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锋之十九丨七旬老人自杀,老年公寓是港湾还是牢笼?
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这是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的内容,倡导关注和关心老年人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追求。我国的老龄化程度近年来逐渐加重,而由于青壮年人工作压力大分身乏术,老年公寓应运而生。
近日,青岛一名73岁的老人刘某在老年公寓被发现死亡。据悉,儿女因父亲腿部摔伤,将其送至当地的老年公寓以便疗伤,公寓每月收费1500元并承诺24小时监管。事发后,家属发现多张字条写着“我是饿死的”,而老年公寓称刘某系患抑郁症而上吊自杀,因为在监控盲区未能及时施救。目前,家属与院方已达成和解。(12月18日半岛都市报报道)
事件引发网友热议,焦点在于老人的真实死因和儿女是否孝顺。有网友认为由于家属不知情,故而是否是因为抑郁症上吊仍然存疑,老人留下的字条可能意味着在老年公寓遭受虐待;相反的,也有人选择相信院方解释,认为老人想在死后为子女争取赔偿费而写字条。真相扑朔迷离,子女将父亲送入老年公寓并在父亲离世后与远方达成和解也是讨论的另一个焦点,有人认为子女未尽到赡养义务,也有人认为是不得已而为之。
在这两个产生争议的问题背后,隐藏着另一个更值得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即老年公寓于老人而言,究竟是受到悉心照料和结交同龄友人的港湾,还是缺失家庭温暖和被看作挣钱工具的牢笼。笔者认为,老年公寓在中国刚刚起步,是正在发展和完善的新事物,对于老年公寓,我们应该辨证地看待。
在注重孝道的中华文化之中,赡养父母是子女的义务。独生子女一代工作繁忙,无法自己照顾父母,迫不得已将父母送入老年公寓。在选择的过程中考虑自身收入,难免会将父母送入不够完善和优质的公寓,老人在这样的公寓中仿佛住在“监狱”,郁郁寡欢也是常有的事。近年来在老年公寓中,老人试图逃跑、自杀多次被报道,足可见公寓中生活的枯燥无味。这样的老年公寓只提供物质服务而缺少精神关照,被老人排斥也在情理之中。
与中国刚刚起步的老年公寓不同,日本的老年公寓广受赞誉,许多日本老人自愿去老年公寓中和同龄人共同生活。在一些老年公寓中,老人可以一起唱歌、跳舞、插画、泡温泉、甚至打游戏,更值得称赞的是,许多吸引人的活动并不是“免费”的,公寓中发行着一种独特的货币,老人可以通过走路健身、自己刮脸刮胡子等赚得货币,而支付泡温泉、打游戏的“费用”。在这样的模式下,老人们拜托了死气沉沉的状态,其康复状况和精神状态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名副其实的“老年娱乐场”。
注重老人的精神状况,国内的老年公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条道路并不只是完善基础设施和娱乐设施,更是要想方设法调动老人精神上的积极性,让其有生存的希望的目标。相信随着人文关怀的加强,“监狱式”老年公寓会转变为“游乐园式”老年公寓,老人的“春天”能在老年公寓中尽情绽放。
(文/孙蓉蓉 写于2019年12月18日 被舜网时评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