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
本文为理事会读写营0163号学员习作
山坡上有一块七分多的空地,是我家分到的三类责任田。
村委会在向村民分包责任田时,按照土地的肥瘠分为三类。每家农户各类地都要分些。一类地是土地肥、地块大的好地,二类次之,三类最差,大多是山坡上土薄石厚的小块地。
母亲说:“红薯不挑地,也好侍弄,我们就种些红薯吧。”我和姐姐弟弟听了很高兴,因为妈妈可以用红薯做好多的美食。
我们把地翻了一遍,在翻地的时候不时能听到“当”的一声,那是䦆头碰到埋在地里的石块,发出的声响,有时还能看到碰撞时碰溅出的火花,我不由地想:“这样的地块能长出红薯吗?”
翻地后我们用锄头搭出了用于插红薯秧的田垄。刚把地拾掇好,正好下了一场不算小的春雨。我们便趁着墒好,把自己家里养的红薯秧苗插到了地里。秧苗插上后,母亲来地里除过一两次草,便没再来过。
霜降节气过后,便到了刨红薯的时节。我们姐弟三个推着小推车,沿着山坡上的羊肠小道,跟在母亲身后到地里刨红薯。刨红薯时心里充满了丰收的喜悦,有的红薯一个就有一二斤重,有的一株红薯秧下面竟然能结出了四五个个头匀称的红薯。我们当中谁刨到个大或者籽多的大红薯时,都会高高举着让家人们欣赏。把红薯刨完后,过了一个秤,居然收获了2000多斤红薯。
红薯刨回家中,早上、晚上主要的食物便是红薯了。吃的时间长了,我们便有些厌烦了,便缠着母亲做“红薯宴”,母亲笑着答应了。
一天晚上,明亮的月亮挂在天空,银辉洒满大地。我家院子里的石头台桌上,放着母亲做的红薯宴:有芝麻炸薯条、炒皮渣、红薯饸络条等,这些红薯吃食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让我们垂涎欲滴。
我把在屋里看书的父亲叫了出来,他看着满桌丰盛的“红薯宴”,笑着问我们:“你们知道红薯除了能做成这些吃食,还有什么好处吗?”
“还可以做红薯面窝窝头、做粉条,可好吃了。”我抢着说道。
弟弟说:“红薯还可以作为零食,放学后回到家从煤火台上拿出一只烤的热乎乎的红薯,咬一口,可爽了。”
已经上高中的姐姐说:“红薯含有胡萝卜素可以护肤、明目,它还属于高钾低钠食物,可以维护心脏健康,红薯中含有膳食纤维成分,可以清除血管垃圾、防止便秘。”
父亲说:“你们说的都很好,我再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红薯是从哪里引进来的吗?”
“不知道。”我们姐弟三个都摇了摇头。
父亲说:“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陈益的人,到了越南,当地酋长接待他时,摆出了一道菜,这道菜香甜软滑,非常可口,这便是红薯。1582年,陈益冒着生命危险,将红薯种藏匿于铜鼓之中,偷偷带回了国。红薯传入中国后,显示出其适应能力强,无地不宜的优良特性,且产量很高,成为我国的重要农作物。”
“我还以为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产红薯呢,原来是这样来到中国的。”我说道。
父亲说:“红薯的好处很多,最可贵的是红薯适应环境能力强,不挑地。无论在热带、亚热带、还是温带,无论土地肥沃还是贫瘠,都能很好地生长,并且产量高。不像麦子、谷子一样对环境、气候和土壤有严格的要求。人们将红薯秧栽种到地里,它便奋力伸展枝叶,向阳而生,根使劲地向下钻去,汲取养分,不遗余力地为人们提供优质食粮。”
我们想了想都说是,母亲也点了点头。
父亲接着说:“你们要学习红薯的这种精神,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都蓬勃向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结出丰硕的成果。人的一生时间长着呢,在不顺利时不要灰心丧气,不要抱怨环境不好、命运不公、时运不济,要克服困难、勇敢向前。”
父亲说:“这就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这次红薯宴的场景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父亲已经去世多年了,但是,他说的话却让我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