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我是学生!我和儿子共同经历考试的压力与学习中的挫败感!
今天是孩子期末考试的第二天,因为考试的时间是早晨的七点二十,时间有点的紧。
我匆匆忙忙的起床,就忙着给孩子做早饭,希望他早晨能够在家吃一点。
平时,他吃或者不吃我都不太勉强,因为眼睛一睁就吃饭,觉没有睡不好,是没有胃口吃饭的,反正学校有食堂供应早饭,他的第一节早课结束后,可以去买早饭吃,所以我不太担心。
今天不一样,要考试,孩子到学校基本是没有时间去吃饭的,所以我还是期待他能够早点起床,在家吃点早饭。
做早饭,叫他起床,我脑袋里不断的会跳出,昨天班主任在群里发的通知,让家长提醒孩子们不要迟到的画面。
不知不觉中,我在做饭与叫孩子起床的过程中,构造了一个紧张、害怕迟到的氛围,急躁与烦躁;
急躁,是担心孩子起的迟,吃不成早饭,烦躁的是自己也没有睡好,也难受强忍着,只是自己不知道自己烦躁而已。
孩子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就问几点了,我说:”六点五十了,起床吃饭了,老师提醒不要迟到!”。
孩子说了一句,烦死了,你昨天晚起来干什么的,开灯弄的我没有睡好觉。
他的情绪让我感觉心里很不舒服,我觉察到了自己的不舒服,觉察到了自己的情绪升起。
没有睡好觉本身就很难受,而我刚才我在叫他起床的过程中,恰恰又把紧张、焦躁的感觉传递给了他。
老师提醒这句话,其实就是在他睁开眼睛的一瞬间,给他的传递就是考试的压力。
孩子的厌学与压力就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被培育出来的。
我很惭愧,并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与行为。
找到自己的刮痧板,给他的眼睛和脑袋做了两分钟放松,他很配合,瞬间感觉他的状态与情绪舒缓下来,我去车库开车。
上车的时候,他的状态已经恢复,告诉我他带了一点饼干,让我不要担心他的早饭。
非常感谢今天的这份觉察,让我迅速从情绪中剥离出来,并帮助孩子调整了情绪。
更要感谢是,自己正在经历成人学习与考试的过程,让我对孩子多了一份共情和理解。
我不在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高姿态的去要求、指责、抱怨、唠叨,嫌弃,孩子,而是体谅孩子的不容易。
我自己经历学习考试的感受,让我能够知道孩子考试的的感受。
当孩子在面对考试带来的压力时,我如何做好自己,让他得到一份来自我的支持,而不是压力,才是最重要的!
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会每天接触新的知识点,有掌握的部分,也会有没有掌握部分;
有学的会的部分,也有学不会部分。
每一个孩子都想要学好,只是每一个人的能力不一样。
学不好,会给孩子带来挫败感和失败的痛苦感受,而每一次考试,就会把这种痛苦与挫败的感受放大,让压力倍增。
因此,无论考的好,还是考的不好,每个人都有一份想好愿望。
考试意味检验、竞争、对比,就会有考的好的与考的不好的区分,如果我们太在乎结果,就会忽略过程,忽略孩子;
或者是,忽视孩子本性中想好的部分,努力的部分。
我们指责孩子不好好学习,好像我们父母就是在好好学习一样,就比他们学的好一样。
当我经历学习的过程的时候才发现,客观的对待孩子的学习这件事是非常的难。
自己正在经历的学习过程与考试带来的的负担,让我身同感受孩子那份想好的心情,以及孩子想好的那份不容易。
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只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实现这个愿望,没有实现并不代表没有努力的部分。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不同的情绪,有的被我们看见,有的被我们忽略。
我们经常会莫名其妙,自己或者孩子有这样那样的行为,会有这样那样的结果。
我们看见的是行为,是结果,我们没有看见的是,行为、结果的背后被我们忽略的情绪。
每个人都有想好的一面,当孩子学习遇到挫败和失败的时候,不是他们不想好了,而是他们不好了,他们需要帮助,需要爱,需要正确的支持了!
