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你们了,别



自从国家最高层发话,表示支持民营企业以来。这些从成立就面临各种吃拿卡要的民营企业,一夜之间,转换了身份。就好像那灰姑娘穿上了水晶鞋,光彩夺目,美丽的不可方物。各地的政府部门,一个一个的出来表态,一定要把民营企业搞得壮壮的,把经济搞得香香的。
更有过分的,近日山东某一地区,拿出了我们多年来扶贫的老办法,让干部们,一人挂靠一家民营企业。对于这种帮扶政策,我只想说,求你们了,别。
最近两年,民营企业是遇到了困难,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叠加,造成大量民营企业只能艰难维持。民营企业现在是需要帮助,但是不是这个样子的帮助。对民营企业来说,政府营造一个公平开放的营商环境就是最大的帮助。
让干部们挂靠,看着是全心全意为民营企业服务,其实是破坏了公平开放的营商环境。就假设干部们全都是大公无私,都是一心一意的要把自己挂靠的企业业绩搞好,那他们会怎么做。当然是动用自己的政府资源,通过自己的资源来给挂靠的企业提供各种便利,这样挂靠的企业业绩自然上升。问题是,干部数量有限,大大小小的民营企业远远多余干部的数量,不可能每家名营企业都会有一名干部挂靠。
有干部挂靠的民营企业,相对没有干部挂靠的民营企业就有一种政治上的优势。在项目,贷款,投资等等方面享受优待。这就是在破坏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就是该地区目前民营企业数目较少,干部数量够用,每人挂靠一家,可以保证辖区民营企业全覆盖。干部有级别职务之分,不同级别,不同职务有不同的政治资源。市长挂靠的企业,自然要比县长挂靠的企业享受更多的优待。
甚至,本来没有干部挂靠时,两家企业可以公平竞争。有了干部挂靠,一家是局长挂靠,一家是局长手下科长挂靠。再有竞争项目,科长是帮助挂靠的企业去赢局长挂靠的企业,还是讨好局长,压制自己挂靠的企业,完全是个未知数。
不确定性增加投资风险,不确定性增加贷款利率。干部挂靠带来的这种不确定性就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干部们管理经济,运营企业,并不比企业家更擅长,通常是完全没有企业运营的知识。但是我们的干部,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发号施令习惯了,在挂靠企业运行上,就会瞎指挥。
就算干部们克制以上的种种缺陷,让每一家挂靠的企业都大有起色,也不是一件值得欢喜的事。政府选择挂靠企业,根本没有合适的标准。很可能干部挂靠的企业,成本消耗大,同样的产品要比对手消耗更多的资源,按照市场竞争的逻辑,就应该破产倒闭。有干部挂靠之后,这本该破产倒闭的企业,又被就活了,造成资源的浪费。
地方政府挂靠,自然是本地企业,挂靠之后,为了保护这些挂靠的本地企业,很有可能采取一些鼓励购买本地企业产品的政策,甚至是限制外地产品的政策,形成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伤害市场经济。
政府要真心想帮助民营企业,就从市场经济环境中退出,把市场的事交给市场来解决,专心于营造公平开放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