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的背后(原创)
文~周艳玲
孩子喜欢玩游戏,特别是女孩子最喜欢模仿老师讲课的风格、动作及方式,大一点的孩子给稍微小一点的孩子“上课”。
有一次,十三岁的涓涓在给比她小的琳琳和乐乐“上课”,涓涓在前面讲的有声有色,熟门熟路的,俨然就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接着还给“学生”发卷,一边发卷一边还说着,“这堂课我们要考试,大家做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过一会儿,她便开始收卷,然后判卷,发卷。哪一条都做得井井有条,向模像样的,瞧!这是发回卷子时说的话,“同学们!这次考试让我非常满意,琳琳1090+10、乐乐100+10 。好了,这节课由我来讲分解式”。涓涓讲的很认真,好像真正站在讲台上。一回头看见乐乐正在摆弄东西,没注意听讲,涓涓拿起手中的用来当讲棍的格尺就朝乐乐走去。拽过乐乐的手就打了两下。乐乐怔住了,接着就哭了起来。乐乐以为这是在做游戏,不能真打,没想到涓涓会来真的,觉得很委屈就哭了。
听到哭声,我走了过去,问涓涓为什么要打手板,跟谁学的呀!涓涓理直气壮的说:“跟我们班老师学的呀!不遵守纪律就要打手板的。”
我愕然,张开的嘴半天没有闭上。接着在一旁看书的岩岩和晓华也来帮着娟娟说。她们说:“是呀!我们班老师也打手板的,是老师太生气了,主要是我们班的学生实在是太气人了。”
她们讲的非常轻松平常,似乎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我没有怪涓涓,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话去责怪她,我觉得这不是她的错。错在什么地方呢?我不知道。只是把哭得很委屈的乐乐哄好了。接着涓涓她们又开始玩她们的游戏了。乐乐又开始津津有味地读起了课文。
“天,蓝蓝的;云,白白的。白白的云把蓝蓝的天擦得干干净净。
晚上,天黑的时候,星星点亮了所有的灯。
我真想爬上大树,伸手摸摸天空,看它是软的,还是硬的?是冷的还是热的?也想摸摸星星,看看它是方的的还是圆的还是长着角的。
大人总说:“天冷了,天热了,天亮了,天黑了……”。
乐乐的声音特别好听,清清亮亮的,圆圆润润的,仿佛是从山间流淌山泉,让人从心底铺陈出一缕缕醉人的温柔。
“天,蓝蓝的,云,白白的,白云把蓝蓝的天擦得干干净净”
是呀!只有云是白白的,才能把天擦得干干净净。孩子最初的心灵纯洁的,就像蓝蓝的天那样纯净。面对那片纯净的天空,我们该用什么样的云去擦拭呢?
“大人说,天冷了,天黑了,天亮了……”
大人说什么,孩子做什么。这是听话的孩子。
老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这是听话的学生。
记得是哪位诗人写的诗来着?“一个孩子不断的向前走着/他看到什么东西/他就变成什么东西/那东西就成了他的一部分。”老师的一言一行更是影响着孩子的一生,甚至影响这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一个孩子的思想。这就好像一个无法改正的方程式,知道答案是错的,可在孩子有限的思维范围,却无法纠正。那最初有误的答案已无法从他们的大脑中抹去。就像我刚刚从树上摘下一片树叶,却在也无法重新按到原来的树上了。
有时几位家长凑在一起聊天时,常常会说出这样一句话。现在的孩子,老师的话就是圣旨。
圣旨是什么?圣旨是一呼百应呀!在不谙世事的孩子眼里。老师发出什么样的“圣旨”都是正确的。看来老师应该发出什么样的‘’圣旨‘’,这个很重要。
小饭桌系列(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