而我们在孩子需要我们的时候,恰恰盯着孩子的挫败和失败的行为,落井下石,狠狠的踩了孩子一脚。
不好,那不是孩子想要的结果,每个孩子都想好,关键是有时候,他们自己不知道怎么好。
知道做不到是所有人的功课。
孩子也在努力,只是可能成果比较不明显,或者成果不是我们认可的成果。
当我们盯着孩子的挫败与失败,就是认同孩子的不好的结果,当我们不断的刺激孩子的不好,让孩子相信自己就是那样的不好的人,慢慢的他就会成为那样的人。
其实,当我们孩子接纳孩子的挫败与失败的时候,就是给孩子带去坚持下去的希望。
相信孩子不是永久挫败与失败的人,给孩子支持与爱,让孩子走出挫败与失败的感觉,重新找到力量,孩子都会慢慢的成为那个好的自己。
在我们父母的念头里有一种想法,就是学习是一种很简单的事情,父母干的事前不简单,父母很辛苦的。
孩子不好好学习,就是辜负父母的付出。
我们常常是以一个评论者的眼光,以一个师者的傲慢,来判断我们的孩子对与错,是与非,关注的是孩子行为,忽略的是孩子的感受。
其实,孩子每考一分,也是孩子努力的结果。
不要把孩子逼出校门,还说孩子有毛病。
这段时间,我和孩子都是学生,都在经历学习的挫败与考试的压力。
我开始理解,曾经不能够理解的事情,我开始探索别人与我自己的情绪演变过程。
前段时间,我的一个朋友心里很难过,她的闺蜜家的孩子不上学了,爱人折腾的住院了。
还有一个朋友,她说很奇怪,自己的孩子钢琴考了十级以后,就再也不想摸钢琴了。
身边也有朋友,多少年前就拿到了驾驶证,自己家里也有车,但是她从拿到驾驶证的那一天,就在也没有开过车。
我的一个同学,她的孩子上高中,喜欢看小说书,经常偷偷的半夜起来偷偷的看。
以前,我们都会责怪他们有问题,但是当我自己在经历学习的过程的时候,我发现我们的责怪源于我们对他们行为背后的情绪不理解,把正在不好的他们推向一个不归路。
每一个现象背后都有一个真相,而我正在用我的经历演绎这个过程,去探索这些问题背后的情绪·······
爱人给我报了一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课程,刚开始是信誓旦旦的认为自己一定可以轻松学习,但是看见枯燥无味的专业术语,生物学内容,外国人的名字,我就晕了!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我被爱人坑了。
每天面对的新的知识点,背不下来,记不得,无法理解,感觉自己非常的挫败。
当我强行打开自己的大脑的时候,我的快乐的感觉没有了。
我压制了自己不舒服的感受,只是为了记住某一个专业的名词,专业名词没有记住,自己原来的优势也失去了。
我原来的优点、优势、感觉都关闭了,我只是活在自己的挫败感中。
朋友问我,最近简书分享的为什么少了,我回答是没有时间,但是更正确的是应该是我没有感觉了,我与生俱来的的灵感出不来,只是因为我的心挫败了。
无论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感觉不踏实,觉得自己还没有好好学习。
我的心被它干扰,我被学习的困惑套牢了。
静静的泡在这段经历中,感受着自己跌倒、爬起,爬起、跌倒,理性与感性交替,知道,做不到带来的纠结;
种种困惑,各种各样的感受跳出,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了,经常会有被各种各样的力量控制的情境。
我在想,为什么我要经历这样的过程与感受?
我经历这样的感受,它的价值是什么?
