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没有谁离了谁就活不了的道理
这世上,没有谁离了谁就活不了的道理。
《鹤唳华亭》里有一段是皇帝想设计夺回大将军顾思林手中的兵权。由此引发了齐王萧定棠和太子萧定权的争斗。太子为保全顾思林揽下罪责被关进宗正寺反省。
顾思林是男主角萧定权的舅舅。萧定权很小时便身居太子之位,在权力旋涡之中摸爬滚将近打了二十几年。回头顾盼,才发现,他已经失去了太多在意的人。这些人中包括他的母后和妹妹,恩师、法哥哥,儒哥哥、太子元妃,以及他心中所一直欢喜的那片山水。
还有他的恩师卢先生,是翁翁在世时为他钦点的师父。可是他也走了。
当初逐马南山的之时,他执着的问着儒哥哥顾逢恩,他说法哥哥随着舅舅去了长州,便问起顾逢恩,问他会不会也要走。
那个比他大七岁的表哥顾逢恩,说,他最不喜欢看别人喊打喊杀的,日后待他读书有成,中了进士,便有了官爵在身,到时如果政绩清明,便可一步步升迁,然后就可以在京城任职了。儒哥哥满脸的憧憬,之后又补充道,到时“有忠志之士忘身于外,又有侍卫之臣不懈于内,便可辅佐殿下成为万世明君”。最后以一个十分肯定的回答告诉萧定权,他不会走。可到底是时过境迁,后来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儒哥哥还是去往了长州,去往了他不喜欢的打打杀杀中去。
还有他的元妃,他曾一度相信,她是这幽冷残酷的贡院之中唯一懂自己的人,可是她也走了。带着他们的孩子,一尸两命。
还有,还有他心心念念的那道山水,该是永远也不会再遇到了......
他们的出现就像烟火一般璀璨,又像烟火一般迅速燃烧然后迅速消失。但是他们是真真切切的存在过的,温暖过他的。
所以,如今,他想,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舅舅有事。在被君父无视的日子里,舅舅给了他莫大的关爱与鼓励。他总要保护他的吧。
于是他揽下了那个谣言的罪责,毫无悬念的,他被气急败坏的君父下旨关进了宗正寺里面反省。这一次的反省,关乎着舅舅手中的兵权,关乎着他的太子之位。
从西府被抓走之际,在西府一直伺候他的内侍周循跪在他面前哭泣,说要是没有殿下他该怎么活下去。他心理五味杂陈,对周循说:“这世上,没有谁离了谁就活不了的道理”。这句话,想必不只是对周循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
是啊,这一路上那么多他在乎的人和事都一一离他而去,他不也一样好好的活着吗?
初看到萧定权讲出这句话的时候,觉得好心疼,这个人真的失去了太多东西。
可是又转念一想,其实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失去了不少东西的吧。就像之前看《人世间》的时候,周家三兄妹在成长的过程也失去了好多东西,譬如爱情、友情、亲情、事业等等。有时候觉得成长真的是一件残酷的事情,什么东西都是明码标价的,就连你想要获得一个什么道理也是要拿失去一个很好的朋友这样的事情去换。
我曾经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同一个班,我们无话不谈,和她相处久了我就学会了安慰和倾听别人,我伤心难过了她也会有一搭没一搭的安慰我,她难过的时候我会阻止别的同学去惹她。
可是啊,由于家庭的原因,她早早的出去打工了,我后来与她的联系越来越少,然后逐渐的没有了往来。
我依然清楚的记得,在那些被同学欺负过的日子里,我总是小心翼翼的和同学交往。是她不计较我的缺点,慢慢带我走出困境,我们曾经那么好,好到我以为我们会成为一辈子的好朋友。
现在想来这只是孩子气的约定而已,哪里会有那么便宜的事情就给我遇到了呢?
后来在没有她的日子里,我会非常的想念她。特别是在被不友好的同学再说三道四的时候,我就会格外想念她,想起要是这个场景之下她也许会带着我没心没肺的玩闹,让我不知不觉中忘掉那些不友好的话语。
可是时间久了,我逐渐忘记了她的音容笑貌,逐渐忘记了我们之间的回忆,然后那些伤疤也会慢慢的自己愈合,于是日子又复如常。时间难道才是治愈一切的良药吗?也许吧。
或许也是应了那句:“这世上,没有谁离了谁就活不了的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