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孩子笑是智慧,接纳孩子哭是能力
文/桐阳妈
当孩子哭闹时,我们总想安抚孩子,让孩子停止哭。而我认为安抚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接纳孩子哭,允许孩子哭,孩子成长才会更健康。
孩子出生时,第一声啼哭,就是孩子面对挫折的开始,也是接受自己无法掌控世界的开始。
关于允许孩子哭,我做过多次分享,接纳孩子哭,是成为父母的第一个能力。
大女儿小时候保姆白天带,我晚上带。孩子白天在家特别乖,很少哭泣,我下班回来,孩子有时会哭。保姆和爷爷特别奇怪,说怎么见到妈妈反倒娇气了?
谁对孩子有全然的接纳力,孩子越能真实的表达自己。我对孩子全然接纳,孩子自由放松,心理的感受自然能够发泄出来,所以,如果孩子在妈妈面前总是喜欢哭,也敢于哭,祝贺你,孩子和你的关系最亲。
为什么很多父母或者老人不让孩子哭,因为传统文化不允许孩子哭,认为哭是软弱无能的表现。当小时候,不被允许哭,没人接纳哭,长大后,成为父母的时候,也见不得孩子哭。
孩子哭,就会焦虑,就会感觉自己是个不好的妈妈,或者会责怪孩子怎么这么难带,这孩子怎么这么烦人,赶紧让孩子停止哭,通过各种方式阻止哭泣。比如如下几种方式:
1、有什么好哭的,怎么这么不乖。
比如,孩子摔倒了,被家长看见了,怎么不小心点,自己摔跤,不疼,不要哭。
2、勇敢点,男子汉不哭。
打疫苗的时候,家长会说,打疫苗不疼,宝宝不哭。孩子害怕小狗狗,这有什么害怕的,要坚强勇敢,够不咬人,你怎么这么胆小。
3、你看别的小朋友不哭,宝宝也不哭。
孩子的玩具被抢,孩子为丢失心爱的玩具,开始哭,家长开始说了,你怎么这么小气,这有什么好哭的,你看别的小朋友都不像你,都不哭。
4、孩子哭了,冷漠的离开,害怕孩子无理取闹。
有些孩子哭,家长冷漠的忽略孩子的需求,离开孩子,让孩子哭,直到孩子觉得如果不停止哭,父母就不会要他。
孩子知道哭是没用的,父母不会在乎他的,开始压抑内心情绪。
长大后走入婚姻,很可能情感隔离,不知道伴侣的感受,自己隔离就算了,也不能看见伴侣哭,伴侣哭会让他非常厌烦,甚至愤怒,这就是童年父母冷漠的结果。
5、孩子哭了,不停的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上次碰到一个小朋友摔了一跤,这个妈妈还是比较有耐心,宝宝不疼,没事。开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玩滑板车,孩子不玩,给孩子买小馒头孩子也不吃。孩子就是疼的哭,妈妈一直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又拿出一个水枪,孩子也不玩,后来说去玩摇摇车,孩子不哭了。
每个孩子哭,背后都有原因,满足不了需求会哭,遇到困难会哭,在幼儿园和小伙伴发生冲突也会哭,哭是孩子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情绪会来也会走,没有好坏,只是成人定义哭是不好的,哭是软弱的,哭是无能的。
作为父母,要突破这种局限,允许孩子哭,接纳孩子哭,是孩子学会管理情绪的基础。
理解孩子哭很简单,当我们大人想哭的时候,有人和我们说,这有什么好哭,这事也值得哭。或者说,你怎么这么烦人呢,哭哭啼啼,就不能好好说话啊。我们会觉得非常委屈,哭是因为委屈,再不让哭,就是二次伤害,让我们内心更加伤心。
怎样应对孩子哭?寻找背后的原因,才是解决孩子哭闹的根本。
通过事实加感受的方式,倾听背后的原因。
2岁之前的孩子通过哭闹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哭摇来摇去,或者抱着走来走去,哄孩子,让孩子停止哭,有些孩子确实不哭了,家长还认为孩子让摇来摇去,实际上摇晃让孩子晕了,晕了就会想睡觉,转移了刚才的哭,同时也转移了哭的背后原因。
如果妈妈和孩子平时互动好,一般能掌握孩子哭闹背后的需求。如果亲子关系一般,这个时候,需要要用试探的方式和孩子交流。
宝宝饿了,想吃奶奶了吗?
宝宝尿湿了,不舒服了?
宝宝是不是热了,宝宝是不是困了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找到孩子哭闹背后的原因。每次都找到原因,孩子哭闹的次数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好带。
对于大点的宝宝,依然用感受加事实的方式,倾听孩子,大点的孩子,语言能力跟上,让孩子表达自己哭的原因。语言跟不上,家长替孩子说出感受。
比如孩子摔倒了,开始哭泣,宝贝摔疼了,看见孩子摔跤这个事实,感受是有些疼,这样去同理孩子。
比如,孩子拼玩具,玩具不是自己预期的那样,孩子会突然把玩具推倒,在那儿发脾气,开始哭闹,我不会拼。
家长可以说,玩具没拼成你想的那样,有些难过吧。孩子的感受被理解,看见孩子这种挫败感,孩子就会接纳这种挫败感,陪伴一会,鼓励孩子再接着玩,这就是孩子发泄的好处,孩子情绪走了,新的力量产生,就会接着向前探索。
父母允许孩子哭,情绪平和的接纳孩子哭,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让孩子能够看到自己的脆弱,能够接受自己的局限,明白很多东西不是自己能够掌控的。孩子就不会盲目自信,也不会自卑,而是看到自己的不足,克服困难,重新获得信心、希望和力量,从而更好的发展自己。
大女儿已经6岁多了,是一个比较追求完美的孩子,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最好。小时候,画圆画不好着急的会哭,玩具拼不好,会哭,有时摔倒也会哭。现在孩子学拼音,写的不够好,也会哭。老师说,孩子写字是班上最认真,写的最好的,孩子依然觉得不够好,也会哭。 每次她哭的时候,陪着她,有时候,我会把她抱到怀里,有时候让她选择去什么地方哭。
小时候,她哭会坐到一块毛毯上,哭好了,就喊我,妈妈,我已经哭好了。
倾听哭的背后原因,通过事实加感受的方式说出来,孩子被接纳,被理解,情绪发泄完了,孩子就会停止哭。
我会鼓励孩子去尝试,孩子情绪走了,重新获取力量,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当困难来临的时候,我们再想想别的办法。
我辞职带的二女儿,加上带大女儿的经验,二女儿哭闹一般不会超过2分钟,孩子被理解,被接纳,孩子自然就会没情绪。
我们养孩子的初衷,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希望看到孩子灿烂开心的笑脸。但是,只要是人,一定会有各种挫折,一定会有各种情绪,所以才有丰富的人生。
孩子能够带给我们快乐幸福,同时也会带给我们劳累和烦恼,接纳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哭出来, 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
因为哭出来,情绪才得以发泄,不纠结,不压抑没释放的情绪,内心才更有力量,一个内在有力量的人,才能有抗挫折能力。
同时,对于父母来说,如果能够无条件的接纳孩子的情绪,这种接纳本身就给孩子传递情绪平和,这样就突破传统,一代代延续下去,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