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三字经”启迪“百家姓”
“一门父子三词客,天下文章四大家”,唐宋八大家独占其三的“三苏”,一直是后人学习的榜样。今阅《最牛的教育是拼爹》,是说苏轼、苏辙的成长,多亏有个好爸爸苏洵。拿宋朝来说,苏东坡的老师欧阳修四岁丧父,拼的是画荻教子的母亲;范仲淹二岁而孤,拼的是自律的上下求索。那么教育究竟拼什么最牛呢?不妨从“三苏”的名、字里寻找答案。
①轼
苏轼12岁,苏辙8岁那年,苏洵写下了《名二子说》,表达对儿子的希望与告诫。关于“轼”的取名,颇费了一番苦心:“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末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这句话,可从几方面来分析:
从“轼”的本意来说,为车前扶手的横木。《说文》:轼,车前也。《释名》:轼,式也。所伏以式为敬者也。《注》乘车必正立,有所敬则扶轼,谓小俛也。这里的“敬”就是紧急、急迫之义。“俛”,是屈身、低头之义。式,为规范、秩序,“车”与“式”合起来表示乘车规范,紧急时必须用手抓住横木,相当于现代小汽车里的安全带,是出于安全考虑而设计。
从“轼”的职责来说,天下之车,“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指其它车件都有职责,唯独作为扶手的横木,好像没什么用处。确实,轼大多数情况下默默无闻,没什么用;但“去轼则吾末见其为完车也”,又说少了它还不行,因为车子颠簸时要抓扶轼,理解为特殊情况下却能扶危救困,不可或缺。
从“轼”的位置来说,轼位于车身显要处,也是最易惹祸处。“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才华横溢必然锋芒毕露,以致招人忌恨或暗算,这正是苏洵的担心之处,所以希望像轼一样,虽处显要位置,要善于掩饰自己,保护自己,安守本分。
然而“轼”字的涵义还不仅于此,古人所起表示本名意义的表字也可以帮助解释。从苏轼字子瞻来看,与轼相表里,有往上或往前看的意思。子瞻,实源于《左传·长勺之战》里的“登轼而望之”。另外,“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和尊称,故文人喜欢用作表字。
苏洵重在从责任角度看“轼”,看出了治国平天下的的格局与胸怀。这既从苏轼不论任职何处,忠君爱民始终如一可以看出,又能从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均能取得登峰造极的成就,甚至成为一脉开山之师可以看出,“其襟怀有涵盖一切气象”。经历所有的苦,都能酿成美酒供天下人品尝。由此分析“轼”的多种意义,正如苏轼为后人景仰的人生态度。
一是向下扶,有所倚。指遭受坎坷之时,苏轼能屈身急扶,进退自如,宠辱不惊,开辟一条心灵通道,让“精神突围”——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身养性的人生境界。
二是向前凭,有所观。苏轼认为“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因而皆能发现美的存在,启迪后人。登轼而望的苏轼,用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成为历代士人的审美范式。
苏洵起名“轼”,看重的正是“无用之用”,关键时候可堪大用。苏轼知密州时,增葺城墙上的废台,苏辙依据《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意,取名“超然台”,甚合东坡之意。东坡之瞻,超然物外,乐天知命,故有“坡仙”之誉。无用之大用,正是苏洵教育儿子的高明之处。
眉山三苏祠②辙
关于辙,苏洵在《名二子说》写道:“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这句话,也可从几方面来分析:
从“辙”的本意来说,辙,是车轮碾出的痕迹,也指道路,行车规定的路线方向。苏辙一生认准的治国济世的思想,就是不变的道路与方向,为此留下的许多政绩,也注定了道路的曲直坎坷。
从“辙”的功劳来说,“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天下的车没有不顺着辙走的,但谈到车的功劳,车轮印从来都不参与其中,这样即使车毁马亡,也不用担心责难到车轮印上。苏洵希望他有功而不赏,有难而不担,一生平平安安就行。
从“辙”的安全来说,“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这车轮印,是能够处在祸福之间的。苏辙个性相对沉静内敛,所以在党派之争中,苏辙“寡言鲜欲”,冲和淡泊,虽勇于辩争,而不易招致话柄。苏洵预料他会超然福祸之外,反而不用像苏轼那样担心。
