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读书打卡】内向的孩子更需要用心呵护——《沟通的艺术》打卡第28

2025-09-30  本文已影响0人  吴老师教语文

【读书打卡】内向的孩子更需要用心呵护——《沟通的艺术》打卡第28天

【8+1读书会阅读打卡】

【打卡】第28天2025.10.1

【书目】《沟通的艺术》第五章:情绪  感觉 思考和沟通

【读者】吴老师

【阅读摘抄】

如果某个内向的人准备开口了,记住不要打断他,而要仔细倾听。兰妮说:“对内向的人来说,被忽视真的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内向的人不太可能重复自己说过的话,因为他们担心这会重复同样的错误,所以不愿承担这种风险。

【阅读感悟】

班里总有一些孩子,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即使找他站起来发言,也会特别紧张,声音小的几乎听不到。我们给这些孩子定义为内向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有很多。。

我们许多老师,不太喜欢这样的孩子,更喜欢那些发言积极大胆,声音洪亮的孩子。

我明白,内向孩子其实更需要老师老师的用心呵护。我,还有我的女儿都属于内向孩子的行列。

记得小时候上学,最怕的就是被老师点名发言。虽然我听课也很认真,老师的问题,我也会积极思考,有自己的想法,但是,站起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发言,无异于给我判了死刑。

我怕,怕的要命,站起来之后的胳膊腿都是剧烈抖动的,如果再有旁边的同学嘲笑我,那种尴尬无助的感觉,会让我持续很长时间做噩梦。

所以,现在我当了老师,我会对内向的孩子更有耐心,会给他们更多鼓励和支持。而且,我想让他们都不要成为我这样的人,因为不敢表现自己,我错失了许多机会。

于是,我在语文课上,开启了“课前三分钟”这一活动,让每个孩子参与其中,对于内向的孩子,我会降低对他们的评价标准,对于他们不太良好的表现,我也会给予足够的表扬,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和信心,让他们逐渐变得大胆,变得阳光。

这一举措,确实效果良好。上一届所有的孩子通过初一到初三的“课前三分钟”的历练,人人都能上台发言了。

进入高中后,第一次上台介绍自己,孩子们跟我反馈,他们表现得很棒,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