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共享经济究竟能走多远?

2019-03-27  本文已影响0人  咚門

共享经济时代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行业规模达到53494.8亿元,增长率达到41.6%。随着行业监管政策的落地,行业洗牌的结束,市场规模将稳定增长,预计2018年中国共享经济行业规模将达到69596.7亿元,与2017年相较增长30.1%。

随着物联网和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共享经济将迎来井喷,借助大数据挖掘分析、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资源调度、实时监控等精细化管理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发展共享经济,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行业和地区先行先试,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共享经济的发展。在政策支持下,一秒招聘应时而起。

政策持续有利

管控趋于严厉

2016年3月,发改委等共十部委印发《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指出,支持发展共享经济,鼓励个人闲置资源有效利用。

2016年7月,《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发布,强调要“发展分享经济,建立网络化协同创新体系”。

2017年7月,《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发布,支持发展一批共享经济示范平台。

2018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引导和规范共享经济健康良性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审慎出台新的市场准入政策,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严肃处理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新政策出台促进共享经济规范有序、持续健康发展,鼓励公平竞争。

在政策支持下,共享经济迅速发展,共享经济已经在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共享经济也我们带来负面影响,如果监管不当,会加剧共享经济对一些既有交易的排挤。此外,共享经济也涉及交易风险,包括信息不对称、事后处理的不确定、对平台的信任度不足等。如果其负面效应被触发,则不利于社会稳定。

一秒招聘建立诚信档案,实时更新雇佣双方诚信档案信息,雇佣双方可相互看诚信记录、用工记录、评价记录等信息,确保双方匹配安全可靠。

融资市场火热

从投融资市场来看,2017年共享经济资本市场依然火热。2017年我国共享经济融资规模约2160亿元,同比增长25.7%。其中,交通出行、生活服务和知识技能领域共享经济的融资规模位居前三,分别为1072亿元、512亿元和2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2%、57.5%和33.8%。2017年全球规模最大的10笔风险投资中,有5笔投向中国企业。

一秒招聘秉承“互联网+用工市场”,基于大数据平台运用云计算技术为中国灵活用工管理提供一站式应用解决方案,是知识技能领域的后起之秀,是人力资源行业的新蓝海。

市场规模持续加大

增幅有所下降

“共享经济”继2017年被写入十九大报告之后,2018年又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在政策体系支持下,从2014年涌起的“共享”浪潮,裹挟着新一轮科技和创新的激流滚滚而来,在给人们的衣食住行带来深刻变化的同时,也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新动能,并引领世界潮流。

据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信息显示,2017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49205亿元,比上年增长47.2%;提供共享经济服务的服务者人数约为7000万人,比上年增加1000万人;城镇每100个新增就业人员中,就有约10人是共享经济企业新雇用员工

2月27日,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在京联合发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8)》。

报告充分肯定了共享经济的就业贡献。2017年我国提供共享经济服务的服务者人数约为7000万人,比上年增加1000万人;共享经济平台企业员工数约716万人,比上年增加131万人,占当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9.7%,意味着城镇每100个新增就业人员中,就有约10人是共享经济企业新雇用员工。

17763399779

报告还提出,中国共享经济领域的创新创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全球共享经济创新者和引领者。截至2017年底,全球224家独角兽企业中有中国企业60家,其中具有典型共享经济属性的中国企业31家,占中国独角兽企业总数的51.7%。

报告认为,当前我国共享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法律法规不适应、公共数据获取难、统计监测体系亟待建立等共性问题依然存在,2017年用户权益保护难题进一步凸显,新业态发展与传统的属地管理、城市管理以及理论研究滞后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未来五年,我国共享经济有望保持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长。在积极鼓励共享经济发展的同时,针对实践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尤其是直接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量身定做监管制度成为大势所趋。多方参与的协同治理体系建设将加速推进。与此同时,共享经济与信用体系的双向促进作用将更加凸显。一秒招聘秉承共享经济理念,紧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本着对用户负责的态度,发挥平台优势,不断进行自身优化,运用“互联网+”模式为人力资源行业赋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