,《深入北方的小路》,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年,马龙·詹姆斯,《七杀简史》,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6年,保罗·品(Paul Beatty),《出卖》,未有中译版。

2017年,乔治·桑德斯(George Saunders),《林肯在中阴界》,未有中译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