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对后世领导观念及用人思想的塑造009-4

2024-09-04  本文已影响0人  箐简逸笙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昇《史记》百讲,学习笔记系列009-4

禹对后世领导观念及用人思想的塑造

传说舜手下有22位贤明的部下,分管不同的部门,在这22个人里,禹的功劳最大。

他是一个把几百年的水患彻底根治的人,所以其他人是没法和他相比的。

禹在民众心中成为了一个无所不能的英雄,这样一个形象被树立了起来。而且,越往后形象越高大,近乎于神。

在当时是天大、地大、禹大,他很自然地就被推举为舜的接班人,禹以治水的功劳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接班人。

到这里,禹最大的功劳——治水的功劳,大致上已经记载完毕。

但后面在禹接班这个事情上,又形成了一系列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观念。

尧选拔了舜,舜任用了禹,实现了天下大治。

这里体现了古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原则。

什么原则?

就是作为一个领导人,他最重要的任务在于选贤任能,而不是自己非常能干。

比起尧和舜本人做的其他事,他们在任用贤能这个方面更加突出。

所以自己非常能干的领导人,他只是一个低境界、低层级的领导人,他只是一个匠人。

能调动和组织许多能干的人同心协力去做事,这才是领导人。

这是中国古代领导力、领导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和观念。

在尧舜禹身上都具有这种领导人的特质。

而且禹的身世和他的事迹,又给后世建立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和传统。

什么观念?

首先就是要任人唯贤,英雄不问出身

怎么去选贤任能?

禹其实是个罪人的后代,舜杀了鲧,但是舜并没有株连到鲧的儿子禹,株连到鲧的家族,诛连到他的后裔,反而大胆地启用了他的儿子禹,让禹继续从事治水的工作。这个职责是非常清楚的。

舜为什么诛杀鲧?

那是因为鲧没做好,而且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这是一个问责。

但这个家族是治水的,他们的才能还要继续利用,这展现了作为一个领导人应该有的胸怀和气魄。

这样做别人才能信服,所以舜做得正,他感染了禹,所以禹对舜并没有怀着一种仇恨,而是觉得自己父亲没做好,他要去雪耻,要立功,要挽回。他们身上都表现出一种公心,去创造一番伟大的事业。

如果将这一点和前面的舜这一讲结合起来,大家可以看到一个更加宽广的思想。

上一讲说到,舜不是出自华夏族,而是来自东夷。

但是尧并没有狭隘地用族群去排挤他,而是大胆地选用了舜作为接班人,结果就出现了一代明君。

舜和禹,一个是外族的人,一个是罪人的后代,都因为个人杰出而受到重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