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俗小说

2015-06-18  本文已影响117人  pote王二

    今晚七八点钟就昏昏欲睡,因为不习惯睡太早就找来赵雅芝版的白蛇传来看,从服饰民风来看比较符合宋朝,但是白蛇传起源之一明代冯梦龙所著《警示通言》中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一节所示,故事所发生的的年代是晋朝咸和年间(网上有人以该书为依据说故事发生在宋朝,但是书中明确指出是晋朝),但是清朝的玉花堂主人的《雷峰塔传奇》故事发生在元朝。

    不论如何,影视剧从来也不隶属于文学原著,就以其宋朝为背景,故事发生在杭州,剧中提到南迁,故在南宋,南宋(1127-1279年),按剧中所说,许仙的前身在1700年前救了白素贞一命,就是公元前573年到公元前421年,正是春秋时代的中后期,且不论其服饰反了多少错误,单是存在牧童这个职业就很存疑,铁器的用于农作物的耕种起于春秋,直到战国时期,人们才开始使用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在那之前牛多用于祭祀,食用。当时,放牛绝对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责任重大,据说在秦国如果牛瘦了,养牛的人都会受惩罚,所以这样重要的职责很难想象会让一个孩子做。虽说如此,但是如果要一味地挑影视剧的刺,那就有的说了,而且影视剧的第一要旨从来也不是真实。

   不过这件事情让我对白蛇传的来历起了兴趣,百度一下,大致是这样的:首先是唐传奇《博异志》(我是在宋人所编的太平广记找到的资料,卷四百五十八 蛇三 李黄一节);后来的《西湖三塔记》。明代冯梦龙的所著《警示通言》中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最后真正成熟是清朝的玉花堂主人的《雷峰塔传奇》。(白蛇传后来的演变为戏剧,因为精力有限,而且雷峰塔传奇故事已经很成熟,故不做讨论)

    在唐传奇中有两个故事都写到了白蛇,其一是盐铁使李逊的侄子李黄遇到了一位白衣女子,看到她穿的朴素,便买衣服送给她,白衣女子与其相约归还买李黄买衣服所花的钱。等到两人相见客套一通之后有如下对话李子曰:彩帛粗缪,不足以奉佳人服饰,何敢指价乎?”答曰:“渠浅陋,不足侍君子巾栉。然贫居有三十千债负,郎君倘不弃,则愿侍左右矣。”李子悦。拜千侍侧,俯而图之。李子有货易所,先在近,遂命所使取钱三十千。之后李黄留宿三天,李黄归家不久便一命呜呼。这实在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虽然最后找回了三十千的钱财,但是毕竟失去的性命。还有一个故事和这个大致相同,就不再引述。

    很多人都说这个故事是白蛇传起源之一,但是我并不认同,首先故事里面既没有断桥也没有报恩,更没有什么库银丢失,姓名也对不上。后来人之所以认为白蛇传起源于此,大概因为故事的主角是白蛇,且两人有过性纠葛。但是此白蛇未必是彼白蛇,白蛇在中国古代早就是很多神话传奇中必备的元素,例如汉高祖就是斩白蛇起义。所以说《博异志》里面的白蛇和白蛇传同时出现了白蛇很有可能是巧合。

  但是明代《清平堂词话》中的西湖三塔记是白蛇传源头之一比较可靠的,故事是奚宣赞在西湖边救了一个迷路的女子白卯奴﹐后来送她还家﹐被卯奴之母白衣娘子留住半月有馀。奚宣赞想回家﹐白衣娘子就要杀他取其心肝。幸得卯奴救他脱险。最后宣赞的叔父奚真人作法命神将捉住三个怪物﹐白衣娘子是白蛇﹐卯奴是乌鸡﹐老婆婆是獭。真人把三个怪物压在湖中﹐造了三个塔镇住。和我们所知的白蛇传故事相差也是很大,但是主角是名字奚宣赞,和许仙谐音,这个绝对不是巧合。但是故事过于黑暗,虽然后来要嫁给奚宣赞的也是白蛇,但是和他惺惺惜惺惺的明显是卯奴。

  到了明末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故事就丰满了很多,主角的名字也换成了许宣,和许仙更加接近,许宣的职业也变成为大夫,同时加入了两人相遇等情节也与后来相似,但是故事发展到白蛇被压雷峰塔,许宣出家便结束了。(或许其情节和白蛇传有所出入,但是昨天新白娘子我只看了一点,小时候倒是看完了,但是早忘了。)

  等到清代玉花堂主人所著的《雷峰塔奇传》,故事终于有了完整性,加入了许仙姐姐和姐夫,也有了小青和白与许的儿子许梦蛟,已经和我们最终看到的故事很接近了,区别在于白蛇的名字是白珍娘,许梦蛟和后来的许仕林也不一样(情节方面也有区别,但是如果做详细比较的话,篇幅未免过长)但是不论如何,白蛇的故事到此已经很成熟了。

  之后应该还有戏剧,但是因为精力有限,实在不能找到一一阅读,想来应该在情节人物方面更加接近白娘子传奇。故事在演变中所发生的改变倒是可以讨论一下,最开始的唐传奇或者西湖三塔记中的白蛇都是很邪恶的,这也是很正常,白蛇在中国文化中的意象就是异类。但是这样的故事显然不便于传播,毕竟大多神话传说都是口耳相传,如此简短血腥的故事很难想象家里面的老人会当做睡前故事说给孩子听,但是改编过的就温馨很多,而且也有了足够的对立和冲突,故事本身更加吸引人。

   这就是神话演义的演变规律,并不只是白蛇传如此,早期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猥琐之极,而且就算按吴承恩版西游记来看,师兄弟三人也不是善类,只是在传播的过程中被有意改淡了口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