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征途上的苦与乐
写作征途上的苦与乐
魏小强
自从上周一在最忆是巢州发文后,已经有几天没有动笔写文章了。该写的都写完了,没有内容素材可写。打算写篇写作的苦与乐,说说写作征途上的酸甜苦辣。平时勤记日记,也积累了不少素材。关键是怎么把它们整合起来,串联成文。于是有了此文。
一
感谢巢湖作协会员、我的初中英语老师兼班主任的三儿媳於翠霞对拙作《我的故乡》一文的大力推介。此文于去年11月发表于家乡公众号 最忆是巢州 平台。推介如下:
"再读小老乡的《我的故乡》,脑海里除了你笔下描写的那些熟悉的场景和熟悉的人外,更有一分苍凉~
巢湖柘皋大魏村,我的婆家村子。"
安徽戏剧家协会成员鲁令琴在此文下面的留言:
"最悲怆的是父亲辞世魂归故里。凝重的笔端都是对故乡的眷念以及年轻一代为改变命运而努力学习,走出乡村。家乡永远是游子的根!"
文友 颾叶 评语:
"这篇故乡有大家风范,介绍得详尽却又不显啰嗦。儿时嘻戏游乐的画面感很强,让人读了能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另一文友的评语:
"有深沉的回忆,有不屈的呐喊。故乡确实让人怀念,让人留恋,但奋斗的脚步却不允许我们做片刻的停留。写得很好,继续努力!"
另一读者、也是我的老家人的留言:
"魏小强你好,你的几篇文章我认真拜读了,并转发给姊妹,文章感人至深,文笔优美,我是老一队人,在八五年全家迁入芜湖市,你爸帮我家送米到芜湖市,爸妈都夸你爸人好,那时城乡差别巨大,我们乡下人饱受城里人歧视,那些年的经历至今历历在目,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有机会和城里人坐在一起喝咖啡 也算扬眉吐气,希望家乡越来越好。"
因为积累较多,酝酿已久,创作此文时,一气呵成,毫无阻碍。
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最高兴的事就是:自己的作品受到他人的认可。
写作不需要多么华丽的辞藻和酷炫的写作技法,只需要你以饱满的感情、深情真情和丰厚的底蕴去打动别人、征服读者,这才是一个写作者的实力所在。
二
到了冬天了。外面太冷,寒风凛冽,我基本进入冬眠状态。不想也不愿意到外面去。只有靠看书写文章来打发漫长的时间。
2018年冬天,就是这样度过的。在写作平台简书里写了大量的文章。
这样的积累和沉淀,让我在去年成为新城文学公众号专栏作者后,基本上可以一天在平台发文一篇。
我给自已定下的写作目标是:每天坚持写一篇,且是高质量完成。
这要求不低。有时搅尽脑汁,就是写不出。
不会写,写不出,那就多阅读多背诵,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如何对某一场景某一人物进行描述,同时积累大量的词汇短语。它们就像储在水库里的水,具有强大的势能和动能。一旦灵感降临,就会喷薄而出,流淌不止。
近日借到安徽和县乌江人蓝角所著的书《我的村庄》,文字有韵味耐品,显示出作者雄厚的写作实力。
作者毕业于安徽大学,现在在省政府部门任职。
这本书读得入迷了,觉得比那些所谓文坛大师余秋雨贾平凹写得好,至少其中文字我能读下去,读得津津有味。余大师和贾大师的文字我看不下去,读了一两遍就不想再读。
此书所写的内容大都是自已经历过的,如村庄、老屋、父亲、外婆、爷爷、小集市,似曾相识,读起来有亲切感。
三
从今年9月28号到11月18号这48天里,在家乡公众号最忆是巢州这一平台共发表文章11篇。平均每四天一篇。
加上去年写的4篇,该专辑一共收录15篇文章。
这15篇中,四篇文章的阅读量超过1000,两篇超过900,两篇超过800,一篇超过700,一篇600。
也就是说,共有十篇文章的阅读量超过600。
另外有五篇的阅读量在两三百之间。
其中,骑行游记两篇,谈写作三篇,写自已淘书阅读的经历两篇。写故乡亲人亲戚的五篇,写故乡柘皋的系列文章三篇,这三篇文章的阅读量都突破一千大关。
要想在写作上闯出一条路来,只有勤写,每天坚持写,一天也不能松懈。
对自己严格高要求,才能出成果。
这只是写作这一马拉松赛的第一阶段。接下来,还要创作更多更好的文章,与平台那些大咖比拼。
四
李福金老师从事教育工作,辅导中小学生作文和语文。其作品文笔优美,隽永耐读。
李老师才思敏捷,出口成章,积累丰富,每游览一地就有一篇精彩的游记诞生,不愧是实力派写手。
李老师在拙作《骑行江北第一洞》下的留言:
"骑行是一种健康自然的运动旅游方式 ,能充分享受旅行过程之美 。在不断而来的困难当中体验挑战,骑行好处多多。你的勇气、胆识和坚毅的品格值得学习!很多年轻人贪图安逸,乐于享受,缺少磨炼,你给他们上了一次生动的体验课!
丰富的历史事件穿插其间,几次骑行同一地方进行对比插叙,使你的散文增色不少!"
在拙作《岁月里,那些催人奋发、让人沉醉的歌曲》下留言:
"你热爱生活,充满激情,才华横溢,前途无量!"
在发表于朋友圈《秋日骑行大别山》下的留言:
“真羡慕你不怕吃苦,敢于冒险!骑行之余撰写游历散文,颇有文采!我若年轻三十年,愿与你结伴骑行,亲密接触大自然,快乐无比!”
有了这些精彩的留言和鼓励,构思酝酿创作一篇文章时,所有的付出和汗水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