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第八章2.跟孩子定规矩,为什么总是被推翻
跟孩子定规矩很容易被推翻,因为不管按照谁的方式去做,另一方都会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和愿望受到了忽视。对于孩子来说,这更是不可忍受的挑战。一般来说,跟孩子定规矩有下面三种情况:
1.父母强,孩子弱。“我说的你必须听”这种情况,多为命令式的“禁止”—禁止看电视、禁止出去玩、禁止喝冷饮,这是父母赢还是输的模式。
2.孩子强,父母弱。父母确实制定了规矩,可孩子一反抗父母就放弃了,放弃的不仅是制定和执行规矩的权利,更是对孩子的责任—“你看着办吧”“或许可以”,这是孩子赢父母输的模式。
3.父母和孩子合作,共同制定并遵守。不仅强调什么是不能做的,更是要强调在什么范围内,什么样的行为是允许的,是可以做的—“爸爸休息的时候,你要安静的玩”“今天外出,你能喝两瓶饮料”“在外面要对小朋友爱护和关心”,这是父母孩子共赢的模式。
我们谁都想要第三种模式,那么就需要我们制定一个孩子与父母都能同意的家规,保证每个家庭成员的需求都得到了尊重,这样的家规才具有实际意义,那么怎么跟孩子定规矩才能获得这种双赢的局面呢?
李开复先生总结了四条关于规矩的定律:
1.把道理讲清楚,不能盲目的要求孩子服从
在制定家规的时候,要征求全体家庭成员尤其是孩子的意见,因为所有人都要遵守这个规矩,在形成决议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孩子的态度是认真的,告诉孩子,能做什么?尽量少用“禁止”“不能”“不准”对孩子的措辞要积极。另外,父母最终拥有决定权,因为大多数孩子会反对一些规矩,你必须负起责任,为孩子长远利益打算。
2.在规矩限制范围内,孩子有完全自由
告诉孩子,如果他遵守规矩,他会得到哪些好处,用积极的语言告诉他可以做的事情,鼓励并支持孩子在允许的范围内找到合适的行为方式。比如你规定孩子不能喝冷饮,但是他可以要一杯热果汁。
3.违背了规矩,孩子将受到预先讲好的惩罚
让孩子知道有好结果也会有坏结果,一定要向孩子预告坏结果,确保这些坏结果是自己能够实施的,而不是说说而已。在执行规矩实施后果的时候,一定要对事不对人,表明你只是在维护规矩,因此父母要就事论事,平和而坚定的肩并肩对孩子说后果更有效。有时孩子会挑战你的极限,你要坚持到不能坚持为止。
4.规矩越少越能发挥功效
规矩不能墨守,也不是规矩越多越好,相反,简洁有力的规矩更能发挥作用。
除了这4点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在制定规则的时候,一定要重视爸爸的作用,甚至不妨把制定规则的责任交给父亲。父亲有很强的规则性,会给孩子权威感、纪律感和约束感。因此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波拉克说:“在没有父亲的情况下,缺乏对孩子的纪律教育和监督,孩子的成长将会出现坎坷,没有父亲的指导和带领,孩子遭受的挫折常常导致各种暴力行为和其他各种反社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