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镇

2018-11-15  本文已影响0人  胡辛夷

大同场原名“大洞场”。青龙牛皮,白虎洞坝,朱雀古云,玄武福寿。环山傍水筑小楼,安然隐匿密林中。看惯了灯红绿盏和商业味,见这弄堂幽深里不卑不亢的大同古镇,如见在清水涟漪处褪去妆容的姑娘,纯粹到直击心灵。

烟雨会编织迷梦,被氤氲点染。

龙有九子,因其子敖曾游大洞河,故将此河取名鳌溪。

传说明代时鳌溪不通船舟。当地人以楠竹作为运输的载体。楠竹浮力比木材大,在扎排、抢险、追散竹时,逐渐练就了独竹飘的技艺。顾名思义,是利用单棵楠竹放置水面作为承载漂浮体,划竿的人赤足站立其上,利用手中的小竹竿当浆左右交替在水面上划行。

后因盐运兴起,大洞河商船千帆竞逐,山上岭的竹木柴炭、烧碱草纸、蓝靛棕片、药材皮张、土特产品、俚语山歌,故事传说在这里装上了船,散布到全国各地。物资在这里交流,经济双赢;文化在这里揉合,习俗互补。人搬车运,擦肩接踵;马驮车拉,车水马龙。大同河岸边的黄桷树可以见证,在这里曾经是商贾云集,千帆竞渡,《清明上河图》曾在这里演绎。

船工多了,为敬奉河神的镇江王爷庙成了船工们和盐商聚会的地方。此庙名曰坎离,“庙宇凌空,观殿内诸神威灵亘古;坎离合撰,看河西一带福寿堆山。”横额上的石雕人物栩栩如生,场面壮观,剧情演绎清楚,演绎出横批“天官赐福”。侧门对联为:“水绕山环千门瑞蔼;云蒸霞蔚一路福星。”

坎离宫现虽有损坏,但昔日的光景依然留在祖祖辈辈的大同人回忆里。当年,坎离宫雕梁画栋,支撑吊檐都有镂空雕或浮雕。每逢六月六,商人、船主、船工都入庙庆贺神寿,祈求风调雨顺,水稳浪平,蟒让礁避,生意兴隆。六月二十三致祭火德真君,祈求用火归府,勿焱成灾。庙会期间,会首请来戏班子唱戏,加之地方上的舞龙(水龙、火龙)、耍狮、耍把戏(杂技)内容丰富。附近乡民纷纷前来赶会,古镇热闹非凡,商贸也是空前繁荣。除坎离宫外,还有清封朝议大夫陈贡珊碑、天后宫、禹王宫、万寿宫等庙宇被列入省级重点保护文物的名胜古迹。

如今,廊上蛛丝,石上苔藓,墙瓦飞檐,灰墙古隅,每一处,皆是凝止的老时光。

往古巷里前行,弯处若蛇,直处如竹。街道的延伸被山形制约得起伏有序。古老的民居贴在山壁上,古树竹林为街道镶边。拾级而上的古巷以青石为基,石板上有序排列着“古老钱”或“太极图”水洞,连接着石板下的排水系统。

两侧木屋看似随性而起,实则构筑精巧。以木为材,筑上泥巴,木料古老不显陈旧,年久不露沧桑。屋檐门饰上依稀可见祥禽瑞兽、花开鸟鸣人物。木板不隔音,左邻右舍的笑声融一起,对门室户的饭菜共飘香。场头有喜,从木板缝传到场尾,有喜全场共享;中街某人有难处,木门打开,全场人来相帮。木板门墙功能多种多样,“寒场”天,木门关闭闹杂,古镇无比的宁静;场期到,下大门,取铺板,迎接热闹繁华。门板铺板,便作摆摊子的摊板,堆货的货架。货摊、商号、茶馆酒店、饭馆栈房处,人们忙忙碌碌,石板街拥挤不堪。

上码头边的吊脚楼更是翘首的是秀。其基石或是石板上凿的石眼,在柱子的一定高度出穿柱,加楼欠,钉楼板。悬在半空中。看似摇摇欲坠实则稳如磐石。

古镇乡民们在吊脚楼的檐头,檐撑,吊檐上,巧妙的采用镂空圆雕、浮雕等木雕工艺,镌刻南瓜、灯笼、鹿、鹤、狮、凤、麒麟等吉祥图案来丰富生活。撩开纱幔一角,沿巷的红色灯笼随风摇摆,风中送来苗家小调。

百年沧桑,静谧祥和,一路末世繁华,不倾城,不倾国,却倾尽所有伴人斜阳。凡端午中秋,传统佳节,近千名通过游客进入大同古镇,一扫往日宁静,举行一场蔚为壮观长桌宴。

一方方长桌沿天街延伸,彷如一条百米游龙,游客们齐聚天街,在室外品尝长街宴,特色的蒸笼炸搭配着凉拌小菜,

在欣赏着镇民们带来的街头表演,动人的民歌,优雅的旗袍秀、刺激的独竹漂、轻快的跳竹竿......

或许,她就像是一个平凡母亲。远山含黛的眉眼间透露出温情,以独立铿锵的姿态矗立千年,守护着你童年的时光。不论你走南闯北到过哪些古镇,这里,依然是你的熟稔。

巷口的老妪呼喊着河边玩耍的稚子,可谓水影花光,如诗如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