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07

2019-02-07  本文已影响0人  飞倩

今天分享的内容是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中有关惩罚的应用。

放假后外面天气比较冷,我经常和女儿窝在家里,时间一长,我女儿就迷上电视了,一开始的时候我们约定好了只看一集,刚开始时,孩子看完一集就会主动要求去关电视,可是后来,一集不能满足她的欲望了,说好了只看一集,但一集结束时,她就用各种方式(比如哭闹、转移你注意力、说一些歪理等)来阻止你关电视。刚开始孩子有越轨行为,我们家长用脸色吓阻,她还是比较听话的。在《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中也说到亲子间关系良好,子女又是循规蹈矩时,孩子在某种情境中意外表现出不听话的越轨行为,父母若能适时收回亲善态度,板起脸孔警告,也具有吓阻作用。在孩子做错事情我们大人告知孩子缺失所在,更能显现效果。对一般自尊自重,正常守规的孩子,在偶然无意间表现不理想行为时,若能及时予以指正,借机向孩子分析他的不当行为,让他知道自己的不足或缺失之处,以及父母对他的期望,往往也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孩子们肯定有部分不良习惯,我们家长可以借助厌恶刺激,但惩罚诱使使用者依赖它,容易形成习惯,而忽视了以正增强作用来建立适当行为。惩罚会对不良行为产生强化作用,导致不良行为不但不减,反而增加。惩罚易拉远双方距离,惩罚缺乏积极意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