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呼兰河传》有感

2021-12-22  本文已影响0人  山有薇蕨

九月里开始看萧红的《呼兰河传》,今天才看完。前三分之一讲的是呼兰河这座东北小城的概况,中间部分讲的是作者和祖父相互陪伴的时光,后一部分讲的是几个典型人物:团圆媳妇、有二伯和王姑娘,我觉得后一部分能够看到鲁迅先生笔下中国人愚昧的影子,这或许是萧红后来与鲁迅接触颇多,受了影响。

萧红观察的细致入微,比如说马路上那个大坑引发的故事,祖父家里后园黄瓜倭瓜的生长态势和到了冬天衰草的荒凉变化,比如说人们在河滩上看戏的场景,王姑娘死的时候乌鸦飞过七八月的天空……这些也都是我所熟悉的景象,相比书里的人们,过了快一百年的现在,人们的思想只发生了微小的开化,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没有摒弃中国近百年来的恶习,比如三人成虎人云亦云爱看热闹,比如迷信鬼神风水,在红白喜事当中经常能看到,比如对弱小者的鲜少同情和舆论杀人…中华民族精神里有好的品质,但以上的几点严重影响了我们迈向文明科学的步伐。

萧红的文风自然诙谐,有地方特色。除过描写的内容是作者从小长大的呼兰河,萧红的语言也值得借鉴。当我在写一个故事时,总是脑袋里天马行空异想天开,一不小心就脱离了本土特色,必须要站在足够客观理性的角度写发生过的事,是怎样就是怎样,太主观的东西不足以打动读者。作者多多少少用了接地气的语言来写,使人易懂易被带入而产生共情。

萧红的积累够多和记性够好。这是一本回忆性自传小说,萧红从小就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无论大小,在过了很多年后依然清晰地记得。平常人长大了也就大了,把那些发生过的有趣的事全抛了,殊不知正是一件一件的故事  一遍一遍的季节更迭才累塑出现在的你。发生在生命里的事不应该被随手抛弃,不管是好事坏事,总是经历经验,更是成就一部小说的素材。

这部小说篇幅不长,为我们呈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呼兰河县的生活风俗与现状,是不一样的世界,又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小县城的浓缩,我相信会引发你我的思考,也正是这部小说的价值所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