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故事哲思想法

活成自己的模样是个虚假命题?

2019-11-21  本文已影响0人  目空半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评价标准,好恶是非价值观,黑白美丑世界观,我们从自己的经验和道听途说中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看世界的方式,于是就形成了个性化的人的存在,然后我们就成了社会这张网的各个网点,心怀各种标准与其他网点发生着生存效应。

鹤无法立鸡群,没有朋友的鹤终究要变成鸡,或者成为猎人的目标,权衡之下鹤必须学着鸡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鹤活着但已经不是鹤!

生存模式像极了秀才遇见兵,文绉绉的道理遇见了爽朗的粗暴,结果秀才倒在拳头之下,秀才的老父倒是明白人:人家是吃官粮的,咱惹不起。第二次再遇见兵,秀才是被打呢还是绕道躲?当然倒不一定是兵家粗暴,只是思维方式不同,这已经定势成行为准则无法改变,我们必须接受这个世界里的每个独特思维的人,有时候你和我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模样。

这就是从众心理和映像传递,一个人的大笑可能带动所有人大笑,至于笑什么只有第一人在刚刚笑的时候知道,从刚刚以后每个人都不知道为何而笑,很难想象有一个人不为所动做着自己的事。

当然,活成自己可以让思想无限丰富,夜深独行的时候,可以享受路灯的陪伴,思想和行为真的可以不一致,并且大多时候是两条线,“知行合一”有多难,历史上做到这点的都是圣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