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每周500字李笑来文选回顾

真关系和假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宝贝还是道具

2018-06-18  本文已影响1人  望月从良

我作为一个八零后,不知不觉已经在奔四的跑道上行程过半。很多我这个年纪的同龄人早已为人父母,八零后曾经被誉为小皇帝,小公主,我们出生于一胎时代,作为父母唯一的孩子,曾几何时一度被视为掌上明珠,于是便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如今这些小皇帝,小公主长大后,有了自己的孩子,于是当年的皇帝和公主也就变成了服侍孩子的老太监和老宫女。

八零后作为叛逆的一代,曾经一度藐视老一辈的想法和做法。我们也一度特立独行,以推翻反抗老一辈陈腐的行事方式为光荣,但在育儿上我觉得很多八零后的做法与老一辈相比也不出其右,并没有太多的独立思考,很多‘育儿法则’大多也是人云亦云,他们在孩子出生前热衷各式”胎教“,孩子出生后则热衷于把孩子送到各种培训班,兴趣班,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八零后父母是竭力投入,无所不用其极,但一系列的做法到底有没有用,这些父母似乎没有认真思考过。孩子的培养变成了一场军备竞赛,别人有的我也一定要有,在一定程度上,孩子变成父母竞争的手段和焦虑的出口。各种虎爸虎妈层出不穷,为孩子制定各种几乎喘不过气来的人生规划,前几年一位北大毕业的刘女士居然为自己还在上小学的儿子制定了每天16小时的学习培训章程,孩子一天的睡觉时间居然还不足6小时。

很多父母并未懂得如何以“人”的角度看待孩子。他们始终觉得自己的孩子就像原始丛林中出生的小角马,是掠食者扑杀的对象,于是他们倾心保护孩子,同时也不予余力的想将孩子培训成顶级掠食者,我看到很多亲子关系中,很少“人味”的温存存在。前几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展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出版了一本著作《园丁与木匠》,第一次以严谨的科学研究方式,通过大量的实例调查和论证,研究总结了育儿方法的“道”与“术”,高普尼克作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特别是儿童怎么学习和探索有很深的研究,根据她的观点,很多父母的育儿方法其实是走了弯路。

园丁.jpeg

高普尼克看来,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但不在育儿上,而是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提供遗传基因。孩子的智力遗传自父母,在没有变异的情况下,父母的智力如何,大体上就决定孩子智力如何,很多父母智商平平,却一味地觉得自己孩子是特别的,万里挑一的,由此不理智的赋予孩子不切实际的期望,让孩子的成长一直在重压之下;第二是提供家庭环境。环境分为家庭的内部和外部,我们有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叫孟母三迁,为了给孟子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孟母不得不三次搬家。内部指的是来自家庭成员的关爱和温暖,稳定温暖的家庭环境下,孩子问问题能得到家长的回答,想去博物馆就去,想学什么课程都能学,在潜移默化中知道怎么跟大人,陌生人,权威长辈打交道,着能让孩子受益终身;第三是具体的操作方法。方法不是作用在孩子身上,而是作用在父母自己身上,科学研究表明,父母为人如何,比对孩子做什么要重要的多,因为孩子会默默的模仿你。

高普尼克通过《园丁与木匠》一书,依靠严谨的科学研究,摒弃民间偏方的道听途说,以高层建瓴的方式讲育儿。在育儿专家看来,育儿是一项可以按照说明书来操作的工作,而在高普尼克看来,育儿是一系列在矛盾中寻找平衡点的艺术。不难发现,很多优秀孩子的家长,一个共同点就是没有看过育儿指南。教育本质更像是培育,是创造营养丰富的土壤,孩子就如同种子,在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而不是把孩子当做原材料,用剪刀铁锤敲敲打打将其捏造成表明光鲜,实质廉价的工艺品。教育讲究创造一个良好的刺激和反馈系统,比起说什么,家长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在潜移默化中起到影响作用才是最关键的。

很多父母的育儿指南,不过是内心焦虑的外化。父母一旦焦虑,很容易将负能量转移到孩子身上,焦虑还会导致家庭教育用力过猛,动作变形,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更容易患得患失,或者升起逆反心理。育儿指南很容易变成一种妄念,是一种企图把生命中各种不确定性都控制在手中,从而让生活更美好的渴望。中国家长教育孩子有两大特点,一是搞军备竞赛,各种补习班兴趣班上不停;二是喜欢为孩子设计要走的路,过度干预。有扎实的科学研究表明,这些做法都是反人性的,它们根本无法获得预期的效果。

