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读书想法

音乐一一自然之声

2024-02-11  本文已影响0人  石边蒲

文/蒲(原创)

常听到:歌为心声。人们听到激昂的歌曲,心潮会为之澎湃;听到轻诉如泣的歌,心底也漫生哀愁。是声音创造了不可言说的意境,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其魅力谁能说得清?

近来刷到一视频:一僧人端坐街头,手抚古琴,铮铮淙淙之声响起,他完全沉醉于乐音中,无暇顾及驻足欣赏者有几何。评论区留言:真乃高人也。

今早,我读了唐人李颀的《听安万善吹筚篥歌》,为诗人丰富的联想、精妙文笔所折服。原文如下:

南山截竹为觱篥,

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

凉州胡人为我吹。

旁邻闻者多叹息,

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

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

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

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

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

上林繁华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

美酒一杯声一曲。

先来看诗中的乐器一一筚篥产自何地,用何材质所作。“南山截竹”为之,“龟兹”产出,引人遐想吹管之声的清妙,旷野西域之音将带给人怎样的感受?

接着,诗人从侧面烘托音乐的感染力。“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乐声引发了人们感情的共鸣,进而深入人心。听者随着乐音而心潮起伏震荡。他们虽不闻一字,却深陷其中,心灵经受着一次次的涤荡。

为了突出音乐的感性之美,诗人接下来用了比拟的手法,正面写音乐的感染力。“枯桑老柏寒飕飗”,觱之声如寒风吹树,籁簌作声。并且这声音是风吹在不同的树上而响,吹在阔叶的桑树上,与吹在四常青的老柏上,声音会有何不同?作者用笔实在细腻。

“九雏鸣凤乱啾啾”,凤生九子,各有其独特之声。既有虎啸之威,又有飞泉漱石之妙吧?这些句子正面描摹了变化多姿的乐声。

如果说这些比拟还不足以震撼到你,诗人又用《渔阳鼓》、《杨柳》春来比。鼓声沉实隆隆撼人心魄,一捶下去狠狠的,云黄天暗沙飞扬。

正当游听众神经绷紧之时,变奏为《杨柳》名曲,让人恍处春日皇家上林苑中百花齐放、莺歌燕舞之盛景。

当听者还沉醉于江南喃喃之音时,诗人转而写到了现实:现在正是岁末,明烛照高堂,由此诗人产生“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念头,把酒临风喜洋洋矣,遂“美酒一杯声一曲”,完全沉醉于音乐的魅力,与奏者同频互应,惺惺相惜。

“音乐是人类的灵魂,它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让我们在旋律中寻找共鸣。”自然想起了刘欢演唱的《我和你》这首歌:

我和你 /心连心/ 同住地球村

为梦想 /千里行 /相会在北京

来吧 /朋友 /伸出你的手

我和你 /心连心 /永远一家人

音乐无国界,哪怕听不懂语言,但旋律可以渗进心田,人们在乐声中心心相印。更何况那些激人生志的高山之音,穿越障碍的大河奔流之声呢?热爱音乐吧,

以音乐为酒,酿就甘醇的生活,

以音乐为花,芳香平常的日子,

以音乐为诗,栖息一颗颗灵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