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逝世后,昔日情敌上门看望,杨绛一句话劝退:不要迎难而上

2022-04-11  本文已影响0人  鸿鹄迎罡

文·段宏刚

1998年12月19日早上7点多,88岁高龄的文学大家钱钟书(1910年——1998年)先生,没能赶走自己身体里的病魔,只好告别妻子杨绛(1911年——2016年),离去自己挚爱一生的文学事业,永远地长眠了。

11月21日是钱钟书的生日,亲朋好友为他庆祝完88岁生日之后,他就感到自己身体不妙、大限将至。此时此刻,他已经活得非常通透,别无他求,只希望老伴能陪在自己身边,哪怕彼此不说话,只是看着对方,听着对方的呼吸,就足矣。

毫无疑问,钱钟书和杨绛的婚姻近乎完美,两人相敬如宾,在一起走过了63个春秋,堪称文坛“钻石婚”的典范。

在钱钟书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杨绛每时每刻都陪伴在丈夫左右,寸步不离。也许是相守60多年,两人已经产生了心灵感应,非常珍惜那段时光。杨绛也不再执着于治疗结果,从丈夫的眼神里读懂了他最后的愿望,只是静静地守在他的身边,偶尔会用无锡话对他说些什么。

当医生再一次检查完钱钟书的身体,发现高热持续不退,即刻明白钱钟书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然后对守在旁边的杨绛说:可以准备后事了。

听到这句话,杨绛反而很平静。

关于生死,他们早已释然。他们之间还有一个特殊的约定:两人不论谁先走,另一人都不可以痛哭和悲怆。

钱钟书在生前,甚至给杨绛留下这样一句遗嘱:遗体只要两三个亲友送送就可以了不举行任何悼念仪式恳辞花篮花圈不保留骨灰。

看到丈夫即将先走一步,杨绛低头在丈夫额头亲吻了一下。

虚弱的钱钟书几乎是用尽全身力气,才从牙缝挤出几个字说给妻子:好好活

杨绛紧紧握住丈夫的手,钱钟书看完妻子最后一眼,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人世。

杨绛尊重了钱钟书的遗愿,办了一场十分简单的葬礼,只邀请了钱钟书生前的几位挚友给他送别。大家没有歇斯底里地痛哭,也没有撕心裂肺地哀嚎,只是安安静静地送别了先生。

从此以后,杨绛对外宣称:钱钟书先生正在专心创作,没有时间会客。

然而,这句推辞话没有瞒过一位朋友,他仍然会像从前一样,经常敲响杨绛的家门。他和他们,是非常熟悉的朋友。

这位朋友就是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1910年——2005年)先生,也是著名社会学家吴文藻先生的学生。

钱钟书去世后不久,费孝通像往常一样,敲开了老朋友的家门。

看到朋友来访,杨绛强忍住心里的悲戚,大大方方地邀请他进门做客。

费孝通对丧偶之痛深有体会,他很早之前就经历过,对其有刻骨铭心的记忆。当他明白杨绛正在经历丧偶之痛时,心里不由得同情起来。因此,他在那段时间经常来看望杨绛,一是安慰吊唁,二是跟杨绛叙叙旧。

某次,费孝通看望完杨绛,杨绛送他下楼梯时,没有像往常那样说再见,只是面带微笑,轻描淡写地说:楼梯不好走你以后也不要再知难而上了。

费孝通一下子愣住,他听出了杨绛的弦外之音,瞬间被杨绛的聪慧所折服,心里不免五味杂陈,往事如同回放电影一样,触动了他的敏感的神经。

说起来,两人在情窦初开时是同学,有过一场懵懂的初恋。

费孝通和杨绛同龄,都是1910年出生,不过,费孝通生于苏州,杨绛生于无锡。

按理说,两人的生活基本上没有什么交集。

1923年9月,杨绛读初中时选择在苏州振华女中就读。同龄的费孝通则在苏州吴江县一所初中就读。

然而,费孝通自小性格绵软,胆小内敛,有点像女孩子,上小学时经常被其他同学嘲弄和欺负。他母亲担心他读初中时再次被欺负,就托朋友把他转入了苏州振华女中。

进入振华女中后,费孝通成为全校唯一的男生,这下可好,女生们做什么事,都把他排斥在外,让他逐渐成为不合群的人,变得更加沉默寡言。

杨绛因为看不惯女生们扎堆玩游戏、聊八卦,此时也经常被其他同学排挤,渐渐地,一个人经常躲在角落的费孝通成为她关注的对象。

也许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缘故,两人逐渐靠近对方,成为一对知心玩伴。

杨绛的语文课学得好,费孝通的数学课成绩一直不错,两人正好可以互补起来,经常在一起帮扶。在多次帮扶中,两人建立起相当亲密的关系。

杨绛性格活泼好动,笑起来如同一串摇起来的银玲一样爽朗。性格内敛沉静的费孝通看在眼里,喜欢在心里,不知不觉对她产生了懵懂的感觉。如果有一天见不到她,甚至会茶不思饭不想。

这是不是初恋?