孩子背影.jpeg

很多人长大后有的抱怨父母钱少,有的抱怨父母虐待,但从没听说过其抱怨父母没送他去学习班,兴趣班的。很多中国父母总是反其道行之,不去把自己变得有钱,变得温和,而偏偏喜欢做后面那种最没用的事情。有一个要颠覆你观念的研究:让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各种培训学习班,对其性格养成和未来成长没有任何可见的好处。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报各种问题训练班,家长的目的很单纯,就是要培养意志品质,陶冶情操,让孩子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很多八零后家长似乎没有注意到,你自己小的时候也参加过绘画毛笔,苦练钢琴等,成年后自己不玩了,学的那些东西似乎对他们生活改善不大,但他们现在确喜欢逼孩子学。很多家长似乎从没想过,投资那么多金钱时间给孩子参加一系列课外活动,到底值不值得。

2017年美国杨百翰大学和奥克拉荷马大学的两位经济学家发表一篇论文,"Do high school sports build or reveal character?",其中论证了孩子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特别是体育活动对孩子的性格和意志没有任何可见好处。一般的想法是,练体育能让身体好,精神好,学琴学毛笔学绘画可以培养耐心,养成好习惯等,这类说法就跟老中医,祖传药方等宣传的特效一样,没有任何的实验或数据能验证其结论。这篇论文研究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使用三个长期跟踪得来的数据库,从中选取 一批孩子,在他们小的时候就着手调查,你的家庭情况如何,学习成绩如何,每周上几次培训班,体育训练等等,这些数据不断收集积累,直到这些孩子工作后,每隔几年再去抽查他们,这样持续跟踪几十年,有些甚至跟踪他们整整一生。

学者把几十年跟踪积累得来的数据使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得出结论是:如果排除可观测因素,练体育或不练体育,参加培训班或不参加,孩子长大后不管教育程度还是收入或健康,都没有显著差别。说白了也就是练体育或参加各类兴趣爱好班并没有给孩子的将来带来更好的生活。这篇论文研究的结论让人触目惊心,这个研究等于说每天为孩子累死累活的家长,其实是在做无用功。弹钢琴真能带来艺术气质吗?小提琴真能激发创造力吗?绘画真的能培养审美吗?这些功效的宣扬没有任何实证根据。大妈跳广场舞和老头打太极拳,对身体真有好处吗?到底是跳舞打拳对身体好,还是本来身体就好才能出来跳舞打拳瞎折腾,人们在认知上时常把因果关系给颠倒了。

真实原因是,人们根本就不在乎有没有用。前不久有个新闻热点是鸿茅药酒,该酒宣称用了很多“名贵”中草药来配置,其中就有毒性不小的何首乌,专业医生也推测出这些酒对人体有害。可问题在于人们不愿花精力去验证这些药酒是否有什么用,他们就愿意花很多钱去买药酒来喝,而且是长期买来喝。我小时候还见过很多人,把各种蛇,“鞭”等与酒混合在一个密封玻璃瓶里泡制,他们认为泡得越久就越”补“,我搞不懂这结论从何而来。前段时间有新闻报道,重庆一生日宴会,亲友饮用自配药酒后,15人中毒,其中5人死亡。

很多人做事靠的不是理性而是“信仰”。你跟他说药酒喝了没用,他不听因为会认知失调,他反而肯定的说有用,只不过好处”潜移默化“,也许”现代科学测不出来“,那些花费时间和金钱逼着孩子参加各类课外班的行为跟喝有毒药酒本质上有什么区别?

屏幕快照 2018-05-11 上午11.35.23.png

中式育儿的一大误区就是用训练大孩子的方法操练小孩子。所谓幼教就是拿七岁教学大纲去教五岁孩子,我记得小时候曾经风靡一时的数学奥林匹克,后来了解到,其本质不过就是拿初中乃至高中的数学教材去填鸭小学生。两岁小孩不好好说话,也要背”床前明月光“,很多家长没有欣赏唐诗的审美能力,他们也不打算让孩子理解唐诗,他们只想让孩子会背,唐诗有”表演“性质,孩子在装腔作势中满足父母的炫耀欲。

大人按照臆想的方式改造孩子是没用的,孩子有内在的成长学习方式。孩子自己就对世界充满好奇心,他们很想知道世界上的东西是如何工作的,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而他们的学习效率取决于你和孩子的关系好不好。所以重要的是,不要问孩子为何不听话,而是要问你配不配让孩子听话。

高普尼克认为孩子自己能形成三种学习渠道。第一是自己摸索和试错,你反复警告孩子不要玩火作用不大,一旦孩子自己被火烫一次,他这辈子就都记住不能玩火。第二个渠道是模仿,人的大脑中存有镜像神经元,孩子会不自觉的观察身边大人做什么,然后有样学样,这种能力只有高等动物才能具备,例如大猩猩和某些聪明的乌鸦。第三个渠道是听讲,这点只有人能做到。

模仿是孩子极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刚出生的婴儿就会模仿大人的表情,孩子的模仿非常高级,他不是纯粹有样学样,只有动作有一定的目的,他才会模仿你,通过模仿孩子能知晓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心理学家做了实验:一个平台中间有玩具小车,两端有障碍物,小车撞左边就会发光,撞右边就没有反应。实验人员当着孩子的面操作小车随机的左右撞。

