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写作的几点认识
01
过去的一周,写作出现了一个瓶颈,每天都出现抵触情绪。
尽管如此,依然保持了每天最低强度的输出,哪怕只写几百个字,也让自己能保持手感,不至于完全放下。
有时候,一件事如果一旦放下,意味着很难再启动。
坚持一件事并不容易,尤其是因为各种原因阻力太大时,必须要克服自己的懒散状态,始终保持开放心态。
这本身是一种成长型思维的作用。
现在最关键的两个问题:
不知道写什么?
不知道怎么写?
关于第一个选题,自己尝试了很多方法和思路,基本上摸到了一些门道。
比如模仿他人的写作选题等,这些都是可以解决。
但是现在第二个问题反倒成了另外一个障碍和门槛。
自己应该如何去写,如何写出有价值、有深度的文章呢?
自己的卡点在哪里呢?
自己当前写作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从哪里去找到一个切入角度,不知道如何去提炼观点,不知道如何搜集素材,不知道如何把文章的观点论证透彻。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技术层面的东西。
应该如何解决?
对于写作而言,最重要的是多写多练。
但是这里有个前提,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多写多练,而不是盲目。
比如我提炼观点能力不行,那就认真学习提炼观点,比如搜集素材能力不行,那就学习如何搜集素材,不知道如何布局谋篇,那就学习各种逻辑表达。
总之,一定要有针对性,这很重要。
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拆解别人的文章,然后倒推回去。
学习高手的文章模式,从结构、逻辑、表达、素材、语言等等各种风格去模仿。
先模仿再超越,这是很捷径的一条路。
可惜自己并没有把这件事做好,也没有刻意去做,时间积累下来就跟认真做的人,差距越拉越大。
自己应该重视起来。
同时,一定要加大输入和思考,积极主动去记录心得笔记。
这是为了给自己培养思维和感悟所用,也是为了给自己积累一定的素材和案例所用。
02
当读书输入少的时候,自然就无法输出。
输出一定要带有价值,一定要是有意义。
一本书读完,能记住几个点,能运用一个点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如果读的少,自然无法做到高质量输出。
读10本书,才有可能运用几个点,这几个点经过自己的验证变成了自己的认知,才能更好成为自己的知识。
这时候才有可能写一篇高质量文章,而不是天天碎碎念。
这就意味着,必须要大量读书,大量思考,同时辅以大量写作。
自己一定要注意,不能把读书写作这件事放下,真的很重要。
接下来自己有这么几个计划:
第一,自己的写作训练计划
把看到过的、想到过的、学到的各种写作训练方法都拿来训练。
从选题、正文、疗愈、拆解等各方面进行刻意练习。
什么意思?
找出一个弱项,进行主题训练,练习100遍,这是基本要求和数量。
第二,读书计划
制定一个1000本书的读书计划,分门别类进行主题阅读。
每读完一本书就进行总结,不要面面俱到。只需要把自己最有感触的几个点整理出来即可。
最终做到,拿到一本书,可以给人简明扼要地说出讲的什么,自己学到了什么,改变了什么。
03
写作,是我未来的破局之路。我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去不断地写作,让写作给我赋能,给我带来力量。
在这里,我想按照自己的理解,简单阐述一下对于写作的基本认识。
首先,写作是什么。
顾名思义,写作,就是一种自我表达。一种自己与外界的能量价值的交换。
这里面有两层含义:
对内,自我情绪梳理,自我能力提升。
对外,能量价值交换。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看第一个,对内。
相信多数人都有过这种经历,明明看了很多书,做了很多笔记,但是就是没有改变。
不管自己如何努力,就是没有质的变化。
其实,原因很好理解,因为你只关注到了读这一方面。
史蒂芬平克说过,写作是把大脑中的网状结构的知识,通过树状结构的梳理,用线性文字输出的过程。
那同样,读书就是把线性文字,通过梳理结构,存入大脑的网络结构中。
如何把文字存入大脑呢,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写作来实现。
这就有点像费曼学习法,即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要学习的知识复述一遍,只有当你能够情绪完整的用通俗语言复述出来,并且可以写出来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可以很好的掌握这个知识了。
所以,读书和写作,是不分家的。
再看第二个,对外。
古典老师介绍过一个灯塔思维。
对于我们普通个体而已,找工作获取认同和价值,不是用手电思维,即用挨个地方去寻找,而是用灯塔思维,即像个灯塔一样持续发光,让别人发现自己。
而如何做到呢?
就是写作。
写作是实现像灯塔一样持续发光,最好的方式。
写作可以让你的价值不断往外释放,不断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之中,只要持续学习持续输出,总会遇到懂你的人。
这就是一种实现自我价值,最好的方式。
为什么要写作?
我们为什么要写作,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学生写作,是为了作文得高分;公务员写作,是为了汇报工作;企业员工写作, 是为了工作汇报;老师写作,是为了发表论文,完成职称晋升等等。
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根本离不开写作。
写作可以锤炼我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可以让我们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我们见到的任何形式的视频、音频的解说稿,演讲的逐字稿,本质都是写作。
通过写作去梳理自己的思路和逻辑,去获取价值和认同,就是写作最大的价值。
怎么写作?
谈两点感受。
第一,写日课。
我觉得每天用一个固定的模式模板去写日课,真的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思维和写作习惯的方式。
不管写的好不好,先开始了再说。
不管写的玩不完美,先完成了再说。
怎么才能更好的开始,更好的完成呢?
就是用一个相对固定的模板,通过对这个模式化的套路去逐个填写材料,慢慢积累起一定量的文字。
让自己的思维又个依靠,有个可以写作的出口。
第二,公开发布文章。
自己私密写和公开写,感受是不一样的。
自己私密写,内容会比较随意一些,而且没有一个监督机制,想完成就完成,想写多少就写多少。
但是如何公开写,就会考虑一个大众影响问题,为了让自己能更好的展现,会控制一下文章质量,这是私密写所不具备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