我真的需要通过一张纸来证明自己吗?好像并不需要。
忽然我明白了,经历自己的苦是为了让我能够理解别人苦,理解孩子苦,同理他人苦。
带着恐惧,带着抗拒,全然的去经历,观察。
我开始观察,当我被各种各样无形的力量控制的时候,我的行为会干什么。
首先是,爱人给我的定位就考一个证书,预设了一个假定的目标。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生活阿Q精神,个性是随遇而安,爱人说考一个证可以证明自己,让自己名正言顺。我觉得他是对的。
学着学着,我感觉自己有点挫败感,老师每一节课都会提到考试,我的心里对考试产生了抗拒,对自己面临的结果不在确定。
我开始纠结,自己的内心是渴望好的,希望自己通过努力,可以证明自己。
但是,当我的挫败感让我开始怀疑自己的时候,我产生了放弃念头;
但是我又自己觉得对不起爱人的付出,很难受。
当我的难受没有地方排遣的时候,我的第一行为是,朝着爱人抱怨,抱怨他乱花钱。
其实,我的潜意识里有一份惭愧,觉得自己没有学好,愧对这笔钱,而我又不愿意面对自己的愧疚感,所以我就抱怨爱人。
我的下意识里,希望他能够和我吵一架,让我能够平衡自己的愧疚感,这样我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学不好了,或者是放弃。
但是爱人一味的包容我,安慰我,让我无法自我放弃。
当在爱人那里无法放弃的时候,每天面对学不会的新知识点,我非常的沮丧,于是想逃离。
开始看电视,看小说,寻找一些可以让自己快乐的事情。
开始逃避学习,逃避线上课程。教务老师不停的给我发信息,我也不看。
就这样,一个星期,没有看书,没有听课。
不看书,不学习,其实心里并不好受,那只是我逃避痛苦的掩饰。
我想好,但是我又做不到的时候,我不断的否定我自己的能力,其实是自我在伤害。
所以,当我们在面对孩子沉迷某种行为的时候,不要轻易的下结论,说孩子不求上进,也许此时的孩子最脆弱时候。
我想要那个考试证书,来证明炫耀自己的身份,但是当我做不好的时候,我就自己的身份产生了怀疑,不相信自己。
当我不相信自己的时候,我又觉得辜负了爱人的几千块钱,自己放不过自己。
其实,别人没有把我们怎么样,真正伤害我们的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惩罚。
当我试着放下对结果的执着的时候,我看见自己的已经有成长,有收获了。
我经历的过程,就是收获了,我今天对孩子的情绪处理就是我的收获。
当我不在执着与结果的时候,我开始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见自己。
允许自己挫败与失败,允许自己不够优秀,允许、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的部分,是让自己坚持下去的,圆满自己,爱自己的最有效的方式。
不是世界让我怎么了,而是我自己不放不过自己。
游戏、小说、网络中的美好,都是痛苦的避阳伞,都是脆弱的掩饰。
危害我们的不是小说,网络、游戏,而是那个不允许,不接纳。
真正脆弱的,是那个真正玩游戏、网络、小说的人,因为他们迷失了自己。
他们通过虚幻的世界逃避自己的痛苦,父母我们不要用更大的痛苦,把他们真的逼成为永久的痛苦。
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聚集着三股能量:一个是想好,想成为优秀的自己;
一个是正在经历的感受带来的,正面能量或者负面能量
还有一个就是平衡自己能力。
当内心想好的能量,小于正在经历的负面能量的时候,形成的阻力孩子自己是无法平衡自己,此时就需要父母与别人的爱与相信,帮助。
而我们很多的父母恰恰帮里倒忙,落井下石!
给在负能量的孩子增加负能量,增加阻力,让孩子无法平衡自己。
每一次的挫败,与失败都是孩子整合自己人格的机会,可是我们很多的父母忽略孩子的人格自我整合,而执着与孩子没有考好的成绩。
和孩子同为学生这段时间,让我了解自己,也进行了自我的人格整合;
当我能够尊重孩子的人格整合时候,就是我看见自己的时候。
感谢,我和孩子共同经历学习的挫败,与考试的压力的带来的人生财富!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