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请看淡这三件事
人生是一场艰难跋涉的修行。
世俗的牵绊,现实的磨砺,终于令人见识了人情冷暖,体验过世态炎凉,这才明白:
更多的时候,生活依仗的是柴米油盐,而非梦里的风花雪月。
一路修行的洗礼,有些人到了中年后开始变得通透豁达,已然达到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所云:“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境界。
但也有很多人,却依旧挣扎于眼前的苟且,再也没有了诗和远方。
人到中年,有些身外之物必须要看淡,因为唯有淡泊,才能致远。
从这个意义来说,你能有多看淡,人生就能有多长远。
01看淡饮食
“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这句话出自《菜根谭》,旨在向世人倡导清淡饮食。
但历经数百年,国人却在反其道而行之,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最新发表的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有2亿人超重,9000万人肥胖,总人数居世界第一。
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使得国人对饮食有着异乎寻常的痴迷。
尽管如今身处现代社会,但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依然会将饮食的丰富程度作为评判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
在这种意识的传播下,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场面:
一方面大家信奉“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小烧烤”的信条,钟情于于那些浓油赤酱中的推杯换盏;另一方面眼看着赘肉横生的身体,不得不在朋友圈里晒跑步健身的截图,以此证明自己对健康的重视。
于是,中年油腻男成了年度爆红的网络语。
其实人到中年,都已经或多或少的见识了天南海北的珍馐美味,到了这个年龄你会发现世间真正的美味,是那些能够令身体舒畅的寻常食物,因为唯有它们,才能给你带来最真实的快乐。
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一个人,若懂得克制好食欲,不图一时口舌之快,就会少生病;
一个人,若懂得克制住邪念,不图一时之利,则会少招致祸患。
人到中年,学会清淡饮食,内心会因此变得富足而充实。
02看淡衣着
随着时光的流逝,人到中年你会发现,在公众场合时最引人瞩目的,不是昂贵的衣着,而是是历经岁月沉淀后的气质。
提及《中国诗词大会》的主持人董卿,如今人们对她的印象不再是“央视一姐”,而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最佳代言人。
2014年董卿放弃了央视的事业前往国外深造,历经生活的洗礼,她终于如凤凰涅槃般获得了重生。
在《中国诗词大会》的主持过程中,她用引用各类诗句,来烘托点评众多嘉宾选手,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却显得那么浑然天成。
很少有人注意到,董卿真实的岁数,已经年近五旬。如论相貌,她无法和众多新生代的流量女星相提并论,若论衣着,世间再奢侈的品牌服装,也掩盖不了容颜老去的痕迹。
人到中年,与其在着装上互相攀比,倒不如在学习中提升自我,提升内在的气质。因为气质才是世间最昂贵的衣着,时光只能带走你青春的容颜,却带不走你历久弥香的优雅。
03看淡社交
君子之交淡如水。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对于奔波于红尘的众生而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的时候,其实是源于利益的交换。
人到中年,经历了风云跌宕物是人非,应当能体会到“交友贵在交心”的意义,远离身边那些灯红酒绿的社交,平生如能得两三知己,足矣。
“陈道明是一位清高到只在戏里低头的人”,这是文坛宗师钱钟书对演员陈道明的评价。
实际上陈道明的清高,并非孤傲不逊,而是从骨子里就养成的精神洁癖:远离那些世俗的社交。
成名后的陈道明,没有像那些影视明星逛夜店、泡吧、出席各类发布会,包养情妇之类;也没有加入各种文化组织,出书演讲,总之除了演戏,娱乐圈里的一切社交,都与他绝缘。
此时的陈道明在干什么?
在读书练字。他的字飘逸灵动,他的学识,连季羡林在世时都不住的赞叹:“陈道明的学问可以做大学教授。”
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甚至还学会了裁缝,连妻子的皮包,女儿的衣服,也常常出自于他的手工。
对于生活,陈道明曾经这样感叹:
“有时我们夫妻俩同坐窗下,她绣她的花草,我裁我的皮包,窗外落叶无声,屋内时光静好,很有一种让人心动的美感。”
远离红尘喧嚣,安享岁月静好,而这不正是生活最美的样子吗?
红尘漫漫,我们每个人都是生命的过客,对于时光而言,那些苦心追求的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
人到中年,就应该给家人多些陪伴,少些尔虞我诈,用淡泊从容的心境,走过这山重水复的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