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出游、拜轩辕,随缘吃顿野菜宴~
您的春季余额已不足~
我爱新郑这件事,虽不至于路人皆知,至少在我到卧龙山庄发了条朋友圈时,底下一水儿的评论是:“又回新郑了啊!”
具茨山三月三,拜轩辕。
去年黄帝故里拜祖的黄围脖还留在身边,今年却再也不想去凑市区的热闹,不要翻新的景区大门和十里桃花,只沿着郑尧高速狂奔50公里,一头扎进具茨山的怀抱。
具茨山的好,所有人都知道,AAA级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不到600米的相对高度并不难征服,而且这个季节春绿山头,黄帝遗迹遍布山野,且行且看,时有人烟。真是野外踏青宝地。
上学的时候跟好朋友一家,逢周末就往往出游,来吃个农家菜,满山走走,记得前两年新郑有个挺有名的(追风?)骑行俱乐部,具茨山就是个热门的线路。不知道那些骑友现在还在不?
那时还没有认识卧龙山庄,不知道原来这满山离离的青草原来是野菜,可以吃的。
卧龙山庄等不及了,开动吧!
主理野菜宴的王师傅是本地人,熟悉这山上的一草一木,说起今天吃的这顿,他嘿嘿笑得无比朴实:据说是到店的前一刻他们刚上山采的,能吃到啥真是随缘。
蒸菜拼盘蒸菜拼盘。城里人稀罕的玩意儿,大师傅也就随手一抓:白蒿、面条棵、榆钱、荠荠菜、构棒,5 in 1,一盘子野味吃得同桌50多岁的老师心花怒放,简直梦回童年。
荠荠菜具茨山景区开发得很好,饭后巡山,拾阶而上,刚一抬脚就捡了一颗无比茁壮的荠荠菜。
荠荠菜,嫩的那种。路上再碰见一片空地,嫩嫩的荠荠菜密布,王师傅笑道:“看这长得多喜欢人,跟种的一样。”
柳絮+豌豆苗3月底4月初,柳絮已然过季了,然而山庄前段时间倾力收集的清鲜还有,看我喜欢,自然不用多费力讨要,和上新炸的花生和鲜红的辣椒圈,一口鲜香,舌底回甘,赞得很。
豌豆苗豌豆苗,山里长得旺盛得绊脚——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这玩意儿原来也是能吃的。
丝瓜尖 葛花+紫花紫色的那个是“葛花”,绿色的像小菠菜的是“紫花”。
这两样“花”是我第一次吃,以前也见过紫色的葛花,然而总以为这是槐花的一种。其实那天回来带了一点送给家里的老人,婆婆很开心,说也就是特别久以前,河沟旁边长着葛花藤。现在郑州虽然还在天天挖沟,但是葛花是早已看不到了的。
查了些网上的资料,这山间成串的葛花竟然以“名贵”称,说它性凉、味甘,能解酒、护肝养胃、降糖降脂,最宜与人参搭配…(瞬间觉得我糟蹋好东西了…)
虽然入菜经过调制,但是调料味道并不喧宾夺主,鲜花的香气还是食之盈口,沁入心脾。
葛花 捋葛花葛花是藤,攀着于树。具茨山的大树并不多,多是柴火样的枝枝桠桠,所以采花时大师傅也说了,东西本身取之天然,倒没有什么成本,就是特别费工。
野菜盒子野菜佳肴罗列,令我目不暇接。这道野菜盒子也有成为网红爆款的潜质——野韭菜、土鸡蛋,外焦里嫩,饼香菜鲜。
人人都爱“家里的饭”,想来是“家里的饭”代表着安全、健康、新鲜,更多的是安心。野菜盒子就是那么家常,野菜也是那么家常,煎炒煮炸烹,母亲做得,父亲做得,这种口味啊,信任感的背书,让人大快朵颐,一时千金不换。
踏青、出游、拜轩辕,随缘吃顿野菜宴~ 捞面鱼儿做捞面鱼儿的是为大婶儿,上菜的时候她专门来听我们的意见,面鱼儿是玉米面底儿,和着一定比例的白面、淀粉,用漏勺盛装,一任它自由的漏到滚水锅里,自然定型。
吃得时候也不用费里咀嚼,吸溜下肚。
面鱼儿要有味儿,就要浇上十香菜和蒜泥、醋调成的汁儿。野菜并无深刻的饱腹感,所有食客一瞬间都变成了大肚汉,从开席吃到席末。
面鱼儿+十香菜浇头 野菜煎饼一人份,野菜鱼丸
卧龙山庄三面环山,一面向水,水面宽阔近500亩,与院内亭台楼阁辉映,自成一片流水淙淙。
山庄用鱼均自养,去的那天,山庄水旁正晾着刚刚收回的渔网,在阳光下粼粼泛光。
野葱豆卷野葱豆卷——其实我也不确定这是不是菜名了,反正吃的时候感觉挺可惜的——野葱那么细那么小,择起来得多麻烦啊,然而我一口就吃掉了一卷——嗯,得有100根那么多!
金丝肉条这道菜的食材要猜,然而已不是纯粹的野菜套路。素得多了总是要来点eng菜点缀的,比如这个——金丝用的是姜丝!炸得焦脆,只余姜香,一点都不辣,吃到第三口才恍然大悟啊~
野菜丸子一道清油新炸,翠绿明亮的野菜丸子,全席收工。
踏青、出游、拜轩辕,随缘吃顿野菜宴~记路,走高速很顺的。
席间跟大师傅还有各位朋友聊天,说起野菜虽好,还要看季节,每年也就这时候能吃,大师傅笑道:卧龙山庄的地方大着呢,去年野菜宴被评为了创业大赛金奖,成了河南省的豫菜研发基地,而且同时被好几个政府和社会项目相中,现在领导准备搞源头培育呢,温室培育,重点开发,天时地利人和,未来像柳絮这种罩不进大棚的,别的可以尝试四季培育了。
我想啊,毕竟市场在那儿放着呢,今天的野菜,早不是贫家果腹的玩意儿了。现代人的肚子里,装满了牛油羊油猪油,就欠一把素到极致的野菜,补补自己对身体的亏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