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出现这7种行为的人,闭眼都想拉黑
活在网络社交时代,用好微信已经成为一项基础的生存技能。现在的微信已经是融入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管你是在求学还是在职场,抑或是亲友、恋人的圈子里。
然而,有些伙伴总爱给自己挖坑,不深不挖,究竟是做了什么样的动作,让你的微信好友离你而去?
—
看看以下七条被【严重吐槽】的行为,像不像你被拉黑前的最后一个动作?
时长超过50”的加长版工作语音
除了夺命CALL外,生活中还存在着很多令人崩溃的时刻,比如:猝不及防的微信语音轰炸
众所周知,在进行工作交接的时候,发文字是最直观!清晰!明了!的形式,然而你还是会选择利用方便的语音功能,发一段长长长长长长到让人头痛炸裂的语音;甚至,更可恶的情况是,对方好不容易听到40”,结果不小心摁错了,又又又又又要重新听起……这...是让人如何进行及时沟通呢?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工作不值得。
语音这个功能确实很方便,相比打字能省下不少时间,当你陆续将50+”的语音发给对方的时候,很舒爽对吧。但你发语音的时候是否有考虑到:听取语音所花费的时间,远远高于阅读文字信息的时间呢?且对方真的方便接收您的语音吗?万一语音不慎在公共场合点开,尴尬的还是TA。在此,建议阅读理解并执行全文:《高效职场沟通,拒绝微信语音!》
尽管有微信语音转文字的功能,但微信并不能将你的意思一字不漏地转达,所以推荐你使用微信的另一种功能——【语音输入】
看到这个可爱的麦克风了吗?就是它!直接长摁说话,就能翻译出你要表达的意思,既能解决你不便之处又不会闹成笑话。
若真的真的要发送语音,那请你在发送前先整理好想要表达的信息,直奔重点。不然对方真的好容易将右键【翻译文字】换成【删除】。
连客套话也省去的“求赞”
和你的聊天信息不多,再一看,全是密密麻麻的求点赞,动不动就要帮你砍价,礼品是要分我一半吗?
“我转发图的是奖品吗?NO!
还不是检测一下我们的友谊!”
???这么高级的借口,亏您还想的出来
帮人是情分,从来不是责任。真正的友谊不会一次拒绝便疏远对方,你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友谊即便断绝也无妨。
集赞确实是有得到收益的,但如果计算时间成本,拜托了大半天所得到的奖品,还不如工作半天的工钱多。除此之外,还丢掉了隐性的成本:好友的耐性。无论是“就几秒”的点赞,还是“一下就好”的砍价,都是需要你动用人脉才能换取的。人脉是一种经不起折腾的易耗品,如果习惯了消费它,效果就会减弱,当你真正需要大家帮助的时候,谁还会理睬你呢。值得吗?
Tips
很多时候砍价就像毒品,一不留神就能让人上瘾。越关注这些东西,越会消耗我们能量,只有主动屏蔽它们,减少关注度,才有机会将精力用在生活本身。保护我们的交际不受干扰,生活才能更高效。
打扰一下的“好友检测”
虽然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但如果你总在聊天框里发“好友检测”的消息,是几个意思呢?即使原本没想过删除的微信好友,都想马上原地删除。
嘿,还真玩出火了。当“检测好友”的消息一经发出,通常会有两种结果:发现原来对方真的删除了好友,那你也可以删除他为好友,从此不相往来,但毕竟一般好友都删掉你的状况很少,通常的情况是对方没有删除你——
“那,就继续沟通交流吧!”呵呵,对方真的能装作没事一样和你正常沟通吗?朋友是测试出来的?所以这波操作究竟测试好友,还是测试你自己的情商?
