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带来的启示录
最近上映了好多电影,无奈时间精力和财力有限,只能选择其中最中意的一部到影院观看,剩下的只能坐等一些影视软件更新后再一睹为快。大部分人一般会选择战争或者打斗场面激烈、明星参与众多、喜剧来作为观看的选择标准,文艺片和历史剧较少,一来因为每个人压力比较大,虽然有文艺的心,但是无法减压,只有那些打打杀杀欢闹嬉戏的才能惊起我们内心的涟漪。我也不例外,但也不同,只要是评分高的好的电影我都会观看。今天这一部《绿皮书》就很有教育意义,对人性的转变和生活习惯的影响是深刻的,是值得思考和回味的。
影片主要讲述了白人托尼因为酒吧装修暂时失业,然后给一位黑人钢琴家做两个月的司机。一路上他们在不同地区经历了不同待遇,两个人从原来的不相容,慢慢互相影响感化对方。白人从黑人那里学到了礼仪和规矩,黑人钢琴家变得接地气和不再高高居上。最后俩人成为了好朋友,各自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绿皮书其实是他们旅行演出的一份指南,整个过程中只是一个情节进行的一个线索,主要的看点是在他们旅途中交流的过程。白人司机是一个内心正义,但是性格暴躁和粗鲁的人,黑人博士是一个受到高等教育的贵族,即便是处在一种高的地位,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依然存在着种族歧视想象。原本博士可以在大城市挣足够的钱,但是他依然选择去那些地方演出,目的是为了引起众人对种族歧视的偏见。这是一项拥有生命危险的伟大事业,从中可以看到黑人博士的内心拥有着高尚的人生理想,并愿意为此付出自己的尊严。
白人托尼原本是一个粗鲁和不拘小节的人,但是在黑人博士的谆谆教导之下,慢慢变得礼貌和包容,变得绅士。
我们在生活中也是一样的,跟随着什么样的人,我们多多少少都会受其影响,要么学坏,要么变得更加优秀。人是极容易受环境感染的,不要说自己像莲花一样,濯清涟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在这个社会上是很难坚持下去的,除非你站在一个很高的平台至上。既然我们如此容易改变,那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变得优秀一些呢?
首先你要净化身边的朋友圈。多交诤友,少交损友。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其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比如他喜欢跑步健身,你可以向他学习,了解健身方面的知识;如果对方喜欢钢琴音乐,你可以向他请教有关知识,这样你也会变得高雅。当身边的人都觉得什么不好的时候,你也会觉得它不好,有些习惯就是这样养成的。
其次你可以交一个男/女朋友。他们会告诉你的毛病出在哪里,不改就是对对方的一种不爱表现,而这也是最佳有效激励的方式,我的一些习惯也是这样被爱出来的。
最后就是自己的决心和毅力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你不打算改变自己,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倘若你下定决心,只要每天告诉自己,一切都会朝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他们提醒一次两次是好心,再三再四就可能面临着失去。
未来的路是否平坦,就要靠现在耕耘铺路,做一个好人,是一辈子都要警醒的事,而学坏只要一个念头就可以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