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谈写作思考者

一篇悲催的首页文章

2017-04-03  本文已影响157人  落水有声
一篇悲催的首页文章

昨日,灵感爆棚,连续写了两篇关于清明的文章,一篇名为《清明节快乐》;另一篇为《青山处处埋忠骨 烈士英灵难归乡》,有感于那些卫国捐躯的英烈现状。其中第二篇文章被编辑推荐到首页,心中甚是慰藉。

一篇悲催的首页文章

早上醒来一看,却悲催了,阅读量竟然100次都不到,一篇倾注感情的缅怀短文,一篇带着满满情怀登上首页的文章,阅读量却被泼了一盆冷水,相反,前几日一篇漫不经心关于房价的短文却收获了近2000阅读量。两相比较,笔者不免陷入深思。

一篇悲催的首页文章
到底什么类型的文章才是读者“那盘菜”?

翻开首页推荐,不难发现,点击量超高的,大多离不开几项内容。一是关于情爱。这是个永恒的话题,但却直达人心,因为简书的阅读群体大多都是年轻人,在情爱方面都怀有万分好奇之心,所以很对这个群体胃口,因为有市场,所以高产。二是娱乐解读。这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包括明星、八卦、电影、电视剧,这类文章往往能引发大家的共鸣,因为人都有好奇心,关于公众人物和一些综艺节目,都想窥探更多,而一些文章刚好能满足人们这种需求。三是社会热点。简书上也有这样一个专题,包含的都是当下最新最热的时事热点,比如当前的雄安特区设立、于欢杀人案、共享单车等。四是奇闻异事。这类文章因为新奇,所以常常能博人眼球,让人眼前一亮,所以也很受欢迎。此外还有描写职场百态生活、赚钱存钱方法等,也都是热门,相反一些常规的、平常的反而不容易得到大家认可,比如说关于国家、烈士、大义,这些主旋律文章,看似气势恢宏,但不一定会是大家关注的“菜”。

为什么理直气壮的主旋律文章却会无人问津?

刚刚列举了网上阅读的读者群体,面对互联网知识存量的暴增,快餐消费逐渐成为一种阅读方式,在文章成海的网络空间,关注一篇文章有时仅靠第一印象,判断喜恶就在标题之间,因此也就产生了“标题党”这个特殊群体,一篇文章要有卖点,标题很重要。因此,分析:《青山处处埋忠骨 烈士英灵难归乡》写的其实是一个历史遗留和社会现状,它的标题既不新鲜也不惊艳,不一定会得到很多年轻阅读者的喜爱,因为对于历史的,对于那个年代的人和事,他们总会抱有一种枯燥和乏味的情绪,但忘记历史、忘记英雄等于背叛,虽然很难作为社会的主流,但笔者仍然觉得有必要为此发声阐述。

写作是一场关于心灵的自我救赎;情怀是一场声嘶力竭的孤独呐喊。

近期,笔者陆续加入了几个写作群,群里除了发文,大多时间成员之间没有言语交流,而发出的文章也会很快淹没在一波又一波的新文之中,也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篇文章发进群里,直到被和谐,一般也就2~3次阅读量,这说明什么?在一个大家有共同目的的群体里,你的个人作品只是一件象征性的产品,大家都忙于推销自己,没人有时间关注别人。其实,写作本来就是一个人的事情,如果非要强加给他人,那本身就跑偏了,所以笔者认为此类群的最大意义,就是让每一个孤独的写作者找到一份坚持的慰藉。关于这篇冷清的首页文章,经过这么一思考,也就释然了,正如同这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般,我们的努力和坚持,并不能涵盖他人,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在前行,哪怕是一个人的旅行。但关于情怀,却不是一句你我他能够释怀的,当在某方面,声嘶力竭的呼喊成了一个人的奋斗,恰恰也说明社会主观念在某方面有缺失,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份大义,更不能只做一个只知道明天的“现实主义者”。

当我们坚持做一件事,必然会经历途中的颠簸和荆棘,正确和错误并不一定就是他人赞成或者反对,而是内心的满足度,因为坚持,所以满足。但对当前的一些社会主流,有时候有难眠伤春悲秋,活在一个国度,我们除了要生活下去之外,还更应该有点情怀的。但愿清明一份缅怀,能够引起更多人共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