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好我的“松鼠症”?
上次我看到一个群友的捐书号召,于是我看了看书架上近百本书籍,都沾满灰尘了。我就拿了几本赠送了出去,后面又有朋友看到我朋友圈,这样子就捐了十几本出去。
我这两年也没有买什么书了,可是还是买了近百本书,只能说我真的是有买书的习惯,我不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因为仔细分析阅读这些书的频率和次数发现,看完的书也就看过一次而已,而看了一半没有再看下去的和一直没看过的书,也占了不少的。我成了书籍的搬运工而已。
不单单是纸质书,就算是网上下载的学习资源,我也是作为知识搬运工的。记得以前还在流行下载的年代,我就下载了很多讲座,还买了知识类的DVD碟片,后面发现很多都没有看,一直存在硬盘里面。
而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知识搬运工的形式稍微变了,变成去关注各种的公众号、装上各种APP。最后的结果,还是同以前一样,很多都用不上,或者根本没有时间去用。
看了古典的文章,我才留意这种现象叫“松鼠症”,原因就是松鼠喜欢把大量松果囤在窝里,以为会用得上,结果很少吃。其实我还真的是会这样的。
基于“虽然眼下用不上,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派上用场”的想法,很多东西都舍不得扔掉,越囤越多。比如邮箱总是堆满邮件,QQ、微信的聊天记录会尽量保留,手机上的相片也是要占满内存了才开始处理,搬家了很多可能用不上的东西也要搬过去,时不时会买些觉得有用的东西……
有时候,我真的觉得松鼠症像是背着个背包爬山的感觉,比不上两手空空的时候那么轻盈的。松鼠症会有什么影响呢?
一是在心里造成困扰,看到那么多东西还没有完成,甚至会产生挫败感。
二是在实际生活上,很多用不上的东西占用了过多的空间,导致凌乱,影响居住环境。
三是在时间和金钱上造成浪费。收集,整理都是要花费时间的,而买买买一些用不上的东西也是要花钱的。
松鼠症也算是种“病”吧,我觉得有点影响到生活,因为我希望的是不受物所累,在心灵和居住空间上腾出更多的空间,所以我还是要治疗。
“治疗方案”:1.在知识上,不做搬运工了。针对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的学习,不是什么都被动接受。花多些时间在少量资料的学习上,学深学透,不要花时间囤积那么多的资料、干货,搜索引擎那么方便,需要的时候再找就可以了。
2.把生活里面使用频率低的,实际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扔掉,把一部分书籍送人。今后只买使用频率高的、质量更好、更精致的东西。
3.不要对过去过分迷恋,无论是对过去的回忆还是物品。定期将QQ、微信、邮箱、手机内存清理,保留一定的数量。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腾出更多空间给现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