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责与内疚不是改变的开始,爱自己才是
在积极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的比喻中,两个自我有这样的关系:
人的情感面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面就像一个骑象人。 骑象人骑在大象背上,手里握着缰绳,好像是他在指挥大象,但事实上,他的力量微不足道。一旦和大象发生冲突,他想往左,而大象想往右,那他通常是拗不过大象的。
感性的自我力大无穷,容易受情感和经验支配。理性的自我往往无法战胜它。
那,改变就没法发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唯一的办法是顺着“大象”的秉性来。
找到心中的假设
每个人都有心理免疫系统。而这个免疫系统中都有一些假设,这些假设就是我们的潜意识,阻碍改变的根本原因。
只有找到心中的那个假设,将潜意识转化为意识,否则它就会变成我们的命运,指引我们的人生。
如何找到那个假设,其实只要问自己四个问题:
1、你想要改变的目标是什么?
2、你正在做哪些跟改变相反的行为?
3、这些相反的行为背后的好处是什么?
4、让这些好处成立的重大假设。
以坚持写作为例,一步一步进行分解。
我的目标是要坚持业余时间写作100天,但是我一回宿舍就看电影,因为看电影可以让我放松。重大假设:写作是个脑力活,不轻松。
找出重大假设,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驱使大象改变方向。
让大象相信改变是可能的,并且比过去的经验更好。小步子
绕开大象的保护机制,让大象先看到好处。让大象相信改变是可能的,并且比过去的经验更好。
如何驱使大象改变方向?首先给自己一个奇迹提问,假设你已经改变,那最初改变的第一步是什么呢?
假如你已坚持写作100天,第一天你在做什么?第一天肯定不知道写什么?我可以找网络上一篇文章,提出相反的观点,同时借用它的文章结构和排版写出第一篇文章。这样写作就不会那么烧脑,也就能轻松完成。
往前看会看到困难,往回看会看到路径与希望。
迈开一小步,获得成功,让每一次成功成为下一次改变的基础。改变也就自然而然发生了。
也许你会这样想:就算写作100天,我也不一定就能写出好的文章。这样想你就犯了个错误:这不是改变的核心。核心在于让你专注到当下你能做的事情上,至于这个事情能不能带给你想要的结果,这不是你能控制的,也不需要你的关注。甚至不要去想未来过于巨大的任务....
环境场
感性的大象对“场”很敏感。它总是比理智先感受到场所暗示的行为线索,并照着这个行为线索行事。
为什么学渣天天在宿舍睡觉,而学霸都在图书馆。这就是场的力量,虚无但却真实存在。
场其实就是我们心中的一个关于“空间功能”的假设。正因为场的存在,让我们找到舒适区。在宿舍就想看电影,在公司才能静下心工作,躺在床上就不想动...
所以为了改变,我们也需要创造改变氛围浓厚的场。
第一个场:别人在这个空间的行为。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如果在一个空间里,别人都在认真写作,自然也会暗示你要抓紧写作目标。
因为人多,这个场的力量也大,但是对于业余写作的你来说,对环境的要求太大。(也可以加入007,在众人“逼迫下”写作)
第二个场:你以前在这个空间里的行为。
每天写作都在书桌上写,将手机静音放在客厅。其他如娱乐,玩手机,休息都去客厅的沙发上。这样你就不知不觉给自己建了个场,坐在书桌前,我就要开始写作了,这个时候任何事情都与我无关。
或者为电脑装一个双系统,其中一个系统只装一个word。这样写作时就不会想着看电影。
场就相当于给潜意识植入一个假设,如果我坐在书桌前,我就要开始写作。你可以给自己更多假设,让新行为成为新习惯。
大象听不懂你说的道理,但它能听懂爱情感触发
大象听不懂你说的道理,但它能听懂爱
错误的行为让你感觉到深深的自责,试图用恐惧、恐吓来“激励”自己。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你依然重复着自己的放纵,甚至变本加厉。
这是因为大象不相信未来,它只相信经验;它听不懂道理,但是听得懂爱。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听母亲的唠叨就烦恼;别人一讲道理就想反驳。这也是为什么学了这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大部分人的改变,是因为被感化,而不是被道理说通。
即使苛刻得要求自己也没关系。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对自己提高要求,而在这种高要求的背后,你对自己究竟是厌恶还是爱和期待。只有后一种感情,才是触动大象改变的力量。
所以,你还因为现在的行为而感到内疚和自责吗?请放弃这些无用的抵抗,这对于改变一点用处都没有,因为大象听不懂,它只听得懂爱。从此刻开始,请爱自己,对自己充满期待与同情。
小步子,走出改变第一步;环境场,让改变持续发生;情感触发,让改变自然发生。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