费孝通不知道,他只知道他很喜欢她。她如果被老师表扬,他心里也很高兴,甚至比自己受表扬还高兴。

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跳舞,杨绛因为身材娇小,被安排站在最后一排,费孝通因为害羞,也躲在后面。这个天赐良缘让两人组成了一队。

看到跟喜欢的人组成一队,费孝通本该心花怒放才是,然而,他由于性格使然,不好意思跟杨绛挽着胳膊跳舞,只能扭扭捏捏地拖延时间。

杨绛不解,问他为何不跟自己跳舞。

费孝通嗫嚅着说:女生。

杨绛性子急,看到费孝通如此磨蹭,就大声说:我们全都是女生,你来这里干什么?

费孝通的脸涨得通红,想说什么,在嘴里憋了半天还是没能说出口。

自此以后,杨绛对费孝通非常失望。她失望的不是费孝通这个人,而是他的磨磨唧唧的性子,也就没有把费孝通往男女朋友那方面去想。她觉得,他不是自己想要的意中人,做一个儿时的玩伴更合适。

对费孝通来说,杨绛开朗果敢的性格,对他有强大的吸引力,跟她在一起,他觉得自己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因此,他在心里并不把她当作知心朋友,而是暗恋对象。

两人在苏州振华女中毕业后,选择了不同的高中,由此分别了4年。

这4年里,杨绛似乎已经忘记了费孝通的存在,但费孝通依然对她痴心不改。

后来,在1928年,两人又鬼使神差地考入东吴大学,费孝通再一次燃起激情,当起了杨绛隐形的“护花使者”。

此时的杨绛,已经发表了不少文章,才情被不少青年所知,在学校里非常风光。费孝通压根不敢追求杨绛,但又不死心,就对外宣告:我跟杨绛是老同学了早就跟她认识你们追她得走我的门路。

还是因为性格的原因,费孝通一边逃避杨绛,一边又偷偷靠近杨绛,似乎永远也征服不了杨绛的芳心。但他已经陷入了情网,越是得不到她,就越渴望得到她。在东吴大学那几年,他的心情一直处在“冰火两重天”的境地里。

1932年,杨绛考入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研究系。一年后,费孝通也考入清华大学,进入社会学及人类学系。

很快,杨绛在清华大学认识了师哥、大才子钱钟书。杨绛虽然不够漂亮,但颇有才气,一下子吸引了钱钟书的关注。何况,两人都爱好文学,相处起来似乎有一种天然的便利。

没过多久,钱钟书就把杨绛追到手。

1935年春,钱钟书和杨绛在苏州举办了婚礼。

看到自己朝思暮想的暗恋对象即刻成为别人的新娘,费孝通心灰意冷,在1935年夏跟一个名叫王同惠的女子结了婚。

实际上,在杨绛嫁给钱钟书之前,费孝通曾经借着酒胆“追求”过杨绛几次。

费孝通之前给杨绛写过很多份情书,但没有胆量送到杨绛手里。有几次,他喝过酒,酒似乎助长了他的胆量,在半醉半醒之际,他鼓起勇气把情书塞进了杨绛的手中。

杨绛当然明白费孝通的用意,当场质问费孝通:你喝醉了?信还给你,省得你明天后悔。

在杨绛的多次打击下,费孝通在后来再也没有向杨绛表白过。其他男生看到杨绛盛气凌人的样子,也不敢追求杨绛,直到她后来被钱钟书追到手。

后来的日子,费孝通依然放不下这段感情。在钱钟书去世后他多次拜访杨绛,甚至有一丝“再续前缘”的想法。

但杨绛很坚定,她的心和生命都属于钱钟书,其他人不可能带走。即使钱钟书去世了,这些仍然属于他。

当杨绛对费孝通说完“不要迎难而上”后,费孝通似乎明白了人世间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爱情,不会因为另一个人的去世而消亡,反而还会因为去世而变得更加真挚和永恒。

从此,他再也没有来看望过杨绛,直到他去世。

费孝通在一篇文章里写道:这一生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很多过去的没有走现在的又来了。这件事没有如我所愿想想为什么也很有意思。

他也许真的释然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