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36 - 写好读后感的思考与方法论
近期燃起了读名人传记的热情,想来是订阅《得到》各个专栏的后遗症。就拿计算机发展这一分支来说,从信息论的祖师爷香农,到确立计算机可计算范围原理的图灵,再到后来的“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不禁好奇做出如此大成就的人们实际的一生是什么样子的。
一、读后感不是“拿着锤子找钉子”
既然要读,就希望好好读,读完可以有所记录。
但一想到要正儿八经地做读书笔记,突然发现脑子还停留在学生时代写作文的水平。碰巧翻阅到之前阅读课老师的假期关于学生如何写读后感的文章,提到了孩子们读后感写作的套路:1.摘出书中的一个观点;2.复述书中如何论证这个观点;3.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实践;4.应和书中的道理是有道理的。
读完竟有种胸口中箭的感觉,想起人们经常会犯的一种认知谬误 - 手里有把锤子,就满世界找钉子。读了一个观点,为了写作,就满世界找可以证明的事例。
二、批判性思维从“感受”出发
那怎样可以写出更加独特的有意义的读后感?我们需要批判性思维。
网上无疑已经有各种各样的文章来教大家怎样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但我这里想特别提出的是,所有的思考都是从了解你自己本身的兴趣与观点开始。
阅读一个内容,了解作者传递的思想,然后先想想,自己有何感受,自己是否认同。如果自己特别受到触动,那么可以进一步自我剖析受到触动的理由;而不管认同或者不认同,给出答案之后,也尝试给出自己支持的观点,为什么觉得认同,又为什么觉得不认同。
图灵传记
譬如近期在读图灵的传记,细致记录了图灵成长的细节。在以往的认知中,图灵只是一个因为性情孤僻而且拥有特殊性取向的天才科学家。但通过书中关于少年求学经历的描写,在悸动的青春期,内向的追求科学真理的青年,就那么遇到另一个俊俏明朗,又有同样志向的聪明男孩,感情的触发似乎也就更加情理之中。
虽然当时英国整体社会对同性恋依然处在一种严厉的抵制状态,但恰恰却是面向中上流阶级精英人群的公学以及大学学术环境,给了这少数人群一个与世隔离的温床。
彼时彼地的英国,虽与当下社会差别甚大,但那种青春期的悸动感情,依然觉得感同身受。而正正因为能够感同身受,每每阅读到主人公因为社会歧视产生的沮丧与痛苦,便不禁感恩现在自己生活的时代。至少每个人不再被要求活成统一的样子,每个人的特点都可以被展现,有自己生存的小空间,即使依然并不是可以被所有人所接受。
所谓“感受”,先有“感”(触动),再有“受”(思考),图灵传记给自己的第一个感受,就是感恩时代的心情。
三、好的写作需要“大局观”与建立普遍联系
有了自己的感受,有了自己的表达,怎样可以让读后感变得更好?
对自己有更高一些的要求的话,我们还需要对整本书籍建立起“大局观”。不是仅仅理解某一个章节,而是熟练掌握全书的内容与叙事框架,然后再来回顾,究竟哪些内容是最值得拿出来分析和与他人分享的。
而且,最好这种分析还可以跟自己其他的知识库也产生连接,这样才能真正创造出有价值的内容。这种例子,在万维钢老师专门解读英文最新书籍的《精英日课》内容中也体现的淋漓精致。
用万老师自己的话说,时时刻刻不忘为读者产出价值。譬如借力自己的专业背景,将书中深奥的科学结论转化成平易近人的语言与例子;也通过广博的阅读积累,轻松地帮读者建立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链接,许多在这本书中读到的道理,其实也被其它书籍引用,或者其实是先前理论的升级补充。
而吴军老师在近期一篇谈及为赫拉利新书《今日简史》首发会准备分享内容的经验,对于读者来说有价值的并不是这本书本身讲了什么,而是“你”(吴军)读到了什么。于是开篇他便先为读者回顾了赫拉利三部曲的不同内容性质,帮助读者对赫拉利整体作品定位有全面的了解。并进一步总结出赫拉利所关心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帮助我们更好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
总结来说,好的读后感要与个性,“你”作为独特的个体读到了什么,而后要调用你自己的认知与知识库,将书籍内容与其他知识内容融会贯通,才能提升自己的阅读效果,也提升写出的读后感的知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