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与几何的完美结合升华
中国的古建筑和木材是分不开的,当远古的先民学会用树干和茅草搭建避风场所的时候,他们就告别了那阴森潮湿的山洞。
从古至今,精美的木质建筑、木质器具以及木材雕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融进了血液,创造出了最灿烂的文明。
在没有玻璃的年代,人们都是用油纸把窗户糊起来,以达到透光的作用。
在很多古装剧中,坏人总是在窗外用手指蘸取唾液捅破“窗户纸”来偷窥屋内的人和事。
棂花就是为了让这层“窗户纸”更具有张力的设计!它可以有效的承载脆弱的纸,让它不至于飘零。
然后,棂花就成了一种文化。封建社会时期,等级制度森严,哪种阶层的人用哪一种棂花装点窗子,都形成了严格的规章。
棂花就是将木料雕刻成特定的形状,组合成有规律的几何图案,排列成美观的棂花纹饰!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棂花的使用,不仅仅是有等级的区分的,更是有南北差异和之人偏好在里面!
“三交六椀”是棂花中最高贵的一种,可以说是帝王专用。
这种棂花只能出现在皇宫或者皇家所属的行宫和寺院里。“三交六椀”象征的是天地规律和自然交替,也只有拥有皇权的人,才配拥有如此高瞻的视野。
与“三交六椀”类似的还有“两交四椀”,也是类似的,同样是皇家专用。
相比之下,万字纹和回纹、工字纹样式的棂花就显得亲民许多,在一些富庶之家会选择性的使用,考虑的仅仅是搭配的习惯。
万字纹利用率是最高的,象征着吉祥,代表着长寿和财富。比较用于卧室等妇人和老人的居舍。
而回纹、工字纹则用在书房和会客厅比较多,是比较男性化的场所,象征着正统的品行与似锦的前程。
还有一码三箭和云纹、花结、梅花、海棠花、灯笼形、圆形、菱形、方形、冰裂纹、六角形、盘长节、网格、亚字纹等等等等,甚至还有在棂花上雕刻或者镶嵌图案的。
尤其是在晚晴时期,受西方文化影响,一些漂亮的玻璃或者琉璃图案,会被装饰在窗户上。
这些丰富多彩的纹样,更多的是体现主人的情志和愿望。
如果是普通民居,也会有一些中规中矩的条形格,不奢华,但是实用。
其实大家可以去江南的园林和古镇中一探究竟,那里有非常多的棂花样本,每一个都精致非常。
这种用木片组成的艺术,在几何图案的配合下,将中华文明的建筑之美发挥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