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分享

2020-09-17  本文已影响0人  要做一棵精致tree

最近一直在看小说,这种故事性的书籍太容易入戏,不太容易摘抄句子做读书笔记。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完成了第一个2020年的小目标:看20本书。

下面说说最近看的几本书的心路历程吧

《三体①》

网上爆出奈飞要拍三体的时候我已经看到第三部了。

其实看三体的起因我有点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是妹妹还在我这里过暑假时,我们晚上运动完在B站听三体剧情解说,一个将近90分钟的视频我们听了最少3遍后,我对《三体》原著产生了些许兴趣。然后在某个午后,我带上耳机,打开读书app,开始听三体第一部。

其实在看原著之前我对三体三部曲的剧情走向很清楚。所以第一部停下来没有让我觉得特别惊叹的地方。毕竟震撼读者的剧情走向我在看剧情解说中已经提前知道了。(嗯,我其实是一个喜欢被剧透的人。)

《三体②》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主人公罗辑也是整个三体故事里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

确切来说,是因为我在看三体解说听到关于“黑暗森林”的这一部分,被深深震撼到了才鼓起勇气看《三体》。

因为震撼,所以第二部看得最快,周末在家两天什么都没做只看完了本书。整部书的剧情推进其实在看书的时候也被剧情解说视频剧透了,但书看到最后依旧感动。我当时写过书评说:“像已经打开了糖果盒子,知道了里面有几颗糖,却还不清楚都是什么味道。惊叹于刘慈欣老师对三体构建的整体把控。最近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沉浸在三体构建的宇宙里,有的时候会特别恍惚,觉得自己渺小。”

《三体③》

看这部书的时候,我中间有将近两个星期弃了书,大概是看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因为看到第三部分时候就真情实感了,被主角气到睡不着。

这一部书也是我和朋友们讨论最多的一部书。从剧情为何如此发展,到主人公的选择,再到作者写这样一个主人公的一些猜测,以及书中所描写的极尽想象都想象不到的科幻场景。

弃了有10天,终于还是在某个周末涂数字油画的时候听了三体的解析,觉得终究是书籍,可以带个人情绪,但不可放弃。然后我捡起来,一边涂数字油画,一边听书。个人情绪跟着书中的剧情发展跌宕起伏会不客观,所以果断又重新拾起来读(实际上我是听书听完的)。

总的来说,《三体》三部曲读完,有深深的震撼和无尽的唏嘘,徜徉在浩瀚的宇宙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瞬间感觉渺小了起来。另外刘慈欣老师讲述的这三个故事是不同主人公的剧情脉络,但能在几位主人公的生活中穿插别的主人公的一瞬故事,我真的很喜欢。


《1984》

这是一本反乌托邦的书,主人公活在那样一个社会,连说2+2等于4的权利都没有,跟着他过完压抑的一生,最痛心的是主人公死前终于被改造成了一个打心底里热爱老大哥没有独立思想的人。

看本书的契机同样和三体有关,我看到的三体解说视频里有将《1984》和《三体》捆绑对比的解说部分。

那段时间听书也好,看书也好,整个人都很压抑,也在这个过程中思考到了一些以前从未思考过的东西。算是有收获。

《三十而立》——王小波

在看《三十而立》的前后,我还看了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和《似水流年》,我个人感觉《三十而立》更有趣一些。

以前对王小波的了解不多,知道他是个文学作家,看完这三本书后,对王小波的了解也没有很多,但,比读书前了解的多了些。

书里描写的一些东西,很有意思。我本身是一个怕麻烦且有些无趣的人,所以羡慕主人公那种认真而又有趣的生活,还记下了主人公“王二”母亲的一句话——“人生是一条寂寞的路,要有一本有趣的书来消磨旅途。”

以上就是最近读书的一些情况。

《三体  黑暗森林》读完时,我去豆瓣标记“读完”时写了短短的书评,被朋友看到说我的书评成功吸引了她想去读《三体》,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收获吧!

我读书其实有些急功近利和囫囵吞枣,但我觉得,如果一本书读完,你总能在里面找到一点点的收获,那这本书就是有价值的书,不管这个收获有多小,角度有多奇奇怪怪。

读书使人明理

虽然已经完成了今年的读书目标,但我依旧在读书的路上。

希望大家都能热爱读书,能在读书过程里收获不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