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札记(二)

2019-01-12  本文已影响0人  内阁小学士

刘邦的公关,汉朝基业之勃兴

陈涉、吴广举起抗秦义旗后不久,刘邦在家乡斩沛令予以响应,算是刘邦起事的标志。高祖起义前一段小史,虽称不上繁杂,但其中曲折,仍值得作为典型的公关案例分析。

举兵反秦的诸势力中,首举义旗的陈涉、吴广,以“大楚兴,陈胜王”为口号,戳的乃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楚人痛点,同时回应了“天下苦秦久矣”的社会怨念。可见,东方六国的社会结构,尚未能容纳峻急的秦法。

刘邦亦是楚人,其功成天子,斩落英布后,在家乡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唱的正是楚调。楚人反秦,天然的政治正确,西楚霸王项羽的威风,可是当时人人皆知的。刘邦应时势起义,欠缺的东风,乃是公关形象的包装,用时下的热词,则须立人设,引流量。

刘邦的容貌,《汉书》写道:“隆凖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大腿上的痣是否足数,自然无从考证,但隆凖、龙颜、美髯六字,也算得上英气逼人。但出身的卑微,仍使刘邦在地方,仅仅是一个小亭长的存在,加上桀骜不驯的脾性,官途想必不顺。公权上资源不足,只好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高祖好饮酒,常在王妪、武负两位街里老太处买醉,醉后身后显龙,这可不得了。(云龙案:此处描写,史记说有龙,汉书则写有怪)显然,给这两位老太一传,刘邦神秘的形象,必然在小小的沛县,得以初步的奠基。读史须同情之理解,现代人读汉书里那些无稽的记载,一笑而过,可神秘的现象,却是古人知识体系里,重要的一环。自此,《汉书》对刘邦形象塑造的一唱三叹,算是和出了中音。

天时地利业已具备,唯欠人和一道,刘邦还需时机。凑巧,单父名人吕公(即吕后的父亲)避仇逃难于沛,豪杰奉贽礼相贺,其间就混着刘邦。“贺钱万”,刘邦这笔送给未来丈人的空头大礼,着实惊动了吕公,萧何在一旁提醒:“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一句即可知,沛县能人压根没把刘邦放在眼里,这就是刘邦缺少的人和。可要攀上吕公这条大腿,萧何一流自然收归麾下。好相人的吕公,看上了刘邦的龙颜,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吕公不仅识才,更将女儿下嫁刘邦,刘氏与吕氏的恩怨情仇,在此写下了开篇。而刘邦的公关形象,也初步完成了。

最后,刘邦准天子人设的最终确立,还数骊山斩白蛇——以神秘化的形象对抗神秘化的秦朝权力图腾。据《史记·封禅书》所载,迟至秦文公时期,白蛇图腾崇拜已扎根秦国“意识形态”里,此传说应在秦的称霸中,广传于东方六国,刘邦这一斩,可谓历史的合法性起源了。最后强调一次,古人的组织架构里,多点宗教性的感召,不失为一件坏事。毕竟,高祖斩白蛇后,“诸从者日益畏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