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即药物,让良医更优—记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开展巴林特

2018-07-16  本文已影响0人  空无一

7月13日到15日,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首届巴林特小组志愿者培训班在该院内科大楼803及805教室成功举办。在该院领导和工会的大力支持下,为了倡导和打造“阳光医院”新理念,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邀请来自湘雅医院的刘海洪博士团队针对该院各个院区共30余名有心理学基础的志愿者开展专项授课和全程督导,旨在减轻该院职工的职业压力和倦怠,更好的改善和服务医患关系。

医生即药物,让良医更优—记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开展巴林特小组志愿者培训班-

培训班在工会主席李仕周的殷切期盼下和心身医学科主任罗均的有序布局下拉开序幕。刘博士首先为大家讲解了巴林特小组的理论课程。“为什么尽管双方真诚努力,医患关系常常还是如此的不满意和不开心”“当医生照料患者,谁来照料医生”,在刘博士授课的第一张幻灯片中就向大家提出了这样两个耐人思考而温情的问题。接着刘博士深入浅出的分析和比较了“家长式”、“服务/消费者式”和“伙伴式”医患关系的特点,以及在医患沟通之中关系的重要性,传达了“医生即药物”、“在医患关系中如何使用自己”和“如何防止职业耗竭”等巴林特小组在当今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下的重大功能和广泛应用价值。

医生即药物,让良医更优—记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开展巴林特小组志愿者培训班-

“水蜜桃再美味也只有你真正尝到那一刻才能真切体味!”刘博士在介绍完巴林特小组的工作流程之后鼓励大家亲身参与到巴林特小组中时恰如其分的比喻道。 受“水蜜桃”的诱惑,志愿者们在不到3天的时间里,共组织参与了10余场体验,每一场体验都需要90分钟或者更长时间全身心的专注。他们中有的为了不迟到提前查房完成工作,有的下完夜班就直奔培训地点,还有的怀着对家中二娃的愧疚也坚持到培训最后,连他们自己都无法理解这其中的动力!这就是巴林特神奇的魅力所在。

医生即药物,让良医更优—记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开展巴林特小组志愿者培训班-
医生即药物,让良医更优—记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开展巴林特小组志愿者培训班- 医生即药物,让良医更优—记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开展巴林特小组志愿者培训班- 医生即药物,让良医更优—记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开展巴林特小组志愿者培训班-

在体验之余,来自省肿瘤医院心灵关怀中心的童菲老师带来了她的茶禅理念。

医生即药物,让良医更优—记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开展巴林特小组志愿者培训班-

来自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尹姣护士长也分享了他们医院开展巴林特小组工作的经验。

医生即药物,让良医更优—记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开展巴林特小组志愿者培训班-

在最后的分享告别中,志愿者们纷纷有感而发,在这个团队中他们感受了信任、安全、包容、善意,他们的情感得到了释放和支持,他们看到了自己的盲点,获得了对医患关系新的视角和理解,学会了更好的共情和倾听。他们觉得自己更有力量和能力去面对和照顾患者了。听了志愿者的发言,刘博士肯定了在场每一位志愿者的收获,并赞道: “能够选择参与到巴林特小组中来的医疗工作者都是良医,巴林特小组的培训会让良医更优”!培训班的告别在充满爱和温暖的氛围中结束。

医生即药物,让良医更优—记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开展巴林特小组志愿者培训班-

巴林特小组(BalintGroup)是一种培训职业化关系能力的工作方法,最早由巴林特(MichaelBalint,临床医生和精神分析师)于1950年代在英国创建。巴林特小组工作过程中,组员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帮助医生和护士更好地理解患者,理解自己在医患关系中的作用。与此同时,案例提供者从小组成员那里获得支持和理解,减少职业耗竭(Burnout)。此方法已成为欧美多个国家开展职业化医患关系技术培训的重要内容。

据心身医学科罗均主任介绍此次巴林特小组志愿者培训班是该院为倡导阳光医院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打造“家”文化,提高职工人文关怀的项目之一 。该院职工心理中心已在积极筹备中,届时会在职工心理中心的领导下,组织此次培训班的志愿者们在全院范围内定期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

医生即药物,让良医更优—记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开展巴林特小组志愿者培训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