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派·以读书为名之好文共读

读书|大雨如注

2025-07-18  本文已影响0人  咸蛋螃蟹

作为家长,不少人对于孩子学习的态度都和大姚夫妻一样带有功利性,希望人家孩子会的自己的孩子不能落后,再花点力气就走在前面。当然更多的是出于对孩子未来的焦虑。

姚子涵应该还是个别人家孩子的存在。学业名列前茅还很稳定,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都还不能概括她的才艺。她自律性很高,对自己很狠。所以,大姚感觉还是很骄傲的,家长会上最露脸,说让孩子歇着都不行。

然而读着觉得有些荒诞,却不是结尾孩子说着父母不懂的话,这个是有案例的。那这篇小说荒谬在哪里?是现实的集大成者。

大姚夫妻的卷和孩子的卷不同频。大姚夫妻倾两个人之力去培养女儿,这个力,是他们的体力。两个人送她上各种培训班,接送,把孩子的时间全压在学习和培训上。他们拼力,藏着掖着自家的经济实力。怕孩子知道了家里有钱不肯努力去学习,不再吃苦,做了纨绔子弟。

但是在女儿眼里,她想学钢琴,家里培训的却是古筝。她想学国标,家里给她上的是普通舞蹈。关键在钱上。荒谬的是,她家不是没有钱,而且是很有钱的那种,却不让女儿知道,两个人没苦硬吃。这是一些家长想做的,比如以前有那么一档子节目,效果如何,不说也知道。大姚给女儿培训的是全面开花,但是在女儿那里,她学的这些不够上得大台面,太普通。不考虑女儿的感受,缺少长远的眼光。不是说女儿的思维就是正确,但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哪里,时间在哪里,成绩容易出来。

大姚会钻营,夫妻两个人还有一个目标,这个具有讽刺性。就是学英语口语是为了上电视PK。甚至连女儿发表获奖感言的场面都想好了。教育的功利性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孩子成了家长的门面,这个也在大姚平素中有表现。

感叹一下,夫妻俩守着金山银山过着平凡的生活,只为托举孩子,却没有想着自身利用一下这个条件去提升自身素质,实现自己人生另一个飞跃,这有钱和没钱有什么两样。当然,这就不是小说了。

结尾,作者安排了生病的姚子涵说了一段感恩的获奖感言,却让夫妻俩差点发疯,流利的英文,他们听不懂。这又照应了前文一段,他千方百计找来英语口语老师,还想方设法延长教学时间学,他还开着门偷听,听不懂女儿说话很有成就感,现在听不懂却让他们恐慌,真是刺心。这一段的妙处还在于,她感言的是针对她自己想学的钢琴,感谢父亲给她支付了那么昂贵的钢琴和学琴费用,是个梦幻。

姚子涵在大雨中那一段,是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姚子涵对家附近的足球场都如此陌生,学习占用了她所有的空间时间,也使得后面的释放显得既真实又有爆发性。真实的姚子涵天性的释放,她自己都震惊了,可是她的父母永远看不到。这显示了教育的缺失,压抑了人的天性。

作品显得既真实又荒诞。看着是真实生活的呈现,却指向荒诞,这是作品的力度。倘若不能呈现生活化的荒诞,就没有这样大雨的痛快淋漓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