苏洵重在从功劳角度看“辙”,有功不赏,有难不担,包涵着深厚的儒家中庸思想。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辙”的深刻含义蕴含其中。一是中不偏,庸不易,不会改辕易辙,偏离自己确定的目标和道路,也就是不忘初心;二是保持中正平和,在于敬重敬畏,“辙”敬畏功与过,故能善处祸福之间;三是“中”指好,“庸”通“用”,中庸就是中用的意思,凭一技之长,在其位谋其职,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辙”涵盖了事业、生活与健康多个方面,很接地气。中庸是儒家追求的最高道德,本意指人的本性。苏洵取字“子由”, 希望他能适当“动辄由他”,自由洒脱,大可不必担心福祸,正是站在道的高度希望像圣贤那样按着本性行事。那如何才能做到呢?先从常人按道修养,从修身齐家,再到治国平天下,这正是培养圣贤的教育之路。苏洵所取“辙”名与字“子由”看似有些矛盾,却又内在统一,是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
依此目标,看苏辙从政之路,19岁就敢给宰相韩琦写信赢得欣赏,但居庙堂之高,关键时候也是“小钢炮”,制举考试文言辞尖锐,熙宁变法时辞官不就,“党争”中对政敌攻击也是亳无保留,一次次重蹈覆辙,付出了任性的代价。
受到苏轼“乌台诗案”或是直言切谏的影响,苏辙几度被贬,身处江湖之远,却能随遇而安,从仕途“失意”向迁谪生活环境的“适意”转换,认为“多病则与学道者宜,多难则与学禅者宜”,找到了解除身心病难的良方,也是随着年龄增长,汲取了前车之鉴的结果,也确实不用那么担心,他在祸福之间,善处中庸之道。
宜兴东坡书院③洵
“洵”这个字也挺有意思,既有实在、确实的意思,与“辙”留下实实在在的印痕,为人实实在在字义相通;又有遥远、疏远的意思,与“轼”眺望前方远方字义相通,可看成是理想与现实二者的结合体。《左传·长勺之战》中有“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洵”就像这御车之人,上与下,前与后,既矛盾,又统一,引领教育的方向。“洵”字身上,透露着中国人讲求实际,注重实用的理想现实主义倾向。
苏洵胸中自有丘壑,将读书、行路、阅人三者有机结合,正是他的成功之处。苏洵“年二十七,始发愤”,通六经、百家之说。当他自己成为父亲时,才明悟“养不教,父之过”的责任,把学识品行教授给两个儿子,父子皆学富五车。同时,苏洵在名落孙山之后,痛定思痛,意识到官场人脉的重要,所以他们的行路就是积极结识生命中的贵人,由科举成功步入仕途。嘉祐年间,携子访成都,入京师,终为欧阳修、韩琦所重,正是苏洵实用主义的体现。
虽不能伴随儿子终身,但苏洵已指明通向未来的理想道路。“轼”与“辙”所包涵的安全教育、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德行教育、成功教育等诸多内涵,是他送给两个儿子毕生的精神财富。“洵”把身上的两件宝贝,分别给了“轼”和“辙”。苏轼向前向上望,成了“坡仙”;苏辙向下向后看,成了济世大儒,而由此看出,苏洵不愧为两个儿子伟大的人生导师。
名字其实就是另一个未来的自己,伴随一生,意义重大。从为政角度来看,“辙”字比较接地气,而“轼”字就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理想在前方,而前方的道路充满未知和不确定性。尤其苏轼、苏辙还带着浓厚的书生气,兄弟情,不明白为文可以直抒胸臆,而为政则一定要有所克制,否则在尔虞我诈的党争中注定会头破血流。苏辙最惨的一年,连降三官,几成废罪之人。苏轼一生更是三起三落,命途多舛,然从“轼”的无用之用,到“辙”的无功避祸,经历过山车式的政治命运后,都在自然的环境中,文学艺术的天地里,更在儒释道的浸染下,找到了精神归宿,两人如出一辙。他们能各自安好,就是对九泉之下的苏洵最好的告慰吧。
拼权势,苏洵没有;拼财力,苏洵也没有。唯有拼格局,拼视野,才是他教育的法宝。有人认为,“我爸是李刚”才是真正的拼爹,那么苏洵有那么厉害,也没必要去行路阅人,儿子也不会经历那么多的磨难。事实上再牛的爹,如刘备,也有扶不起的阿斗。没有人能代替孩子走路,更不能扶着孩子走路,为人父母,均可从三字中汲取正能量。
拼爹拼的是外因,而内因才是根本,拼爹拼妈,关键拼自己。“轼”、“辙”,都与车,与行路有关,“洵”从水之遥远,容纳其意,殊途同归。这就避免了闭门造车,让孩子死读书;也不会南辕北辙,让孩子偏离正确的教育方向。苏轼、苏辙走的路,未重蹈苏洵之覆辙,而是走出了只属于自己的格局与境界之路。我想,这就是解读苏氏“三字”之经,对天下为人父母者,为人师者最好的启迪吧。
仁智于2018年12月28日晨
三苏坟前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