IMG_2696.jpg

结果哪怕两岁小孩,他拿到汽车时都会专门撞左边好让汽车发光。孩子不是模仿你所有动作,他只模仿你成功的动作。还有个实验,实验人员把手绑起来,用头撞电灯开关,把灯点亮。一个一岁半孩子看到后,他想开灯,但他不用头撞,而是用手,孩子明白实验者用头是因为手被绑住了。而另一个场景中,实验者的手是自由的,但是故意用头撞开关来点灯,结果孩子模仿时就不用手而是用头,因为孩子看你有手不用,于是他猜测也许用头有什么特别意义。这里有个关键,孩子模仿对象必须是人,在前面撞小车实验里,如果没有实验人员,而是给他放一段小车自行运动的短片,那孩子是不会模仿的。

还有实验证明,孩子最会模仿关系亲近,跟他相似的人。两个实验人员在一个美国小孩面前做动作,一个说英语,一个说法语,孩子会模仿说英语那个人的动作。所以你跟孩子关系越好,他越愿意模仿你,而且你刻意去做的动作未必有效果,孩子随时在观察你,他不止模仿你想让他模仿的事情,也就是说你在孩子面前”装“是没用的。我时常在路上看到父母气急败坏的痛斥孩子,他们没用意识到,孩子令人愤怒的作为很可能是从潜移默化中模仿了父母后形成的,因此父母痛斥的其实不是孩子,而是他们自己,父母永远要记住,你是孩子的榜样,你自己的不良言行会不知不觉的渗入孩子的意识中。

现代人教育孩子最常用的方法还是对话。有数据统计表明,家长与孩子对话中,词汇量的多少对孩子未来发展有很大影响。因为人是通过语言来引发大脑思维进程的,语言中词汇量越多,对事物的描述就能越精准,由此人就更能捕捉到事物细微的变化,进而做出准确的判断。人类学家发现有一个原始部落里的人很容易自杀,原因在于他们的语言中没有”悲伤“一词,所以当他们难过时不知道怎么抒发出来,由此积郁成疾最后就自杀了。美国中产阶级的家长因为和孩子说话多,孩子词汇量就比贫困家庭的孩子多很多,由此中产家庭的孩子学习能力就比贫困家庭强很多。

你说的话想要孩子顺利接受,还依赖于你和孩子的关系。心理学家把孩子与大人的关系,通过幼儿园接送测试分为三类,你是个母亲,早上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晚上接回来。”安全型“的孩子在离开时是依依不舍,但也会让你走,你去接他时,他会很高兴。”回避型“孩子是你走无所谓,你来他也不高兴。心理学家发现”回避型“孩子虽然表面冷淡,但看到家长时,心跳加速,他有强烈的感情变化,但因为和家长关系疏远,他克制自己感情。”焦虑型“孩子在离开时哭闹不止,妈妈接他时也在哭闹,根本没法哄,好像他被抛弃了一样。

”安全型“孩子最容易接受父母说的话。有一个对四岁孩子做的实验,拿一个他从未见过的东西给他,例如一张软盘,妈妈告诉孩子,东西叫做”存储器“,然后找一个陌生人给孩子说,那叫”软盘“,”安全型“的孩子听妈妈的话。但是在另一个测试中,给孩子呈现的是一只像鸟但更像鱼的玩具,妈妈说那是鸟,陌生人说那是鱼,”安全型“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会选择听陌生人的,也就是”安全型“孩子对自己的判断更有信心,他能看出东西更像鸟,而不是盲目听妈妈的话,安全型孩子学习模式更健康,他爱妈妈但是他更爱真理。”回避型”孩子在实验中有同样大的可能听妈妈或是听陌生人的,也就是说对“回避型”孩子而言,母亲权威不高,他没那么容易接受妈妈的话。“焦虑型”孩子在两个实验中都听妈妈的,他没有信心形成自我认知,做独立判断,长大了很可能会变成人见人厌的妈宝男。

一系列的科学研究表明,你是什么人比你对孩子做什么更重要。如果你人很靠谱,知识丰富充满自信,跟孩子构建出亲密的关系,孩子对你有安全感,他就愿意模仿你,更愿意听你的话。如果你本人一举一动都很有教养,心地善良成稳做事,你的孩子也会一样。反过来你自己不学习,每天打麻将,然后责骂孩子学习不专心不用功,或者你平时吊儿郎当,不思进取,却在孩子面前刻意表演认真学习的样子,逼孩子死记硬背,他就会认为你不靠谱,并且觉得很矛盾很困惑。

古人说“言传身教”。你不断的耳提面命没有用,你希望他养成什么习惯,那么你得先有相应习惯,你想他成为怎样的人,你就努力成为那样的人。不要老对孩子唧唧歪歪,你把想教给他的道理做给他看,他不自觉的模仿你,于是也就学会了。你搞不清楚自己是什么人,却试图把孩子当产品一样定制,甚至“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哪是教育之道呢。

欢迎关注公众号,让我们一起学习,交流,成长:


文章公众号.jpg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