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写作A1班

我的文学启蒙老师兼人生引路人梅

2020-09-08  本文已影响0人  冷茶lengcha

她是我的大学老师,梅是她的名,不是她的姓。为了保护她的隐私,也为了表达除了敬重之外的亲切之情,这里,我只用她的名。

她的名如同她的人,淡雅,高贵,于质朴中透露出一种与世无争的优雅与从容。她常穿一件浅色的长衬衫,裤子永远是浅色牛仔裤,戴着一副银色边框的圆眼镜,头发微卷,常年扎着单马尾。

那时候,我不会想到她会成为我的文学启蒙老师和人生领路人。

我第一次见到梅,是在现当代文学的课堂上。她讲鲁迅的《伤逝》,引导我们思考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思索副标题为什么叫涓生的手记。我第一次知道,关于作品的解读, 其实可以从回归现实生活,联系时代背景开始。

为了鼓励我们多读书,每堂现当代文学课,老师都让我们花一分钟的时间给全班同学介绍一本书。在这个过程里,我倒逼自己读了很多书。

有一次,一个同学在课堂上分享了《边城》,我发表了一些意见。老师问我有没有读过《边城》,我如实回答,没有读过完整的,只读了高中教材里节选的一部分,全班同学立刻哄堂大笑。我切切地站在座位前看着梅老师,等待暴风雨的来临。

出乎我的意料,梅老师并没有批评我,而是问我有没有读过沈从文的其他作品,我说读过《长河》。老师问我觉得《长河》和《边城》有什么区别,我说《边城》 在写法上更加唯美浪漫,偏向质朴写实,而《长河》更加现实,运用讽刺手法,揭露当时的社会阴暗面比较多。

这是当时来不及思索就脱口而出的回答。说完这些后,我突然很惶恐。没想到,梅老师很鼓励我,说看过《长河》的人很少,还夸我读书读得用心,认真,仔细。

我当然很惭愧。事实上,十几岁的我拥有一腔热血,满脑子的文学梦,但真正用心读下来的书,很少。《长河》是我碰巧在书店里看到作者是沈从文,又想到朋友建议我读沈从文,一时好奇买下来的。

得了名不符实的称赞,我自然心虚。为了弥补自己内心的那点小小虚荣,我开始认真读书,一不小心,读完了书架上一整排的杜拉斯,连张晓风的散文都读完了,特别是读完几本欧美文学著作后,我觉得张抗抗真是俗气置顶。

转而喜欢《三十七度二》这种风格的作品。似乎没有紧张感和给人拼命抑制又忍不住想读下去的作品,不算是好作品。

但就像孩子吃第一口糖觉得甜,往后会慢慢摒弃一样。读了几十页的《三十七度二》,我忽然觉得挺没意思的。作者说了一大堆,可我完全不知道他在说什么。我马上放弃长篇小说,开始读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偶尔也翻翻当代作家的散文诗歌,甚至读一些微小说。

慢慢变成一个越来越挑剔的读者,在写作训练上,慢慢从不知道写什么到犹豫哪个点子更好。

这一切,仅仅是因为我那份从未说出口的虚荣。即便我没有读过《边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其他同学分享的书,许多我甚至都没听说过。连马克李维和托马斯曼这样的作家,我都不知道。

我着实感到羞愧,除了多读多学,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拯救我的无地自容。

人是会有极限的,这是我生病之后才知道的事,这当然是后话。

因病休学退学后,我陷入长时间的低落。在这种低落中,写作毫无例外成为我最后的救赎。

每当我写出一篇自认为比较满意的作品时,总会发给梅老师看看。那时我已离开校园一年多了,平日里和梅老师联系的也很少。但梅老师每次总是很耐心的指导我,批评意见也比较多。

记得第一次发给梅老师作品时,她很严肃甚至有些愠怒的告诉我,文章和作文是两回事,你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后来我再次读作品,觉得老师的话已经足够含蓄。

再后来,梅老师要我纠正行文拖沓的毛病,甚至教我去给文章挖掘更深刻的主题,鼓励我参加写作训练营。

我在写作上每一次的进步和提高,都离不开梅老师的悉心指导。

梅老师不仅是我的文学启蒙导师,更是我的人生引路人。

退学两年后,我陷入深深的迷茫。我不知道该选择复读继续上学还是去从事一份工作,对于自己的未来,我只能看到漫天遍地的荒漠。

“你选择读书也好,工作也罢,这些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不能选择逃避”,梅老师似乎一眼就看穿了我的内心。

中学时代为了逃避物理课,我选择报文科,即使当时我的语文老师认为我更适合读理科,我还是选择了读文科;大学时代,为了逃避人际关系,几乎课余时间我都在图书馆里度过;生病以后,我不愿接受现实,选择用退学的方式逃避自己的内心。一路走来,我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终于无路可退。
而造成这种现状的人,正是我自己。

回想过往种种,梅老师的话让我悔恨不已。为了让将来的日子不至于重蹈覆辙,我决心改变。可对于逃避成瘾的我,面对现实这件事,不难于翻越一座高山。最初的几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在我想放弃的时候,我总会想到梅老师说的,从现在开始,不要逃避就好了。

过往的事不再追究,立足于当下,作出每一个微小的努力去改变当下可以改变的事,是梅老师教给我的人生哲学。

不逃避,不后退。

在文学上,梅老师很严格,有一次知道我读张小娴,马上建议我去读经典作品。当我为自己的作品有一点进步而沾沾自喜时,梅老师会让我觉得,其实做得还不够,写作是永无止境的事。在生活里,梅老师却更像一位朋友,让我接纳自己的不堪与脆弱,去接受,去改变,去拥抱更好的自己。

感谢梅老师,她教会我在做事上严格要求自己,在生活中,要学会对自己宽容,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生命里发生的一切。

她不仅仅是我的文学启蒙老师,更是我的人生引路人,感谢她,教会我严格要求自己,却从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

谢谢梅老师,因为有她的引导,我才一路咬牙坚持。她的学生不止我一个,据说,她结婚那天为了能赶回学校上课,连婚服都没有换掉,就站在了讲台上。空间留言板上,满是学长学姐和学弟学妹们满满的牵挂。

可我的文学启蒙老师兼人生领路人,却只有她一个。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