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线上印证班学习第185天

2024-01-17  本文已影响0人  宁静致远_a3ea
图片侵删

志愿:去私欲存天理依良知而行,自省利他致良知。学习践行印证传播圣贤文化,知行合一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季康子,鲁国大夫。他问了孔子百姓能够恭敬忠诚,相互勉励该怎么做?孔子答曰:如果想让老百姓有恭敬心,务必以恭敬庄重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就会恭敬。”恭敬他人就是庄严自己,恭敬万事万物如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自己庄严,别人就会无比恭敬。孝顺父母爱护幼小,老百姓就会忠诚。如果任用贤能之士教育能力低下的人,他们就会相互勉励。作为领导者做到这些,百姓自然会不治而安。为政者严肃庄重,才会赢得百姓的恭敬。要想让别人尊重自己,首先我们要尊重别人。执政者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百姓自然会效仿。一个领导者做到孝顺父母,慈爱子女,推己及人,以一颗仁慈之心关爱、善待他们,不刻薄,足矣获取民心,团结向善,自立自强,需任人为贤。建国居民,教育为先,形成良好风气,从自身做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时刻在自身修行上下功夫。

孝顺、恭敬父母,今天再次梳理这段话,不禁让我心头一惊,来一次灵魂的深度考问:我对父母真正做到谦卑恭敬了吗?自从学习《中庸》以来,我一次次深入自我剖析,一点点解读和父母之间的关系,都可以组织成一个系列了。依然会触碰到心灵的灰尘,如同一个沙土包,一旦触碰就会尘土飞扬,比如傲心。为什么会对父母产生情绪,如今觉察的特别细致,是因为傲心的存在。为什么会有傲心,因为骨子里的谦卑恭敬还没有被挖掘出来。每觉察到一点情绪,傲心就会去除一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一天天老去,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陪父母慢慢变老。曾经父母是我坚实的依靠,如今家里我是母亲的依靠,外面父亲更是离不开我的帮助。爱人不在家,家里家外我一个人担任多重角色,不仅不会感到累,反而过得更加充实,力所能及帮助父母做点什么,再多做点什么。偶尔我也会故意偷懒,给父母锻炼身体的机会,在我看来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孝,让父母感受到他们依然能为子女做事,看到被我需要的价值。晚上我陪母亲散步,不自觉我会落母亲几步远,于是我停下脚步等待母亲,这种等待是那么的熟悉,一如儿时的我放学回家看不到母亲,出门去寻找娘的身影,记得有一次母亲先于我出门,我飞也似的一路小跑去找母亲,那种感觉像极了一个迷了路的孩子急切想找到母亲,老远看见母亲我高兴地笑得像个孩子,娘是我的安全保障。

今天在外面,我提议父亲吃的食物,父亲和我说咬不动时,我的心狠狠打了一个愣怔。什么时候开始父亲的牙口开始衰退,在我心目中父亲永远都是吃啥都没问题,这一刻我猛然意识到,父亲在一天天变老。我能做到的就是尽心陪伴父母体面的变老,尽一份孝心。如此想来,我是幸福的,这样还有傲心吗?不会的。父母在用不言之教教会我如何避免子欲养而亲不在。

今天传我的家书《家是同心圆》,以时间为中轴线回顾三年以来的学习与改变。梳理他人的故事反观内在的自己,其实真正解读的是自己的人生,打通内在的卡点。气质就是这样来的,内心豁达自信,充满阳光。这是继致良知之路之后再一次对学习做了一个系统性梳理。弯弯绕绕的细节处理让我找到了写小说的感觉,这不就是一部人生历史剧吗?这种启发得益于听《繁花》,我追的不是剧情热度,而是捕捉写作方法,细节处理。同时也感受到人生是为自己解绑的过程,无需为自己添加太多束缚,相信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会恰到好处的遇到解铃人。无需纠结、在意太多,上天自有安排。

聆听老师点评责善,致良知的学习每天让我们做到三个坚持六个务必,每天听懂一句话就是最大的收获。从诚意班到印证班三年的学习我们听了无数遍,而我作为一名点评责善志愿者也读了无数遍,今天再次听到,仿佛有一种全新的感觉,犹如第一次聆听班亲切前几天翻到自己诚意班的优秀功课,读来感觉很幼稚,但没有前期做铺垫,哪有三年后今天的我。切切实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胜不骄败不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