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家谈——青春期教育
1、“关心但不干涉"青春期的孩子有时候会比较冲动,内心有一种"成人感",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但他们的现实能力水平并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很多父母作为客观者会担心孩子因此而受伤或遭遇挫折,担心孩子而去干涉或控制孩子的行为,这往往会激起孩子的反抗。比如孩子晚上要去朋友家玩,如果家长强硬地指责说:“都几点了还玩!玩能玩进大学吗?9点必须回来!"如此让孩子觉得被干涉了自由和隐私,自然会更叛逆。家长可以说"天都黑了,不要去危险的地方好吗?否则妈妈会担心的。"孩子或许因为一定的理由而选择去,但一定会考虑到妈妈的关心而早一点儿回家。
2、放低家长姿态青少年的内心有种"成人感",渴望自己的想法、行为、态度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如果父母还是把他们当成小孩子去对待,他们自然会用不成熟的方式来回应、反抗父母。比如:上学要父母哄,不哄不求就不去;不讲道理,说话不算数,等等。孩子已经有了独立的人格和思想,父母不应该把他们当孩子看,更不要用高高在上的姿态去跟孩子说话。家长应尝试把孩子作为一个大人一样去尊重、去关心,用平等的态度和他们探讨最佳亲子相处模式。
3、“注意对孩子的评价”生理上的快速成熟、第二性征的出现会打破孩子原有的内心平衡,面对青春期的变化,他们会感到困惑和惶恐,自然会把一部分注意力重新聚集到自己的内心,再次思考"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在这个时期他们会非常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如果父母、老师、同伴给了过多的负面评价,会让孩子形成较差的自我评价,逐渐对自己失去自信心,同时积累各种负面情绪,出现行为问题、情绪问题或精神障碍。
因此,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应以鼓励为主,对其评价要客观、有建设性,帮他们培养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这个时期的孩子非常渴望获得成就感,如果学业不好,往往会让他们自暴自弃,或选择其他方式来获得心理的满足,比如网络游戏。如果孩子出现了一些行为问题、情绪问题。父母一方面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的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及时改善状况,另一方面父母不要给孩子贴上标签,以免加重孩子的问题。心理咨询提醒为何孩子叛逆期行为会有所变化,就是因为孩子的心理产生了变化,想要拯救他们一定要从心理层面入手。如果孩子不配合父母,或跟父母的关系比较紧张,父母最好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如果孩子出现严重的行为问题、情绪问题或精神问题,父母要及时寻求经验丰富的擅长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咨询师的帮助,孩子的成长发展速度非常迅速,错过了关键时期或拖太久,对孩子今后的影响会更大,解决起来也会更加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