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学概论》自理笔记01
2016-04-09 本文已影响108人
猫如山
第〇章 绪论
(一)民间文学的定义
【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示的文学样式】
- 民间文学是一种文学作品,是一种有特色的文艺现象
- 是民众的创作
- 是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艺术形式
(二)民间文学的范围
- 民间散文作品
- 民间韵文作品
- 民间说唱作品
(三)民间文学的性质
双重属性:文艺属性+民俗文化属性
-
文艺属性
→→ 【文学性】
1) 具有文学的美学特点;
2) 具有表演性 -
民俗文化属性
→→ 【民间文学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
1) 从其实际产生和存活状态来看,与生活密不可分;
2) 从其学科归属来看,是民俗学的一部分
* 民俗
【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众集体创造、共同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大部分。】
* 语言民俗
- (广):指以语言为载体的民俗文化,包括民间语言与民间文学
- (狭):仅指民间语言,包括俗语、称谓语、流行语、吉祥语、暗语等短小、不成篇的语言成分
(四)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
- 是民众表达思想、感情和愿望的一种方式,满足民众的表达需要和创作欲望,也是民众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化的手段
- 可以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娱乐和放松
- 是民众传授知识、实施教育的一种有效工具
- 是了解民情民风的有效途径和进行相关研究的参考资料
(五)作为非物质文化异常的民间文学
- 全球化趋势 → 文化一体化、单一性的威胁
- 非物质文化遗产
"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只是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cultural place)”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 有自成一体的存在形态,且常贯穿在其他门类的非遗中
- 口传文学需要有意收集、保存
- 保护的基本原则
1)应于社会发展相协调:活态保护or存档式保护
2)整体保护
3)注重保护传承主体 → 人
4)强调表演性
(六)学习任务与要求
理论、作品、研究方法
(七)研究方法
- △田野调查法:
指民俗学工作者包括民间文学工作者深入民间,特别是深入到农村、山区、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参与式体验、观察、访谈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 -
历时追溯法:
就是在研究现代的民间文学现象时,通过文献资料的考证,追溯它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以获得对这种现象的更全面的认识 -
共时比较法
在研究某个地方的一种民间文学现象时,将它与别的地方的同类型作品进行比较,以更好地分析该作品的主要特征、传承规律、演变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