好友检测确实能清除一些僵尸好友,但你是否考虑过接收这条信息的人和没有删除你的人是同一批人?检测好友,对你来说只不过是一键群发的动作,但,你好友列表里的所有人都会接受到这条信息,他们或许在工作,或许在等一个很急的回复,当收到这条消息的时候,很容易会影响到他们的情绪,甚至因此而断送了好几段友谊。
Tip
不必过于在意谁把你删除了,真正的好友在你的心里而非屏幕列表上,每一份友情都来之不易了,只需静观其变,时间会检测出真相。
祝你“年年有今日”的群发
逢年过节,除了最怕收到亲戚的“婚嫁升职年终奖”日常三问外,还有一种就是群发的祝福。随着12点的终身敲响,丝毫没诚意还千篇一律的群发祝福像鞭炮一样蜂拥而至,想。自。闭。
你说发节日祝福的初衷是想要让关系得到进一步的晋升,以此赢得有用的资源。但殊不知这是一种无效的社交,搞不好还会让对方感到很!烦!躁!
好的人际关系靠的不是刷存在感,而是有能相互吸引对方的价值点。如果对方在你身上没找到能吸引他的价值,也就很难有对等的价值交换。
Tips
怎么利用微信去扩张人脉,这个问题相信不少老师都已经为你指点迷津了,这里要说的是一个能维系好日常人际关系的小技巧: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细心留心才走心。
当你看到某一篇文章,想起或许能对某个朋友产生价值,随手转给他并说明推荐用意后,对方就能接收到你的心意,这样的分享比一年的祝福都要管用。
【在吗?】之后就没然后的开头
在的,因为刚好看见电脑显示微信亮了,但很忙。
“在吗?”的套路太难了,永远都不知道下一句是什么,所以,这让人怎么回复呢?佛都有疑问。想拔刀。
“在吗?”看似礼貌,实则是浪费对方时间。这种情况下,不想搭理你的人必然不会回复。而愿意回复你的人,也会陷入回复的困境,久而久之也会被你弄得失去了耐性。
Tips
站在对方的立场替对方着想,简短地说清楚你想传递的信息,把该说的一次性讲完,若不方便也可以先简单说明关于哪一方面的事情想请教,才能让对方知道你传递的信息,给ta足够的自由时间来思考如何回复,进而与你进一步沟通。
※紧急的事项,请不要忘了还有“电话”这一快捷有效的沟通工具。
不回消息却更新朋友圈动态
给你发了消息一直未收到回复,却发现你更新了朋友圈的动态消息。哦,对我发出的消息已读不回,很明显就是当我透明。不足以把人逼疯,只是能让人难受一顿晚餐+早餐的时间而已。
现代人的内功越来越厉害了,能用意念回复,可惜的是我们处在平行的世界,我接收不了。
无论任何人都不希望被忽视,在朋友圈更新了动态却不回复是一件让人恼火的事情,这会让对方认为你并不重视ta,从而降低了对你的信任度,有损你在对方心中的形象,如再有下次,收到的就是一个“对方不是你的好友”提醒了。
Tips
只有懂得尊重他人,才会被他人尊重。微信沟通也需要遵循必要的礼仪:【收到请回复】。若你不想聊天,大可简短一两句说明情况;若不知道怎么回复,可先退出聊天窗口标记为“未读信息”。
一天贡献了4/5的朋友圈动态
玩朋友圈和qq空间有什么区别么?朋友圈相对于qq空间来讲,更像一个大型特价卖场。
曾经,每一条朋友圈都会读,因为那个时候的朋友圈是真的朋友圈。但现在,多年前同学的朋友,突然添加自己的微信,脑海第一弹幕就是:微商或求助二选一。
每天24小时比喝水还准时的刷屏广告,各种吊打大品牌的十全大补护肤品,同样九年义务教育,你怎么这么优秀呢?希望大家的广告一天不要超过5条,毕竟不是谁都像你一样微信好友多到加不了,且行且珍惜。
随着微商、求赞现象在朋友圈的泛滥,单纯用来沟通的朋友圈已经被玩坏。为了写这篇文章,小编把微信里招嫌的行为全都回忆了一遍,简直就是工伤。即便如今我们早已习惯在网络上社交,但在微信上进行沟通,还是需要适当拿捏。希望透过列举的这7种让人反感的微信行为,能让伙伴们及时敲打自己,见字如见面,你每一句话都代表着自身的形象和素质,要懂得换位思考,不冒昧唐突,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交氛围。
趁现在,和这些影响自我形象的微信行为say good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