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菜: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小荻老师《沟通训练营》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1394/90ef97f055b4ddf8.jpg)
大体上,西餐上菜次序是头盘、汤、副菜、主菜、蔬菜、点心和咖啡,共7道上菜顺序。小荻老师的《沟通训练营》亦是7道菜:
9月6日:如何掌握逻辑思考,提升沟通能力(头盘)
11月17号: 开营仪式(汤)
11月18号:《有效沟通三要素 》(副菜)
11月21号:《行为模式四解析》(主菜)
11月24号:《沟通七大潜规则》(蔬菜)
11月27号:《构建逻辑基本步》(点心)
11月29号:结营仪式(咖啡)
副菜
鱼类菜肴一般作为西餐的第三道菜,也称为副菜。品种包括各种淡、海水鱼类、贝类及软体动物类。通常水产类菜肴与蛋类、面包类、酥盒菜肴品均称为副菜。因为鱼类等菜肴的肉质鲜嫩,比较容易消化,所以放在肉类菜肴的前面,叫法上也和肉类菜肴主菜有区别。西餐吃鱼菜肴讲究使用专用的调味汁,品种有鞑靼汁、荷兰汁、酒店汁、白奶油汁、大主教汁、美国汁和水手鱼汁等。
今天来聊一聊这道副菜的口感~
在头盘:如何掌握逻辑思考,提升沟通能力,有提到沟通中的三个要素分别是 :【对象】、【目标】和【观点】,展开这3个要素来看,乖乖哩个洞,道道可多着哩(⊙o⊙)…
【对象】
通常情况下,很多的沟通课程,都会倡导我们去观察对象,去看细节。 可是从哪里入手呢?小荻老师将一个人的特征分成了三类,分别是通用特征、个性特征以及事件特征。
【通用特征】
通用特征是指,类似的人群,可能都有的特征,比如男生女生特征、年龄段、职业病、子女、工作。 这些信息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共同的经历,更容易产生共鸣,比如男生更具有理性思维,女生更偏向感性思维;70后沉稳,80后奋斗,90后更个性化等等。
关于职业病嘛~~~小荻老师送上了个小秘籍:培训聊嗓子,程序员聊脖子,坐着的聊腰,看不出来职业的聊颈椎,年纪大的聊腿,基本上都能聊的下去,不冷场。
【FEEL】这样一分类,真的有很多话题可以聊哎~~
【个性特征】
是指某一个人具体的、独特的特征。 这是我们跟他人沟通的时候,很难获知的信息。 属于比较宝贵和隐私的信息。所谓细节,很多时候都是个性特征的一部分。如果你的对象是对你很重要的人的话,个性特征多记住点总没错。
像籍贯、学历、经历、爱好、口味、职业、职位…… 这部分的信息事实上相当丰富,别的不说,就【爱好】这一项,就够你探寻几个世纪的。
【FEEL】
可是可是,对于特别注意自己隐私的人,我也会担心,如果我的问题涉及到了对方的隐私,对方一怒之下掀台子了怎么办?俗话说的,聊天聊错了怎么办呀?
“错是没关系的……甚至有时候错是故意的。我原来问一个男生鞋号的时候,就跟他说,‘你这脚看上去是43码的吧。他说没有啊,42的……’‘我哪会看男生的鞋号啊,我就是随口说的……’”
我懂了,聊错天不可怕,怕的是圆不回来。。。这个能力是接话的反应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能力。
【事件特征】
是指外部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造成了TA可能拥有的特征。事件特征又分为公用事件、发生事件、特定事件三类。
>公用事件 指的是一定会有的,比如季节、天气、星座
>发生事件 指的是最近发生的事件,比如特朗普当选、超级丹。
>特定事件 指的是我们在沟通的时候发生的事件,比如你跟一个客户谈生意,谈了三次,那基于他的生意,会有一些他的特征。 比如,他特别关注价格,特别care服务。
公用事件,可以随便聊,配合通用特征聊,特别管用。发生事件也可以聊,特定事件嘛,必要时候拿出来聊。
小荻老师小秘籍:沟通相处很好用的一个做法是……【跟工作对象】聊一点点私事,【跟私人朋友】聊一点点公事。通用特征,直接用;个性特征,慢慢聊,事件特征,碰上了收集一下,聊效特别好。
【感受】
有木有发现,其实各种事情都可以聊哎~~公用事件和发生事件都是安全的,特定事件看人来聊,这些事件都是聊天的资源,都是“聊天素材”。原来会觉得跟别人聊天都不知道聊什么,其实根源是没“货”可聊,原来原来,这些信息都是“货”O(∩_∩)O~~
【目标】
在预习课上提到,目的分为影响思维和影响行为。而现实生活中,单纯影响思维的特别少。
聊天的目的是什么?“我没什么目的啊,就是想聊个天而已啊!” 真的是这样吗?
Q:请问老师,没有目标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就不能说话了。只能沉默了。还是必须想出个目标,然后与人交流。比如,在新办公室里。
A:在新办公室里你为什么想要交流? 基本上是:跟新同事认识一下;跟大家了解情况;了解一下公司情况;跟大家混得熟一点起码中午有人一起吃饭…… 类似这样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1394/e5b8de699fc92b1c.jpg)
哎呀呀,有这个图,这个部分其实就很明确了。
【观点】
预习课中提到,观点是你想告诉TA的点。再细分,其实有两个步骤。
步骤1. 选择观点。----->【目标】
这个步骤和自己,和目标有关。
步骤2. 表达观点。----->【对象】
这个步骤和TA有关。我们需要基于【对象】的特征,考虑TA能不能听懂,爱不爱听,听不听的进去,听完了有没有效果。
Q:考虑对象来表达观点的时候容易考虑过多,模糊了原来的目标或者表达不清晰。
A:很多时候,我们沟通不良,也跟【目标】不坚定有关。
【FEEL】
观点里的两个步骤如果颠倒了,第一步选择观点(和TA有关),第二步表达观点(和自己,和目标有关),那是一场灾难啊!比如“我要你还我钱”“你得还我钱”...(我的内心戏:滚蛋,哪凉快哪呆着去)
课程主体内容讲完,来个超级无敌棒的课程导图,导图编者Lyan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1394/41b95f1e88bda2c6.jpg)
【课堂Q&A】
Q:很多时候,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很想表达我的观点,我很想说,但我不知道目的是什么?就是跟他较真?算了,不想说了。
A:不说……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 这个后果是不是你想要承担的呢,如果不是,那你希望的后果是什么样子呢。 ——这样其实你就会找到你的目的了。
Q:不知道怎么以对方想听的话来表达观点,感觉没有头绪
A:比如你是一个女生对方是一个男生,你直接说的话,可能会说,你来帮我搬一下这箱子东西。(重点词在帮我) 但从对方的角度,你可以说,能不能请你帮个忙呢?(重点词在请你)
呼呼,你以为课程结束了吗?课后练习才是最最费脑的呢!
不信?敢不敢自己试一试!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1394/17c0220d761b3718.jpg)
【做题感受】
碰到问题先写下来,分别分析对象、目标、观点,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自问:
对象的喜好和特征是不是清楚(即,对象到底喜欢听什么,以及能听懂什么);
目标是不是明确;
观点是指主要想表达的内容是否有效地、准确地传达到了对方那里,从而判断目标是否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